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多城市同时面临着水多、水少、水污染的问题。洪水多,指汛期的内涝问题,水少指缺水的问题,水的污染问题。建立海绵城市,就是要系统地解决这些问题。但仅仅有概念还不够,我们要在规划、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贯彻海绵城市的理念。
我们所说的海绵城市,就是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吸收雨水、蓄渗和缓释,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简而言之,海绵城市就是一个可以呼吸的城市,它可以使城市实现雨不积水、水不黑臭。与传统城市不同的是,海绵城市在面对雨水时,给城市提供了很好的弹性,让城市像一块海绵,在下雨时吸水,净化,储存,并在需要的时候释放出水,进行充分利用,缓解城市排水系统,终实现良性水循环。“海绵城市”概念源于中国传统农业文明,并源于5000年来的生态智慧。我们国家不仅通过建设海绵城市,实现秀美山川,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和谐共生,同时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应对生态环境恶化提供了中国方案!
推动海绵城市建设,不仅要有一套政策的护航,还要有设计人员为城市进行设计策划。
海绵城市的内涵,简单的说就是对雨水的存留与加工,前者是将雨水留住,后者是将水进行处理使之洁净。像海绵一样吸水纳水,是其主要标志和作用,虽然有益于缓解城市内涝,但当城市遇到较大内涝时,需要迅速排出,而正常的海绵城市则是缓排。
雨水模块的利弊:雨水可灵活地调节水分,分为湿中浸自来水和干旱中浸固体水,可根据季节不同提供不同的缓冲时间,“中智法”通过混合调节来不断调节需求。常规的雨水收集基本上是通过覆铝箔产生电荷来蒸发水分,如果只收集固体水就不能保证建设成功,所以“用活性炭施法”很难成功施工。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应充分利用绿地的过滤、吸收与渗透作用,减少雨水径流的污染负荷,因地制宜地布置雨水利用设施;海绵城市建设指标应参照《海绵城市规划要点和审查细则》或《海绵城市详细规划》确定的地块指标。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