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贵商村镇银行成立十周年系列报道之二 第二个春天我们再出发 广元市贵商村镇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钜野答记者问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元日报全媒体记者蒲洪旭

十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节点。十年可以改变很多人,可以成就一个企业,可以有很多故事;同时,十年,它也意味着崭新的开始。在广元市贵商村镇银行即将迎来成立十周年之际,我们采访了该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钜野。

广元市贵商村镇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钜野

记者:经过10年发展,广元市贵商村镇银行取得最大的成绩是什么?

刘钜野:自成立以来,我行始终坚持“立足县域、服务社区、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以服务广元经济为己任,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脱贫攻坚国家战略机遇,以及切实贯彻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决策部署,在广元这片热土上精耕细作,夯实各项基础,深深扎下根,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夹缝中打开了发展空间,并从小变大,迎来我行发展的第一个春天。

我行在广元注册,所吸纳的资金也全部用于当地,为广元创造税收。十年间,我行紧紧把握广元当地经济发展脉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服务中小企业,形成了与广元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与中小企业共赢发展的良好局面,让“广元人自己的银行”做到了名副其实,谱写了与广元经济社会共赢的壮丽篇章。成立至今年9月末,资产总额突破110亿元;累计发放贷款69870笔,累计金额263.87亿元,其中涉农贷款累计金额189.62亿元,小微贷款累计金额216.49亿元;累计发放精准扶贫贷款17.56亿元;累计为国家上缴税收2.83亿元;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十强村镇银行和四川最大村镇银行。目前,我行存贷款规模达170亿元,吸纳750人就业。

可以这样说,经过十年的拼搏,我行已具备了强大的服务能力和自我发展动力,成为深刻影响广元本土百姓经济生活的重要金融力量,服务广元“三农”和小微企业、履行金融扶贫使命的生力军。

记者:十年砥砺前行,广元市贵商村镇银行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有哪些亮点值得总结?

刘钜野:一是持续加强公司治理和内部管理,稳中求进能力逐步提升。强化党的领导,将党组织相关内容写入了《章程》;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规章制度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二是金融产品逐渐丰富,营销渠道逐步拓宽。信贷产品逐渐丰富,截至目前已有“兴村贷”等贷款品种29个。2020年推出了“贵商闪贷”线上贷款产品,与传统信贷业务相互补充相互支撑,促进我行信贷业务稳健转型;截至2021年9月末,我行闪贷用户注册客户43363人,授信额度97820万元,贷款余额21854万元。

三是存款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储蓄存款占比上升到50%以上。

四是收益渠道逐步拓宽。除同业业务外,开展债务平滑基金委托贷款,引进贵阳银行PPP业务,发展自营PPP业务等。

五是网点布局逐步完善。截至目前,全行已有营业网点49个,其中包括跨市的绵阳盐亭支行、三台支行“多县一行”制网点6个,已基本占领广元三县三区大的乡镇。

六是社会影响能力进一步提升。加大宣传力度,普及金融知识。正面宣传引导,营造积极正面舆论环境。借助媒体力量加强对本行的正面宣传。在全辖基层网点开展巡回演出,进一步拉近本行同老百姓的距离;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助力复工复产,倾力捐款捐物,提升了本行良好的公众形象和品牌影响力。2016年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获得了“第十二届四川名牌企业”称号。连续被评为“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先进单位、四川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先进单位”,获得“四川银行业最佳民生金融奖”,连续五年被授予“全国百强村镇银行”称号,连续四年被评为“省级五四红旗团委”。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服务县域经济十佳村镇银行”。获得“四川省工人先锋号”“脱贫攻坚先进帮扶单位”等称号。2019年我行成为中国银行业协会村镇银行委员会副主任单位。获得“全国最具品牌价值村镇银行”称号,成为全国五家最具品牌价值村镇银行之一。2020年,首获“全国AAAAA级优秀村镇银行”称号。

记者:当前面临哪些问题和瓶颈?

