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喜欢三国的小伙伴无论在看书亦或者是看电视的时候都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在整个三国中究竟有哪些武将可以称为“能战之将”?毕竟纵观整个三国中虽说良将不少,但是真正能独当一面的武将可谓是少之又少,今天左舰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在三国中综合能力都不错且真正被称为能战之将的武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吕布随为猛将,但并非能战之将

在左舰看来在整个三国中能被称为真正能战之将的人其实并不多,其中蜀汉后期的名将魏延就算其中一个,和其他武将不同,虽说魏延早在长沙的时候就已经投降刘备,刘备对其也十分赏识,但刘备并没有因公废私,魏延最后坐上汉中太守的宝座基本都是靠自己奋斗的结果。同样和蜀汉其他将领不一样,魏延是整个蜀汉派系中丞相诸葛亮唯一一个明确反感的将领,刘备在世时还能帮衬一二,刘备一死魏延就只能单方面来抵抗诸葛亮的压力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蜀汉后期支柱魏延

魏延为何能称为真正的能战之将?

首先魏延在蜀国为将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顶头上司诸葛亮不喜欢,但是魏延又是蜀汉后期为数不多能独当一面的将领,所以诸葛亮即使再不喜欢魏延这个人,也只能将其视作自己北伐的左膀右臂,这是魏延自身有能力的侧面证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诸葛亮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魏延以往的战功,在刘备攻伐荆州各郡的时候,长沙郡太守韩玄决定死守城池并派出了老将黄忠和关羽阵前单挑。谁都不曾想到已经年过半百的老将黄忠居然能临阵败关羽,所以当时关羽军队想要攻下长沙难度还是很大的,幸好有魏延在城中听闻韩玄要斩黄忠,最终义愤之下将韩玄杀了。而也正是因为魏延杀了旧主韩玄这一行为导致了诸葛亮的猜忌,当时如果没有刘备的力保魏延几乎是必死之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忠、韩玄、魏延

而后在入川之战中是魏延表现活跃期,按照三国志记载:“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除此之外在接下来的汉中之战中,魏延绝对也有功劳,否则仅凭一个入川之战刘备根本不可能将汉中太守的位置交付于魏延,毕竟刘备虽说识人之明在三国中首屈一指,但如何服众也是一个问题,所以刘备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没有遭遇太大的阻碍也是一种象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备

而魏延担任汉中太守之后也确实没有辜负刘备的提拔,不管曹魏如何骚扰进攻,都被魏延御敌于国门之外,而汉中太守和镇远将军一职基本上已经和蜀汉五虎上将齐名了。紧接着就是魏延一生最为高光的时刻,根据三国志魏延传中的记载“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溪,延大破淮等,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蜀汉北伐重要将领魏延

这一战的时间大概在公元230年,魏国首次主动大规模的对蜀汉用兵,按照当时魏国方面的战略部署是最少也要将蜀汉势力压缩至阳平关一线。其中曹魏主要大将曹真率领军队从子午谷出发,而司马懿则是率领另一支曹魏军队从汉水北上,最后一支曹军则是由郭淮费耀率领从陇右出兵,这时候诸葛亮分身乏术只能抵抗司马懿以及曹真两人,而郭淮和费耀这支军队只能托付给魏延前去阻拦。如果魏延抵挡不住,那么结果很简单,郭淮费耀二将只需要一路追杀魏延败军就能让诸葛亮所有北伐的心血都付之东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魏延所率领的军队

不过曹魏方面军虽说此次入侵气势汹汹,但是真正达成战略行军的只有郭淮和费耀这一路军,剩下的司马懿和曹真全因为天气原因而不得不放弃此次行动。虽说陈寿因为立场问题在三国志中并没有明确记载费耀和郭淮是怎么败的,但是显然这对于魏延而言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胜,而这场战役的胜利直接让看魏延不顺眼的诸葛亮也不得不奏请刘禅封魏延为南郑侯(不仅超越了赵云的爵位,而且还超越了已经死掉被追封的赵云爵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蜀将魏延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也就明白了为何魏延能被称为能战之将的原因了吧,就像当初刘备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一样“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为什么有人说魏延比廖化还能熬,比赵云还能打?

首先魏延早在刘备收复荆州时就已经投靠,自己又在入川战役中屡立战功,甚至一人演绎了整个后期诸葛亮北伐的先锋大将角色。如果不是诸葛亮死后用计把魏延也杀死,那么魏延的将军生涯真的不知道要持续多久,所以魏延比廖化还能熬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至于比赵云还能打也没问题,毕竟赵云独自领兵的次数并不多,其中有一次还被小将姜维给围了,而反观魏延只要有独自领兵的机会,那么表现绝对不会拉胯,所以说魏延比赵云还能打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诸葛亮病重

不过魏延的死对于整个蜀汉来说也是一个重大损失,按照演义中的说法是诸葛亮死后怕军中无人能制约魏延,于是派出马岱乘机袭杀魏延。其实在左舰看来魏延仅仅只是一个纯粹的军人,魏延自从投靠刘备以来唯一想做也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建功立业,诸葛亮死后魏延任执意要去攻伐曹魏原因也很简单,就是魏延作为一个将领他认为仗还能打下去,就像魏延说的那样“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北伐不能因为当时诸葛亮死了就选择撤兵不继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魏延认为北伐是刘备遗愿,不能因诸葛亮死了而放弃

不知道大家印象中在三国中的能战之将还有哪些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