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魏英杰

周四(11月25日)中午,跟连清川通了个电话。本来他准备这一天下午来杭州办事,我让他别来了。

▲11月25日晚,浙大紫金港校区,大学生边看书边等候核酸检测(图/网络)

上海出现了疫情,好像是浦东等地方都有病例,发在微信群里的照片,看起来形势颇为紧张。

这时候,连清川如果从上海过来,不管他是不是在疫情爆发所在地,都会有不确定的风险。很简单,如果他的健康码来了以后变黄色,那我就惨了。我惨了以后,我的家人也要跟着黄码,公司里的小伙伴也是,然后整个办公楼,整个街区……

所以,我坚决制止了连清川的冒险行为。

没想到,这边刚把来自上海的风险拒之门外,到了下午,一个更不好的消息传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也发现疫情了,整个校区实行封闭化管理。

同样是在微信朋友圈,一张张现场图片流传出来,感觉空气瞬间凝固了。

儿子的学校那边,老师也在群里要求大家进行“同行自查”,看是否与确诊或疑似人员乘同一交通工具。

国内其他地方的动作也十分迅速,各种针对性措施陆续出台。比如有的地方要求,凡是来自杭州西湖区的旅客,一到当地立即采取隔离措施(也有要求提供核酸检测报告的)。

所以,计划在12月初到广州参加的一个活动,也因为参会人员多是上海、杭州的朋友,大概率是要泡汤了。

上海、杭州,加上江苏也有疫情,有人调侃,包邮区沦陷了。也有朋友知道冰川写过几篇所谓“沪吹”文章,故意在冰川群里说:“沪吹”破产了。

原先,当疫情发生在其他地区,也会紧张,但不会有一种危险来袭的切身感受。哪怕是发生在上海迪士尼的那次危机,因为密接者一到杭州火车站,整车厢人就被拉走隔离,也只是虚惊一场。

但现在完全不一样,确诊(无症状感染)人员就在自己所在的城市,就在几公里以外,而且不知道封校之前有没有“漏网”的,形势确实不容乐观。

可是,除了刚开始有点小紧张,和家人、同事聊一下疫情,我很快就“情绪稳定”了。真的不慌。想慌都慌不起来。

周四那天,浙大紫金港校区连夜在做核酸检测,根据报道,很多学生是拿着书,一边排队等候一边看书。

而几公里外,公司同事该加班的加班,该点外卖的点外卖,丝毫没有受疫情来袭的影响。

那天晚上,我和老婆还去外头吃了个饭,路上依然是车水马龙,完全没让人觉得这座城市出现了确诊病例。重点是,事后回想起来,居然没有人聊到疫情,仿佛压根就没发生过这事情一样(汗)。

第二天是周五,同事们继续上班,继续加班,继续点外卖。我也是,在办公室里忙得上厕所时间都来不及。接待了两三拨客人,谈了一堆事。

对了,其中有人还是从城西方向(紫金港校区也是在城西)来的。我问了一句:你住的地方离紫金港校区远吗?她说没事,还有点距离的。那个距离,我估计也不远,但当时没多想。

现在想起来,如果她有事,考虑到那天来的其他客人的工作单位,那事情可就大了……

当然,进办公大楼是严格要求出示绿码、量体温和戴口罩的,这已经实行了有一段时间了。既然她进得来,肯定是绿码。

晚上回到家,有点累了。正好儿子也结束了一周的学习,忽然想起有阵子没和儿子一起到公园走路散散心了。

于是和儿子、老婆,还有外婆和小区一位好朋友,一起走到马路对面的小公园。她们在广场跳舞,我跟儿子转圈圈谈哲学谈历史。

▲这是平时和儿子散步的照片

下楼前还提醒儿子记得戴口罩,结果到公园一看,有人戴口罩有人没戴,跳广场舞的人群还是人挨着人,跟平时一样,所以也就摘了口罩,不管了。

周六,又是一堆事情,关键要去的地方是城西和良渚。中午吃完饭,先是开车去了良渚,找朋友聊天谈事情。下午,赶到西溪湿地边上的一家餐馆,和朋友聚会,其中一位朋友还是刚从广州来的(广州没事吧?)。

