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漫姐

鲁迅先生曾评价萧红,说她是当时“中国文坛上最有发展的女作家”。

萧红才华过人,她的《生死场》、《呼兰河传》是文学史上经典著作,她是和张爱玲并列的民国才女。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才女,一生却颠沛流离,饱受贫穷、疾病困扰,屡屡被情所伤,在刚刚31岁就香消玉殒,结束了她悲凉、痛苦的一生。

为何她的人生,如此沉重而悲情?

01 缺少温情的童年,塑造了她悲凉的性格底色

1911年6月1日,萧红出生在一个富裕但传统的地主家庭。

父亲严苛古板,母亲在她8岁的时候就去世了,甚至一度有传言是萧红“克死”了她的母亲。

只有年迈的祖父,是萧红在这个家庭里唯一的温暖和情感慰藉。跟祖父在一起的时光,是她早期生命里,为数不多的亮色。

心理学上讲,原生家庭的环境和成长经历,会影响和塑造一个人一生的性格底色。

整个家庭的氛围,冷漠、压抑而缺少温暖,父母的打骂、羞辱,给幼小的萧红带来了严重的伤害,也塑造了她一生悲凉、灰暗的性格底色。

专制的父亲在萧红还在读初中时,就给她订了婚。

订婚对象,是地主家的公子汪恩甲,一个抽大烟的小学老师。

要毕业那年,一向疼爱萧红的祖父去世了,萧红回家奔丧,却被家人硬扣下来,逼迫她不许再继续念书,马上与汪恩甲结婚。

祖父的去世,家人无情地逼迫,让萧红对这个冷漠的家庭再无半分留恋。

她抵死反抗,跟随自己的表哥陆哲舜逃去了北平,想继续读书。当时萧红选择在一所女子师范附属中学读高中一年级,在校外跟表哥一起租房子居住。

风言风语渐渐传开,陆家大怒,要断绝陆哲舜的经济来源。

当时已婚的陆哲舜妥协了,他丢下萧红,一个人跑回了家。

在北平举目无亲,无所依靠的萧红,无奈之下也不得不选择了回家。

因为跟表哥逃到北平,而在呼兰县这个小地方被传得沸沸扬扬,说他们是“私奔”,萧红的父亲觉得这样的“丑闻”非常丢人,带着一家人离开了呼兰县,搬到了偏远的阿城乡下。

乡下四面都是大沟,沟外面有狼,萧红在这里,相当于被软禁。

她唯一的命运,就是被嫁给抽大烟的汪恩甲。

想到这样无望的未来,萧红再也无法忍受,她要逃离,要快,马上就走!她要读书,要学习,要写作!

10个月后,她藏在一辆运白菜的车里,成功逃到了哈尔滨,彻底斩断了她与家庭的联系和羁绊,跟这个冰冷的家庭告别了。

02 不断被重复的命运:恋爱,怀孕,被抛弃

原本以为逃离原生家庭后,萧红的人生会迎来温暖和光明。

却不想,她在此后的岁月里,一次次上演了同样的戏码:跟男人恋爱,付出真情,被抛弃,在31岁那年就结束了她颠沛、动荡、孤苦的一生。

她一生经历了4个男人,却从未得到过她真正想要的温暖和依靠。

或许曾经也有短暂的美好时光,但到最后,她还是被身边的男人一次次伤害和无情抛弃了。

先是未婚夫汪恩甲,从家里逃到哈尔滨之后,居无定所、走投无路的萧红,选择跟汪同居了。

他跟萧红租住在哈尔滨街头的东兴顺旅馆,两个人同居了7个月,最后汪恩甲以回家拿钱为借口跑了,再也没有回来,留给萧红的,是欠旅馆的600元大洋,以及萧红肚子里未出世的孩子。

现在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当时的汪恩甲,选择跟萧红在一起,很可能并不是出于感情,而是出于对萧红逃婚的报复。

之后被困旅馆的萧红,被旅馆老板关进一个破败的仓库,还威胁说如果再拿不出钱就要把她卖到妓院。

危急一下,萧红无比惊恐害怕,只好给报馆写信求助。

在这样的契机下,她认识了萧军。

萧军在旅馆看到了萧红画的画写的诗,被萧红的才华折服,已婚的他不受控制地爱上了萧红。

两个人刚开始的相处是美好的,但短暂的甜蜜过后,嫌隙很快滋长出来。

萧军接受了萧红,却不愿意也无力抚养萧红的孩子。孩子刚生完,就被送给了看门人。

产床上虚弱的萧红,甚至都没有勇气看孩子一眼。

也正是这次生产,给萧红的身体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她患上了严重的妇科病,此后她的身体一直很虚弱。