刘钜野:一是经营压力加大。目前村镇银行面临经济情况复杂、多重约束趋紧、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大的复杂形势,小微企业有效信贷需求下降;国有大银行服务重心下沉,并以较低融资成本抢占市场,以及我行在疫情期间认真落实延期还本付息和各项减费让利政策,为企业缓解了资金压力、降低了融资成本,存、贷利差收窄等因素影响,我行生存空间持续收窄;县级以下的竞争更加激烈,广元目前金融产品和服务同质化程度较高,加之互联网金融的冲击,手机银行、微信、支付宝等的下沉,也抢占了不少县域和农村客户,给我行经营带来困难。

二是信贷结构和服务方式有待优化。我行作为村镇银行的市场中心在于县域和镇域、村域,由于其经济特性、文化作风的高度趋同性,社会信用体系还不完善,有着风险单一、风险集中度、违约成本低等特点;“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天然属于缺少抵质押担保的高风险贷款,随着村镇银行经营周期的增加,而现阶段经济金融环境下行,加之我行经营管理方面出现一些问题,导致我行资产质量有所下降。信用风险在逐步显现的同时,信贷结构和服务方式有待优化,抵御风险能力有待加强。

三是员工专业素质亟待提高,管理精细化水平有待加强。我行的部门及岗位设置尚不合理,现有员工普遍年轻,缺乏从业经验,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有待提高,员工素质亟待提高,管理须更加精细化。

记者:下一个十年,广元市贵商村镇银行奋斗的目标是什么,措施有哪些?

刘钜野:对于下一个十年,我想主要讲两点。

一是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在中国金融发展史上,村镇银行是在党的领导和关怀下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党的领导是我行健康发展的政治保障。业务是我行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党建是促进业务提升,引领我行发展的灵魂。始终坚持党对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将党的领导有效落实到公司治理各个环节,以党建引领业务发展,以党建引领合规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升软实力、品牌影响力和客户的认可度;强化纪律约束,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推动各项工作稳健发展,进一步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努力实现党建高质量促进业务发展高质量。

从党的建设、公司治理等十个方面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推动全行高质量发展。结合发展现状,在资本管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内部管理、人力资源、信息科技、文化建设、品牌建设等方面制定符合实际的目标和措施。以“强管理、稳经营、提品质、增效益”为主线,回归村镇银行市场定位,主业聚焦三农和小微,着力建立和完善经营机制,拓展业务发展空间,加强风险防控,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做“小而美”的村镇银行。

二是紧紧抓住乡村振兴战略机遇。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新修订的党章,成为统领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作为村镇银行的我行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战略发展期。乡村振兴的方方面面,都与村镇银行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政策红利来说,为我行打开了新的服务领域和发展方向;从新时代“三农”发展呈现出的新变化新趋势来看,必将催生经济和金融业态获得巨大发展。我行作为县域和乡村金融服务的生力军,天然地契合乡村振兴战略定位和普惠金融客户群体,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村镇银行的天职,乡村振兴战略为我行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难得的政策机遇、市场机遇,可以说是我行发展的第二个春天

我行积极主动适应新时代“三农”发展新变化新趋势,深化机制建设,强化服务手段创新和优化,从去年开始,就以试点“整村授信”为抓手,围绕广元乡村振兴战略进行规划布局;今年全面铺开“整村授信”,截至目前,我行已完成106个村(社区)“整村授信”,授信户数20073户,授信金额14.02亿元,户均授信6.9万元;我们就是要在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金融新服务需求中抢机遇,到广袤的农村去实现村镇银行的历史使命和价值。

我行将进一步优化涉农业务流程,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授信额度和贷款支持力度,满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合理融资需求;深入乡村、社区、企业,摸清金融服务需求,确保措施接地气、见实效;强化涉农信贷产品和服务衔接,大力支持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积极跟进市民及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农民的住房、创业、就业、消费、养老等方面的金融需求;努力推进金融产品移动化、互联网化,全面满足乡村客户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通过建立乡村综合金融服务站“进乡驻村”模式,向农民、农村提供“足不出村”的综合金融服务;重视移动支付、电子机具在农村市场的潜力和空间,以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为载体,不断拓展银行卡使用范围,努力提高服务效率和品质,缩小城乡金融服务之间的差距。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专注主业、专注乡村振兴战略、专注县域社区,坚守服务“三农”和小微的初心使命,不断开发特色服务新产品,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下一个十年,我行将俯下身子,挽起裤腿,深入大街小巷,走向田间地头,问需求,找对策,推产品,改服务,在服务乡村振兴中提升能力,发展壮大自己,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努力将广元市贵商村镇银行建设成新时代一流村镇银行,并推向国内主板上市。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