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扎宣布“非死不可”更名为Meta,Meta的英式发音是“妹塔”,美式发音是“妹哒”,小扎作为中国女婿和汉语爱好者,这个名字起得确实很一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eta词源来自于希腊语,意为“超越”,所谓的元宇宙——Metaverse在英文中,其实是虚拟世界的意思,被翻译成元宇宙,主要是资本助推的结果,当然里面也包含了大家很多的美好想象。

原来的名字Facebook,是指美国传统的纸质"点名册",通常美国的学校会把这种印有学校所有成员的“点名册”发放给新来的学生和老师,帮助新人尽快认识学校的其他成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4年,当时只有20岁的小扎,还是哈佛大学学生,他突发奇想建立了这家网站,起初还只在哈佛校园内使用,由于用户口碑很好,慢慢传播到了校园外,在短短数年间就成长为一家网络巨头。

现在这家巨头改名了,大家不要理会玄而又玄的元宇宙概念,别看他名字弄得跟好莱坞电影似的,改名是因为之前脸书深陷丑闻,打算换个马甲转移公众注意力。

早在2018年,脸书就被爆料泄露了多达8700万名Facebook用户的个人信息,这是多么惊人的数量,全球舆论哗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小扎在全球媒体“长枪短炮”的包围下,接受了44名美国议员近5小时的质问,脸书公司的信誉遭受了重创,股票大跌。

而后英国公布“证据”,显示被泄露的这些数据,被用来助力懂王在2016年的竞选活动和英国一个主张脱离欧盟的团体了。

从那时起,全世界各国政府都开始重新审视社交媒体平台的影响,欧洲甚至在反省为什么没有孵化出自己的社交巨头。

互联网公司天生拥有数据库属性,是的,不只我们国内的互联网企业这么做,脸书也一直疯狂采集用户个人隐私和数据,来服务平台上的广告商

这么肆意妄为,连同样不干净的苹果公司都看不下去了,多次在隐私问题对其进行炮轰,还专门研发了新版的Safari浏览器,自动识别和限制脸书采集网民隐私的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脸书的一位前产品经理爆料,自己在财务上管理着“可预见的未来”,她可以“在正确的时间”购买加密货币牟利。

她是靠哪里来的信息预判未来,可想而知。

这位前产品经理在离开脸书时带走了数万份文件,这些文件显示,该公司从来都是将自己利益置于用户之上。

文件显示脸书清楚地知道,在自家软件上发布的信息可能会损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知道其产品在埃塞俄比亚等地刺激了种族对立和冲突,也知道1月6日华盛顿骚乱有关的错误信息被发布,但这家公司选择无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由于之前几年不断爆出泄露用户数据的丑闻,Facebook遭到了美国贸易委员会高达50亿美元的天价处罚,破了史上对科技公司开出的最大罚单记录。

7月,脸书与美国贸易委员会达成的和解协议被批准,Facebook表示认罚50亿美元,他竟然认了。

2020年美国48位总检察长,又对脸书网站提起标志性反托拉斯诉讼,指控它采用非法、反竞争手段收购、胁迫和扼杀竞争对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控告主要是质疑脸书收购照片分享程序Instagram和短信应用程序WhatsApp这两家公司的交易。

调查人员说,这两起收购交易最终帮助脸书网站消除了数字市场潜在的强大对手,让这个互联网巨头以用户为诱饵,靠推送广告牟利。

用户每天得到“精准投送”的同时,少了更多可供自由选择的社交网络平台。

监管机构明确要求法庭考虑强制脸书卖掉Instagram和WhatsApp,以削弱它的垄断地位。

换句话说,惩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彻底拆解小扎的脸书帝国,把葫芦小金刚拆成葫芦七兄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10月27日,又冒出2名脸书前员工,起诉小扎夫妇对其进行性骚扰及语言侮辱。

这2名原告都是4年内在小扎夫妇家中工作,2人分别起草29页和35页文件控诉小扎夫妇的多项罪状。

小扎和他的脸书帝国已经处于风口浪尖,面临越来越多的指责,精明的小扎灵光一闪,决定更名改姓。

改名之后,Facebook的同名服务降级为该公司的子公司之一,与 Instagram 和 WhatsApp 并列,不再是总体品牌名称,即使将来公司被拆解,造成的影响也相对小了一些。

还可以一举打通脸书旗下众多子应用,聚合全球超过30亿人的老用户群体,顺便让老公司以新名头开张,忽悠点新用户加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小扎说的什么VRAR虚拟现实设备技术,就和硅谷钢铁侠炒的脑机接口一样,只是一个未经验证的发展方向的猜想,这条路也许根本走不通。

就像早在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人工智能的先驱们信誓旦旦地说,15年后机器人将完成一切,现在实现了多少呢?

不用说生活机器人,就连执行简单工序的工业机器人都还不太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小时候非常喜欢看动画片《铁臂阿童木》,它就是诞生在当时盲目乐观的社会风气中,我以为这种自主机器人真的会实现呢,但是直到现在,我只看到过人工智障,没看过人工智能。

元宇宙也面临这种情况,尽管它不断在发展,但离我们还很远,有很多技术需要进行大幅度改进,或者推倒重来,甚至需要别的相关领域有所突破才行。

比如,如果我们想在元宇宙中进行视频会议,就需要更好的通信技术,可能需要6G通信,但现在我们连真正的5G都还没有推广开来。

当然了,互联网金融圈需要热血故事,脸书自2012年5月IPO以来,股价累积上涨了超过750%,就是因为在当时的全球范围内,社交网络平台的概念还算新颖。

到现在将近十年了,今天连幼儿园小朋友都能随口说出几个社交软件的名字,资本大佬们当然要赶紧雇几个科幻小说家,写点新故事才能继续圈钱。

自50年代现代计算技术诞生以来,大约每15年左右会出现一个风靡世界的数据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一次是iPhone发布的2007年,按照以往规律,未来几年很有可能出现一个新的大规模数据平台。

元宇宙被资本视为了这个未来平台的可能人选,虽然真正的元宇宙想法被认为至少还需要10到15年的时间。

但是没关系,有几个人能在乎技术细节呢,听说小扎公司的股票已经涨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