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城市治理的不断完善,海绵城市建设已逐步融入城市规划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并通过“渗、滞、蓄、用、排”等措施,减少城市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思路是“慢排缓放”和“源分散”,实现了水的渗入、贮存、净化、排水优化,为解决传统城市雨水处理方式造成的水资源流失、排水系统瞬时压力大、应努力保护城市径流,实现雨水再利用。水灾频繁、旱涝急转等问题,使更多城市告别了雨季“看海”模式,提高了城市对雨水的利用、调节、吸收能力,帮助缓解城市人居环境。

坚持六字方针,构建“三大体系”

在海绵城市总体规划中,海绵城市遵循“渗、滞、蓄、净、用、排”六字方针进行设计和建设,主要是通过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LID)、城市雨水管系统与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三个系统来实现。

采用透水铺装、绿化屋顶、绿化绿地等措施,对建筑物、小区、城市道路、城市绿地、广场等实现雨水渗透、储存、调节、转输及截污净化等功能,有效控制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和径流污染。

城镇雨水管系统,即传统雨水管网、市政排水系统,与低影响开发的雨水系统一起实现雨水的收集、输送和排放。

超常雨水径流排出系统,用于应对超出雨水管渠系统设计标准的雨水径流,一般通过综合选择自然水体、多功能调蓄水体、行泄通道、调蓄池、深层隧道等自然途径或人工设施构建。

这三个系统相互补充、相互依赖,构成了海绵城市解决方案的重要基础。采取一系列“绿色”措施,合理控制城市下垫面雨水径流,使雨水就地消纳吸收利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在产品应用方面,充分发挥管业的优势,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开发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入渗系统等海绵城市系统产品,另一方面利用管在排水防涝设施中的应用。

创新研究与开发的雨水收集系统,包括传统重力式流屋顶雨水收集系统、虹吸屋顶雨水收集系统、地面线形地沟收集系统和传统的市政排水系统。

伴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特大暴雨的发生几率不断上升,洪水问题日益突出,要迅速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海绵城市解决方案为城市建设提供整体设计、施工、雨水工程措施解决方案,帮助破解城市内涝,为居住者营造轻松生活。

海绵城市应遵循的原则:雨水景观:综合雨水管理设施和其它发展要素,以保护可开发土地;减少地表径流量,促进渗入,建立水循环系统,利用自然条件来净化雨水。构建海绵城市,不是将其推倒重来代替传统的排水系统,而是对传统排水系统进行“减小”,更大程度上发挥了城市自身的功能。雨水经“海绵体”下渗、蓄水、净化、再利用,后剩余部分径流经管网,泵站外排,可以有效地提高城市排水标准,减缓城市积水压力。

如果没有高速铁路,城镇是一颗散珠;在高速铁路上,城镇是珍珠项链,用刚柔相济,建造和完善城市海绵体,加强城市径流雨水的排放控制和管理;以达到减轻城市内涝、减少径流污染负荷、雨水资源化程度、减少雨涝控制费用、缓解城市景观等多项目标,建设出可供城市健康用水循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