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上午,金华历史文化研究成果展示厅启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示厅坐落在金华市图书馆三楼,

依托地方文献场馆精心打造,

面积约400平方米。

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自觉担负起赓续中华文脉时代使命,大力实施文化研究工程,经挖掘、整理、研究,目前历史文化研究成果已达4277项。

为筹建展示厅,文史专家在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系统梳理、充分论证,确定了世界稻源、三教胜境、诗歌之城、书画之乡、浙学圣地等15个板块,集中展示我市历史文化研究的丰硕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日起,

金华市民可以走进展厅,

深探金华历史文化丰厚家底,

饱览历史文化研究丰硕成果。

让小布带你先睹为快,

看看展厅里

都有哪些“宝藏”吧!

展示厅风格古色古香。一篇简短序言,正是对于金华历史文化的精要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世界稻作文明之源”上山开启原始村落生活,万年历史孕育了生生不息、独具魅力的金华文化。2200年建制史中,儒释道学交融共济,诗书画艺相映成辉,经史子集色色齐全,前贤后哲灿若星河。官修“二十五史”,专传名人136位;隋朝开科及清,进士900多位;历代入孔庙从祀浙江先贤6人,金华有5人。南宋“婺学宗师”吕祖谦开创的“吕学”,是浙东学派的源头、南宋“浙学”的中心……

集中展示历史文化研究的丰硕成果

走进展示厅,一起来感受金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吧!

金华是“浙学”圣地。婺学是宋韵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浙学”之源。婺学所倡导的经世致用、事功务实、义利并举、兼容并包思想,深刻影响了南宋以后中国的学术格局,确立了“浙学”的基本精神,成为新时代浙江精神的重要文化资源。

金华是诗歌之城。中国诗歌史上,金华有诸多高光时刻:沈约登玄畅楼,作《八咏》诗,别开生面,时称绝唱;张志和首创渔歌体,漂洋过海,千年流传;月泉吟社为历史上成立最早、人数最多的诗社;诗坛泰斗艾青,是20世纪“世界三大人民诗人”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华也是书画之乡。翰墨流芳,代有名人。五代僧人贯休,留下传世之作《十六罗汉图》;李渔《芥子园画谱》,中国绘画史上经典的临摹画本;一代宗师黄宾虹,为20世纪中国山水画开宗立派……

金华还是文献之邦。宋代婺州是古籍雕版印刷业的重要基地,婺州本行销全国各地,至今仍有珍贵宋刻流传。

金华是一片红色热土。新文化运动以来,金华先进知识分子纷纷参与文化启蒙事业,宣传马列主义,积极投身新闻事业:邵飘萍、陈望道、冯雪峰、石西民、雷烨……抗战期间,金华被誉为“东南抗战文化名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示厅也是金华地方文化资源宝库

展示厅里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整面柜子的《金华丛书》和《续金华丛书》。2008年,金华市委市政府启动重修《金华丛书》,历时七载有余,收录图书文献877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示厅分专题展示了金华历史文化的研究成果。“金华文丛”专题中,是金华文化名人的全集和文集。2019年,《金华历史文化丛书》正式出版。此外,金华诗词、名人传记、历代府县志、民情风物、非遗考古等等,都在展示厅里进行了专题展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不仅是金华历史文化研究成果的展示厅,也是文化研究者的资料库,这里能让更多人知金华、懂金华、爱金华,为金华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早日建成浙江中西部文化中心贡献更多文化、社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