从整个零售供应链的角度来看,库存从供应源头流向末端,各个环节上都需要库存。如图 6-1 所示,零售供应链就像一个水管道系统,水的源头是品牌商的仓库,流经渠道商的仓库,到达零售商的仓库,最终从零售商的仓库发往门店或者发给线上订购的客户。

整个零售供应链系统中的库存就是这几个仓库的库存之和,作为品牌商你可能会说:"把库存卖给渠道商或者零售商不就完事了吗?后面的库存跟我没关系。” 单看一个参与方貌似是对的,反正货销售出去了,但从整个管道系统的流速来看,假设品牌商的下游(渠道商或零售商)的管道拥堵了,品牌商新的库存可就没人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个例子中,品牌商是供应链上的主体企业,作为主体企业要扩大整个系统的输出水平,就必须关注下游管道和最末端的“水龙头”。下游流得快,上游供应得快,这是健康的;下游流得慢,上游供应得快,就会产生积压。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品品牌商参与到直接面向客户进行销售的电商、社交电商大军中,库存控制变得更加重要,一方面“水龙头”是整体库存的关键构成,另一方面它的流动推动着整个水系统中水的流动。

零售商的库存看似不是品牌商的,但如果品牌商的商品在零售商这里不好卖,不能帮零售商盈利,被扫地出门是迟早的事。搞定零售商的采购人员,让商品上架,或者做一锤子买卖,把货卖进去再说,这种传统的方式在今天已经不可行了。越来越多的品牌商向前集成(即生产商开始做零售),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是控制最末端的水龙头,实时获取客户的需求反馈,采取需求管理的手段调节末端水流的大小,并快速调整后端的供应,做到“眼、脑、手”协调一致。大家常说“零售就是细节”(retail is detail),体现在供应链上,末端就像毛细水管,是细节,细节处出现拥堵会导致整体水路不畅,管理供应链如果不关注细节很难提高整体产出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过来,也有零售商向后集成,比如肯德基、星巴克、海底捞也参与原料种植养殖,它们的出发点是获得数量和质量都稳定的供应。对比这两者我们会发现,不论是向前集成还是向后集成,本质上都是希望找到整个零售供应链链条的薄弱环节或者瓶颈环节。对于品牌商来说,整 个系统的产出往往取决于最末端的销售,它必须盯着最末端来安排供应能力的部署。而对于零售商则是反过来的,它需要稳定后端的供应能力。

以上内容节选自新书《零售供应链 数字化时代的实践》,已在当当、京东"机械工业出版社官方旗舰店"上架,欢迎扫码查看与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