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男,58岁

【疾病类型】动脉粥样硬化

【治疗医院】东阳市人民医院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口服):阿司匹林和瑞舒伐他汀钙片;综合防护

【治疗周期】长期服用药物

【治疗效果】冠状动脉狭窄减轻,斑块明显缩小,目前正在定期检查观察中

作为一名心血管内科的医生,这几年来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屡见不鲜,而且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那天晚上我在急诊科值班,一位老先生捂着胸口被他老伴搀扶着进了病房,表情似乎十分的痛苦。“医生,给我老伴看看吧,他胸口疼,手臂也疼。”她焦急地哀求道。

一、初识患者

王先生今年58岁,已经患有高血压8年之久了,虽说这几年来都是按医嘱吃药,但是在问诊过程中,我发现王先生的饮食习惯(时常高盐高脂饮食和抽烟喝酒)和生活方式(熬夜易怒)并不是很好。

三个月之前王先生的身体给他拉响了警报,出现了胸闷胸痛的症状,他起初以为是血压控制得不好,自测之后发现血压在正常范围之内。老伴劝他去医院检查,害怕是因为高血压引起的其他病变,但他不以为意,总以为血压正常就没什么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天晚上,老王胸口突发绞痛,左肩膀至手臂也开始疼痛,疼得睡不着觉。老伴见状,连忙叫上朋友将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于是出现了开头的一幕,我立马以“心绞痛”收住入院。

二、患者的治疗过程

我告诉王先生,他就是由高血压和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斑块,导致血液流通不畅而诱发的冠心病,所以才会出现胸闷胸绞痛,偶尔会扩散到左肩左臂引起疼痛的症状。

考虑到王先生心绞痛的症状,我们以及时疏通阻塞冠状动脉、恢复缺血缺氧心肌功能为首要目的,我们对其进行了吸氧、止痛、溶栓治疗,并嘱咐王先生绝对的卧床休息和避免情绪波动等。经过紧急的治疗,王先生的疼痛症状缓解了许多。

同时,针对于王先生的血脂检查,低密度脂蛋白偏高,高密度脂蛋白下降,通过心电图也发现了心肌缺血,初步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了明确诊断,我们与王先生协商沟通后,决定用冠脉造影检查来明确狭窄的部位和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检查结果显示为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但斑块不算太大,我们建议进行药物治疗,除了继续服用控制血压的药物,还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再配合上生活方式上的改变。

在服用药物两年以后,最近一次王先生来医院复查,检查结果显示王先生的冠状动脉已经有消退的趋势,病情控制稳定,而且胸闷胸痛和其他地方放射痛的症状也不见了。我们继续嘱咐他长期服用药物,同时要控制好高血压,定期来院复查。

(注:本病例仅供参考,若与本文里的病例相似,一定要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查)

三、患者在治疗中注意事项

1.在急性期注意静卧休息,避免情绪波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冠脉造影术前要禁食禁水,并且要训练患者排尿、排便,还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预防便秘。

3.冠脉造影术后多饮水,促进造影剂的排出,要清淡饮食,除此之外需静卧12-24小时,保障伤口愈合

4.遵医嘱服用药物,有何不适及时通知医生。

四、患者的治疗效果

王先生急性期经过及时地治疗,胸痛及其手臂痛明显缓解。针对于王先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问题,由于斑块不算大,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时间,明显可见斑块缩小,血流也通畅了许多,目前王先生身体无明显异常,精神状态也良好,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五、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1.饮食习惯上清淡,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戒烟戒酒,适当的进行运动。

2.情绪保持舒畅,避免过度激动。

3.继续服用药物,预防斑块的进展,控制高血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定期复查,若有不适及时就医。

六、医生感悟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很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我们人体的细胞外基质、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钙和坏死碎片、脂质等的聚集导致的动脉壁的增厚,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会引发外周血管病、脑梗死、冠心病、肾脏病等疾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有些人不理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原因是什么,今天我来解释一下,其实主要是由我们人体脂质代谢障碍,导致动脉内膜受到损害,内膜里出现泡沫变成指纹并隆起,弹性纤维、蛋白糖、胶原等会组合成纤维组织增生,形成了纤维斑块;当隆起的内膜泡沫细胞坏死,胞浆内会释放出坏胆固醇的脂质,在动脉中层慢慢钙化,钙化的坏胆固醇和纤维斑块混合后会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2.患者们很关心能否逆转的问题,比如上述的病例王大爷其实就出现了逆转现象。首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分几种类型的,包括硬斑块、软斑块和硬化瘤,第一种斑块比较稳固,不易破裂,也不好消除难逆转。

软斑块,顾名思义,容易出血破裂造成血栓,阻塞血管。因此我们要积极治疗干预,尽可能使患者的动脉硬化斑块从软斑块变为硬斑块,降低斑块破裂引发心血管疾病风险。虽说王先生的斑块出现了逆转,但逆转斑块无论怎么说都是小概率事件。我们可以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控制高危因素和必要的药物治疗,尤其是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比如瑞舒伐他汀,达到延缓和控制动脉粥样斑块的进展的目标。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若有疑惑请去正规医院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