两个人在一起,度过了一段非常贫穷、悲惨的岁月,甚至经常吃不上饭,饱受饥饿和痛苦。

这样的日子,在他们到上海投奔鲁迅先生后,才好转起来。

鲁迅先生惜才,认为他们俩的文字,有着“独特的生命力”,帮着他们出版了《生死场》和《八月的乡村》。

就在一切看起来有好转的时候,萧红和萧军的感情遭遇了更大的危机。

事业上自大的萧军一方面无法接受萧红事业上的成功,处处要羞辱她,贬低她,甚至还屡屡家暴,萧红感受不到对方的关怀和尊重;

另一方面,萧军一直跟其他女人有纠葛,感情上的不忠也让萧红无比痛苦。

最终萧红选择远渡日本,一方面继续学业,一方面疗情伤。

然而,虽然萧红一直很思念和关心萧军,对方却并不领情,无奈之下,两个人最终以分手收场。

全然不顾,那时候萧红已经怀上了萧军的孩子。

不久后她跟端木木蕻良,一个东北老乡走到了一起。

本以为这次遇到的是良人,却不想表面文雅、温柔、细腻的端木蕻良,私底下却胆小、自私、势利、刻薄。

再一次所嫁非人,加上跟萧军的孩子,生下来没几天就夭折了,心情抑郁的萧红,身体一直很差。

因为外界局势的变化,1940年两个人来到了香港。

在香港的日子里,萧红的身体也一直很不好。

在萧红因肺结核生病住院时,身为丈夫的端木蕻良,却萧红委托给另外一个男人骆宾基照料,自己没有任何理由地消失了整整18天。

虽然后来端木蕻良解释说自己是去筹钱了,只是没有筹到。

但是在萧红看来,这就是赤裸裸的遗弃。也因此,她所有作品的版税,一分都没有留给端木蕻良。

也是在香港,31岁的萧红带着无尽的遗憾和不甘,离开了这个让她留恋,却也让她饱受折磨和痛苦的世界。

复盘萧红的情感史,似乎她总在重复这样的行为模式:恋爱(怀孕)——被抛弃——再次恋爱——再次被抛弃。

她一生都在渴望爱,追求爱,却为了爱情付出了沉重的人生代价。

03 她的一生,为何如此沉重而悲情?

萧红明明那么有才华,为何却一生命运坎坷,结局令人唏嘘和感慨?

一方面,是源于她的原生家庭和成长经历。

小时候缺乏爱和温暖,这让她在后面漫长的岁月里,都在寻找生命中的依靠。

她不断在一个又一个男人身上,企图寻找到童年匮乏的安全感和爱。

我甚至觉得,萧红的潜意识里,一直觉得自己是不够好的,不值得悲哀的,敏感而又自卑。

在《原生家庭》一书里这样写道:

不论小时候的经历如何不同,是常常挨打还是被独自留在家,是遭受性虐待还是被当作傻瓜对待,是被过度宠溺还是为负罪感所累,中毒的成年子女所表现的症状都惊人地相似:自尊心受损以及由此引发的自我毁灭式行为。几乎所有人都或多或少地感到自己毫无价值、不讨人喜欢而且一无是处。

在亲密关系里的萧红,姿态一直很低,她永远是那个被拯救的角色,依赖他人,渴望着别人的关爱和救赎。

这样的关系,从一开始就是不对等的。

她拼命想要抓住身边的男人,却一次次地被背叛,重复同样被遗弃的命运。

另一方面,在那样的时代,人们的思想是如此的传统,思维被牢牢禁锢着,社会环境对女性尤其不友好。

萧红有才华有作品,放到现在社会,完全可以不依赖男人,做一个骄傲的独立女性。

但是在那样的一个保守的社会,行不通的。

萧红再有独立的思想,觉醒的意识,也跳脱不出时代的局限,在她的认知里,女人的终极宿命依然是结婚,嫁人,生儿育女。

没办法,这就是传统思维和教育,对那个时代的女人牢牢的精神束缚。

在那个年代,一个女人可以自强,但是周围的环境,绝不会因为你的自强而变得友好。

正如萧红经历的一个个男人们,因为她的才华而被吸引,却又因为萧红的才华而感到不自信,甚至觉得被威胁。

他们无法正视一个,比自己才华更高、更耀眼的女人。

所以萧红才会感慨说:“你知道吗,我是个女性。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不错,我要飞,但同时觉得......我会掉下来。

萧红的一生,是坎坷的,悲情的,沉重的。

可同时,她这一生,也是勇敢的,坚强的,因为她敢于摆脱旧时代对于女性的种种限制和束缚,追求爱情,追求自由,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

虽然遍体鳞伤,可是她痛快真实地活过,生命短暂却曾经无比闪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