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换人生案中的杜某真可谓能人一枚,不仅可以用93年的准生证,生出92年的孩子,上了95年的户口,还可以把这个锅简单的让历史原因来背。

昨天更是发布了一篇“我被许敏的支持者围攻了”的小短文。

短文中杜某说:“11月25日下午3:30左右,我们一行四人(我、阳阳、郭爸和九江当地的一位热心网友)抵达九江三院时,我遭遇到了围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注错换人生案的网友也有很大一部分看了那天的现场直播,孰是孰非,大众的心里都有一杆秤,至于遭没遭到围攻也不是一篇小短文就能定义的,但是问题解释不明白就拉姚威出来当挡箭牌,这是不争的事实,难道视如己出,爱入骨髓就是时刻把他推向舆论的制高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有意思的是杜某说:“一直冲我叫嚣‘假证’,我若真违法违规了,自有法律惩罚我,其他人没有任何权利来侮辱我。”

记得杜某曾在一次采访中说,因为自己当时是意外怀孕,当时没有准生证,后来又补办了准生证及出生证明才上的户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好像给姚威上95年户口的出生证明,已经被证实没有存档,没有记录,连审批人的签名都是假的,这又能说明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知道,当时的计划生育政策,育龄妇女必须实名每三个月参加一次早孕查体,10月怀胎至少三次查体,次次都能成为漏网之鱼?这个本事真的不容小窥,有这样的本事,还用得着生完孩子出去躲三年不归?

现如今又怀疑许敏去开封生产的真实动机,这让我想起了《天方夜谭》中的一个小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个渔夫在打鱼时捡到了一百枚金币,非常兴奋,但兴奋之余他又害怕国王来偷他的金币,于是决定把金币藏起来,不让国王知道这件事。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他真的无法抑制住洋溢在脸上的喜悦之情,又怕国王起疑心,只好想了一个办法:他不断用皮鞭抽打自己,避免露出开心的表情,假装因为贫穷而痛苦已。

然而富有如国王,又怎么可能觊觎这区区一百金币呢?

渔夫之所以觉得国王会来偷,不过是把渴望财富的思想强加给了国王。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投射效应”。

那么什么是投射效应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投射效应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外部世界的人、事、物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心理学现象。

通俗地说就是“以己推人”“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比如心地善良的人总也不相信有人会加害于他,认为别人也应该是善良的;而敏感多疑的人,则往往会认为别人都不怀好意。

在错换人生案中,若不是许敏一家注重血缘,心地善良,认为医护人员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天使个个都富有责任心,也不会在95年当姚策查出患有乙肝时,只是到医院简单地问问便自责的认为是自己没有照顾好他,因打针而感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不会在发现孩子不是自己亲生的时,只因亲生父母一句自己有病没钱便倾其所有、负债累累为其治病,最后落到这般境地。

其实在人际认知过程中,或多或少地都会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比如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会以为别人都是善良的;一个经常算计别人的人就会觉得别人也在算计他等等。 它能使我们对其他人的知觉产生失真,这或许就是很多人宁愿自欺欺人也要心甘情愿上当受骗的原因。

错换人生案中的杜某,在自己没有准生证的情况下,舍近求远入住了百里之外的正规医院,现在又来调查许敏回开封生产的动机,会不会是投射效应在作祟呢?

其实无论如何调查?都无法说服广大的网友说许敏有动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首先已经证明姚威是许姚夫妇的亲生儿子,这是不争的事实。

其次,从许姚夫妇对病孩子姚策二十多年不离不弃的精心呵护,把房产也写其名下,就足以说明,许敏夫妇是极其注重血脉亲情之人,在没有发现错换之前,根本就不知道姚策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最后,正如网友所想:许敏夫妇俊男靓女,身体健康并且都有体面的工作,放着好日子不过去,去换养一个病孩子,只是为了寻找刺激?养着有挑战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莎士比亚曾说:“愚者自以为聪明,智者则有自知之明。”

生活中,总有这么一些人自以为聪明过人,做事总是损人不利己,结果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反而坑害了自己。而那些真正的智者,从不显山不露水,总能懂得打蛇需要打七寸。

看许敏一家查的东西就知道,他们都是去相关部门去调查,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当面质问证件的问题,而是通过正规合理的手段去调查真相,总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拔出萝卜带点泥。

反观杜某,大张旗鼓的去许敏单位“会晤”,反而证明了许姚夫妇确实为姚策花了50多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俗话说病急乱投医,正如许敏所说,当得知姚策身患重疾时,感觉天都塌下来了,那是他唯一的儿子,肯定会不遗余力地去救治,一开始花销肯定大,各种检查,各种医院复诊,作为曾经受过许敏夫妇恩惠的人,再去质疑人家的真情付出,真的有愧良心!

姚策在5月份接受采访时也曾提及在那之前就已花了五十多万。

当记者问你查出癌症之后,治疗相关花销是怎样的?

姚策:靶向药物是口服药,16800一盒,每个月吃三盒。免疫是针剂药物,19800一针,21天打一次。每次打针需要住院10-14天,每个月住院费用报销后2万多。其他零零散散的药加起来一个月3000块。从我查出来到现在治疗的花销大概在50万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许敏夫妇为了陪护姚策去找最便宜的住房是真,住在面包车里也不假,反观亲生母亲,到了上海还要租六七千一个月的房子,这应该就是差距。

刘震云在《一句顶万句》中说:“人要一赌气,就忘记了事情的初衷,只想能气着别人,也耽误了自己。”

更可笑的是,杜某竟然跑到人家单位去查捐款明细及用途,这秋后小账算得啪啪的。

作家佐佐在《妖怪小旅馆》中曾有一段这样的描述:“在这个世界,不是所有坏事都需要理由才会发生,只要有欲望就可以。人人皆有想得到之物,想挽回之物。善恶可以界定,欲望的好坏却难以区分。人生并不完美,所以欲望永远不会消失。”

短文的最后杜某竟然能说:“许敏在早期采访中曾承认:认亲后,没再为策策治病花过钱。认亲是2020年4月30日,许姚单位的募捐都是在5月底,熊磊和姚策并未收到这两笔捐款。 ”看到这,真的让人有一种减肥的冲动一一真的要吐了。

是谁在电话录音中口口声声地喊着妹妹感谢你给姚策治病,花了那么多钱,我们不能让你一个人担着,打算补偿给你一部分?

又是谁在接受采访时说:“你看他们家已花几十万了,我们这边的处境也很艰难,我女儿本身就是一个有精神障碍的孩子,我为了照顾她又不能出去打工,我动手术又借了一大笔外债,所以我们这边没有太多的能力拿出来更多的钱来,真的只能砸锅卖铁的去想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说那几十年还一直给他看病,你不要对养育吧,对孩子都是彼此的,我们对孩子也是亲儿子一样养的。要不是对方的努力去找,我们也不知道,见不到亲生儿子了啊。

后来对方已知道孩子不是亲生的,还照样去医院、送到医院去看病,做检查,那肯定感动得不得了啊,佩服得五体投地,非常感谢,非常感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家亦舒有句话说得很对:

“每个人说另外一个人,道理总是一箩筐,丈八的灯,照见别人,照不见自己。”

做人啊,最忌讳的就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自以为是,即便自己不明事理还非要别人按照自己的标准行事。

杨绛先生曾说: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做人总应该要明白,一直和自己斗争的不是外界或他人,而是那个充满欲望而又贪婪的自己。

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也带不回去,不属于自己的,不贪不念,给子孙后代留点福气!

有句话说得好:人这一辈子最好的放生,就是放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