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学名家王禹偁在《孙庸墓志》中,开篇说了这样一段话:

“端拱元年(988),殿中丞富春孙公自龙州(治所在今陕北靖边县)受代,终于岐山。诸孤护丧,权窆于许。”

富春,当指富春江一带。孙庸祖先是吴国皇帝孙权,故称富春人。但他死在岐山,为何要以许昌作为埋葬(权窆)的地点呢?

这一疑问,可从韩琦为孙庸三子孙侑所撰墓志中找到答案:“太师(孙庸)徙居颍川,今为颍川人。”

也就是说,孙庸家在许昌,所以葬在这里。

孙庸的儿子中,两个中了状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庸的儿子中,两个中了状元

以布衣之身上谏君主

孙庸(922—988)字鼎臣,为三国孙权后裔,高祖孙简徙居蔡州,其后历经唐末五代,曾祖以下隐居未仕,只是蔡州的普通人家。

孙庸自幼丧父,刻苦读书。

他参加过进士考试,一再失利,转而研究当世政务。

他的志愿是,以布衣之身献策天子,从而谋取官职,实现理想抱负。

后周显德年间,周世宗下诏求谏,孙庸徒步来到开封,上书二十四条,以贞观名臣魏征自比。世宗读后很是赞赏,加以策试,任命为开封府兵曹参军。

可惜的是,时逢精简官吏。孙庸在后续考核中失手,贬商州户曹掾。

宋朝建立后,孙庸迎来命运转机。建隆初年(960),他被授予河南府河南县主簿职务。

刚干了一个月,母亲亡故。守孝三年后,他回到河南,以主簿之职主持县务,又升任河南府司马参军。

乾德年间,孙庸任开封尉。开封府尹是晋王——后来的宋太宗赵光义。

任期结束后,孙庸考核结果优异,理应提拔。恰巧宋太祖要求吏部超常规选任官员。孙庸遂被任命为登州录事参军,十年后徙官巴蜀。

此时,已是太平天国时期,已登上皇位的宋太宗见到朝臣举荐,想起了这位久久未能升迁的老部下,授太子左赞善大夫,以本官知荆门。并赐以绯衣银章,表彰他的辛劳和坚守。

后来,孙庸又移知陕西边郡龙州,多年后患上重病,用肩舆抬回家乡,中途死于岐山。

孙庸一生“三不遇”

苏颂称,孙庸一生有三不遇。其一,周世宗擢升之际,因故贬职。范质当政时,意欲选拔,但时移事去,以致沉于州县。

其二,按惯例,在要地任尉职,满期可拜谏官御史。孙庸却陆沉十年。

其三,宋太宗对于故吏十分关照,很少有不予提拔的。但孙庸却守道退默,从来没有提出要求,竟在边远之地度过晚年。

苏颂叹道:盖士君子得其时,则功成事立,大位及于身;无其时,则卷道藏器,余庆发于后。以孙庸的政绩,可以称为吏师;他的修身之道,足以为人典范;他廉财慎言,出于天性,好学博古,老而不衰,也是常人难做到的。他一生饱受挫折,难道是为了光大子孙吗?

换个角度看,孙庸一生,够努力,也够优秀。

作为未能登科的书生,他没有丧失信心,另行规划人生,通过非常的努力实现了人生目标。

直接向皇帝建言,这需要相当的胆识与魄力。

宋代以科举取仕,非进士出身者,提拔任用的空间十分逼仄。

孙庸的个人经历也正说明了这一点。即便有与太宗皇帝同事的殊荣,也免不了十年沉滞。

移家许昌,应是他重要的人生抉择。地近京师的许昌士人林立,有着良好的人文环境,也能为他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

在孙庸之前,家中累世皆为平民。直到他以个人的努力,改变了家族的轨迹,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也为子孙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业。

教子有方,身后显殊荣

孙庸教育有方。三个儿子以才学著称,次女也俊而有文。

在他身后,长子孙何考中状元(992),名震天下,任为三品官员,进阶为朝奉郎,策勋主骑都尉,以副漕运使的身份巡视京西数十郡,风光无两。

咸平元年(998),孙庸次子孙仅也中了状元。一门兄弟两个状元,天下读书人视为荣誉。

三儿子孙侑本来不大热中功名,在两个哥哥的示范下,也拼了一把,进士及第。

孙庸生前,大概也没有想到,几个儿子会以这样的奇迹震惊天下。

孙氏兄弟将亡父遗骨迁葬洛阳。古人迷信风水,而邙山又是古人最青睐的埋骨地。所谓生于苏杭,葬于北邙,这也算是一种特殊的回报吧。

关于孙庸家族的籍贯,有人说是蔡州,有人说是荆州,也有人说,他来自汝州。

孙庸祖籍在蔡州,迁居许昌,并在荆州等在为官。这是文献可考的人生轨迹。

孙庸家族居许的时间并不算长,但孙何兄弟是以许昌人的身份,震动天下的。

一百余年后,苏辙迁居许昌。写下这样的诗句:

舍南赖有凌云柏,父老经过说二孙。

在他的住处之南,有一株枝叶凌霄的柏树,相传就是状元兄弟孙何、孙仅当年栽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颍川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