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心理师》没开播前,我就挺好奇这部剧会是什么样的拍法。

心理问题难拍,改编难度高。心理病症被社会集体认知的历程,起步没有几年。目前,它仍旧是个有学理性门槛、外行难解其门道的行业。对于一部拍给普通人看的剧集来说,这是个天然的门槛,因为观众对心理咨询行业的话语逻辑和伦理守则都是不熟悉的。

但是,如果拍好了,触及到心理病因的大众科普,展现当下不同人群的心理困境,那么它就开了稀缺的心理问题这一题材的先河,拥有一定的社会性意义。

在较高的期待下,刷完了《女心理师》的前8集,虽然剧集客观上确实有些问题和瑕疵,但我认为这部剧基本还是在水准之上的,能够吊住观众的胃口。

剧集开篇,摄制团队就拍了个长达3分钟的长镜头,随着科普性的旁白内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矛盾被快速展开,也埋下了之后所有案例的“伏笔”。

杨紫演的贺顿是一名在自杀干预中心工作的心理咨询师,井柏然演的钱开逸则是一名准备开设心理咨询栏目的电台主持人。两个人在学生时代就是同学,如今再见的契机,是因为少女尤娜想要自杀,而贺顿出面解决了这个危机。

剧集采用了典型的单元剧模式。开篇基本围绕贺顿与钱开逸重逢,贺顿为尤娜、尤娜父母这样三个“来访者”进行心理疏导的过程展开。这个案件里涉及了“原生家庭的矛盾”、“校园关系”这样两个元素,杂糅在一起,成为案情的核心动因。

少女尤娜经历了跳楼、跳水的“自杀”尝试,都因贺顿的开导而得以及时解决,但其中却另有隐情。尤娜的自杀在某种层面而言是“伪自杀”,并非是那种大是大非、无法开导的心理问题。

她在自杀前选择给救助中心打电话,也证明了她愿意接受外界的沟通、交流,而且在潜意识里存在着求生的信念。这种自杀的想法往往只在一念之间,贺顿通过循循善诱的话语引导尤娜,从而逐步打消了她的自杀念头。

这也是大部分有自杀念头的人共同面临的心理困境。他们面对自己的生活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眼前的困难无法解决,从而失去希望。实际上,他们并非不想活着,而是不想带着痛苦活着,此时往往需要旁人的开导。

在贺顿对尤娜的几次开导后,故事看似告一段落,但真正的“前史”剧情才在此时揭开。在贺顿和钱开逸、汤莉莉三人组购物的时候,商场与剧场的时空场景快速切变,以浓重的超现实拍摄手法,道出了尤娜和同学小哲间不和的始末。

表面上看,尤娜自杀是因为她遭遇了同学之间的矛盾和伤害关系。但在和尤娜深入地聊完之后,贺顿才发现这个矛盾关系的背后还有反转,那就是尤娜的家庭关系。

尤娜的父母是典型的“追逃”式夫妻关系,一方咄咄逼人,一方冷漠逃避,两人之间关系破裂。这被尤娜看在眼里,她的性格因此一点点嬗变。她用尽各种伤害自己的办法,来挽留想要离开的父亲,让自己的家庭不再破碎。

看似简单的案情表象,却在其下藏了多个反转,被贺顿在几次咨询的过程中一点点用对话挖掘出来。

每个处在困境中的人,对她说的都是自己视角中“局部真相”的一面之词——这并不是指这些“来访者”有意说谎,而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真正看清楚周边的“全局真相”,无意间总是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罗生门”式的问题。

如何视听影像化这个过程,用影像的招数给普通观众梳理案情的复杂和心理的病症,并且具备观赏性和娱乐性,这是一部电视剧区别于纪录片的特点。这个层面而言,《女心理师》在美术和剪辑的环节上还是下了功夫去做的。

比如贺顿与夫妻在咨询的过程中,剧集以环境静止的手法,让贺顿在脑中“复盘”了他们家庭中发生的争吵情境,推理出尤娜被多次卷入家庭矛盾,从而还原了案情的真相——由于家庭问题的升级,随着时间推移,导致尤娜对自我价值的不确定,逐渐迷茫、伤害自己。

又如视觉呈现上,剧中用黑色和白色两种“异空间”的环境,将心理咨询的过程可视化。观众与贺顿一起进入到“来访者”的生活场景中,才能理解他们的心理为何会出现问题。

我们也能看到,原生家庭的问题不仅出现在尤娜身上,也暗藏在贺顿身上。贺顿的妈妈在抱着贺顿的时候,却呢喃着她死去儿子的名字,这让贺顿陷入在痛苦的回忆中。而她第一次和钱开逸进入录音棚的时候,也表现出了幽闭恐惧症的症候。平日里,她也不愿意让人走进自己的心扉。

女主角过往的问题,看似和她做心理咨询的这条主线无关,却从侧面出发,让人了解到更为复杂的心理问题,即所谓的“医人者不能自医”。个人猜想后续能看到这个人物的成长线。

在愈发高压和快节奏的生活节奏中,越来越内卷,越来越焦虑,心理问题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现代人的不同群体当中。心理的伤口逐渐侵蚀一个人的心灵健康,间接地改变人的性格、世界观和情绪。

作为一部“复合类型”的剧集,相比那些无话想说、无话要说的剧,《女心理师》显然还是有所表达的。它提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心理的伤口该如何疗愈?希望剧集之后能稳妥地回答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