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八年,刘伯温感染了风寒,朱元璋得知后命胡惟庸带着御医去探望。御医看了也开了方子,可是没过多久病情就急剧恶化,朱元璋听了之后将他赶回了老家,寒了心的刘伯温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开始交代后事。

长子刘琏按照父亲的要求从书房拿来一本天文书,他告诉儿子,等他死后就将这本书给皇帝,并为皇帝留下了稳固江山的方针,因为他知道,等胡惟庸败了,皇帝自然还会想起他。

后来,胡惟庸果真败了,而朱元璋也真的想起了刘伯温。

世人将刘伯温神化,认为他神机妙算,更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的说法。刘伯温五岁开始读书,据说是七行俱下。十二岁就考中了秀才,二十三了进士。

他融会贯通,几乎无所不能,最擅长天问星象之学。而在那个封建的年代,怀着对超乎自然东西的惧怕和敬畏,天问星象之学是一件神圣且重要的事情。

按理说这样一个人才绝对是国家栋梁,奈何刘伯温生在元朝末年,不管什么时候,末年就意味着战乱。

刘伯温上任后一心为民,但结果是他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却被人陷害,贬了官职不说还被针对。于是他干脆就辞官回家,但他的能力有目共睹,于是先后多次被启用去镇压起义,效果显著,这下总该得到嘉奖了吧。

可刘伯温是南人,当年蒙古族首领忽必烈统一全国之后建立元朝,因为对南宋的忌惮,就将人分成了四等,而南人就是社会最末等的一个族群。

所以,刘伯温自然不可能得到什么实际的好处,他再次辞官。奈何心向明月,后来他又替元朝镇压了几次起义,可每次立功后都被弹劾和排挤,最终,他下定决心,再次辞官隐居。

此时的刘伯温四十五岁,他的心里依旧有着自己的抱负,他心知元朝已经没救了,那么他该何去何从呢?

【@发小吖】当朱元璋攻下了南京城,刘伯温就知道此人不凡,朱元璋也派人去请了他好几回,他都没答应。

朱元璋之所以要刘伯温,就是因为刘伯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经武律,以立其身。

而刘伯温之所以不答应,是因为他曾经是元朝的官员,如今让他投奔起义军,这难道不是背叛吗?他自己心里就过不去。

于是有人相劝,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官为民,为的是百姓有一个安稳的家。而显然,如今百姓置身于水深火热,而元朝早就没救了!

刘伯温被点醒了,做了朱元璋的军师。朱元璋如虎添翼,最终夺得天下,建立了明朝。

作为第一谋士,刘伯温被封了伯爵,授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成了元末明初的贰臣,也就是说他作为曾经元朝的官员,如今还做了明朝的官员。

有人的地方总免不了争斗,自然也就有了派别。以李善长,郭兴等朱元璋起家班底为首的淮西集团,以及以刘伯温等名臣宿将组成的浙东集团。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个喜欢猜忌的,所以就放任两边争斗,让他们互相牵制,而他得以坐收渔翁之利。

李善长是一直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人,被视为第一功臣任命丞相。他这个人口蜜腹剑并且心胸狭窄,处处针对刘伯温。

加上李善长更懂帝王心,升官速度也比刘伯温快很多。后来,他的一个亲信李彬犯了罪被刘伯温抓到。他自以为两人好歹有交情,于是就去找刘伯温说情。可谁知,刘伯温软硬不吃,还将此事汇报给了皇帝。

手下被处死了,李善长被激怒了。他开始联合众臣告状加害刘伯温。于是,刘伯温再次上演告假回家的戏码,只不过这一次,他培养了自己的接班人杨宪。这也是个狠人,他收集了很多李善长的黑料呈给皇帝。

朱元璋并不蠢,日子久了,他也对李善长有了想法。于是,李善长也学刘伯温那样,替自己找了个接班人,那个人就是胡惟庸。

后来,皇帝有了想换丞相的想法,就找来刘伯温询问。刘伯温知道这并不简单,小心地回答着,但老皇帝的套路深啊。从杨宪问到汪广洋再到胡惟庸,刘伯温都给予了客观的评价,并且认为这些人都不适合做丞相。

就在刘伯温放松了警惕,老皇帝却说:“看来只有你合适了。”这一次,刘伯温犯了致命的错,他没有否认自己,只是说:“我这个人嫉恶如仇,皇上还是慢慢挑选吧。”

自居丞相之才,却又以嫉恶如仇拒之,那么这个“恶”自然不言而喻。可是,这不就是在暗示皇帝有眼无珠看错人吗?所以,皇帝不高兴了,至此,对刘伯温的态度再次改变。

洪武四年,刘伯温被“赐”回了老家,但胡惟庸对他的指责不减,造谣生事,致使刘伯温的俸禄都被罚没了,只能入京谢罪,回到了朱元璋的眼皮底下。

洪武八年元旦,刘伯温做了一首《乙卯岁早朝》,其中写道:“从臣才俊俱杨马,白首无能愧老身。”这让朱元璋对他更是不满,这到底是你惭愧还是让朕惭愧啊!

再然后,刘伯温病了,朱元璋竟然派了胡惟庸带御医去探视,没多久,刘伯温的病情就加重,不久便去世了。

后来,胡惟庸案发后,御医供认是胡惟庸授意毒害了刘伯温,可这两人有仇所有人都知,皇帝又怎么会不知道呢?

毫无疑问,刘伯温的死,朱元璋也应该要负责。大明在帝王的猜忌下失去了一位贤者,而这样的结局无疑让神机妙算的刘伯温显得有些窝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