因为去餐馆要走紫金港路,我才想起来,紫金港校区还封着呢。这算不算靠近“疫区”了?我没细看地图,就是心理上感觉“疫区”离我很近的样子。

可是走进餐馆,依然人声鼎沸,热闹得很。这是一家羊肉火锅店,空气里飘散着羊膻味,刚开始感觉有些不适,羊肉汤却是新鲜美味,让人在聊嗨了之余,恍然忘却今夕何夕。

回家路上,经过紫金港路的立交桥,依旧是车来车往,灯光闪烁。

一路开到远洋乐堤港,在十字路口等红灯的时候,看着人群拥挤,穿过斑马线,我猛然醒悟:不是疫情不紧张了,而是我们不想紧张了。

是啊,从2020年2月份开始(严格来说是从2019年12月份开始),疫情断断续续、时好时坏,已在这个世界飘荡了近两年时间。

这近两年时间里,我们自我隔离,严防死守,担惊受怕,战战兢兢,见到了许多人间悲剧,也看到了很多感人事迹,我们做过不少傻事(囤一堆货),也流过不少眼泪。多少次盼望疫情警报彻底解除,生活全面恢复正常,又多少次在疫情警报拉响后,重新进入紧张状态。

现在的心理,更像是一种“既来之、则安之”的状态。讲真,还有点“爱谁谁”的念头。

既然疫情能不能得到控制,会在哪里暴发,会不会降临自己身边,甚至会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都是不确定的事情,那就干脆爱咋地咋地,该干嘛干嘛。需要亮健康码,那就亮健康码,需要量体温,那就量体温,需要核酸检测,那就核酸检测,需要配合隔离,那就去配合隔离……如果这些都不需要,那么谢天谢地,今天我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

这可能是很多人现在的真实心态。毕竟,再这么时刻绷着一根弦,疫情还没结束,恐怕自个儿先崩溃了。

这并不是不负责任,而是合乎人性的生活方式。也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能在疫情下,尽最大可能地实现正常化,减少疫情的负面影响。这大概也是张文宏医生所说的“疫情防控常态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医护人员集结浙大紫金港校区(图/网络)

当然,“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另一面是“疫情处理标准化”。这需要大量专家、医务工作者和基层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

和上海对迪士尼疫情的处理方式一样,浙大紫金港校区出现疫情后,杭州也是立即进行精准防控,当晚就开展核酸检测。同时,也并没有层层加码,随意扩大防控人群和范围。

刚才打开网页看了一下,经过两轮核酸检测,实际上在周六(27日)上午,滞留在浙大紫金港校区的无固定住宿的师生已经分批有序离开。

上海这边,张文宏医生今天(28日)下午也发微博说,“上海疫情进入扫尾阶段”。

这意味着,这一轮疫情危机行将结束,我们又暂时摆脱了风险。

说到这里,我不能不又“沪吹”“杭吹”一下:这样的疫情防控,才是科学精准而又不扰民、不添乱的做法。如果像有些地方那样无节制地封锁,无休止地核酸检测(结果反倒强化人群聚集风险)谁受得了?

钟南山医生前几天也说了,个别基层出现“层层加码”的做法,造成不安和过度管控,同时造成群众生活上、工作上、思想上的混乱,不利于政策的落地执行。“有责任有担当的媒体,需要提出制止,以正乱象。”

疫情暴发两年了,人心思定,社会也经不起再三折腾,彻底放开、完全松懈不可行,但疫情防控措施和社会治理方式应该朝着“常态化”的方向进行,才能在疫情防控和社会正常运转之间找到最好的平衡点。

杭州疫情三日,我所体验的和看到的社会日常点滴,也表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