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得发,不离八!

蒙古人从来都没有搞懂怎么去治理一个国家,他们一直是马背上得天下,马背上治天下的思想。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去发展生产,管理百姓,甚至想着把汉人老百姓都赶走,然后把田地都拿来放羊。

他们误以为自己靠无敌的蒙古铁骑就能稳坐江山,不曾想才60余年,江山就已经山崩地裂了。严重贪污腐败的蒙古官员,一门心思地搜刮钱财,横征暴敛,早就不是当年纵横天下的铁骑了。

60多年的折腾,大元朝早已千疮百孔,不可收拾。直到元至正三年(1343年),河南黄河大水泛滥,淮河沿岸严重瘟疫和旱灾,终于点燃了元朝灭亡的导火线。1351年,韩山童、刘福通第一个举起了反元的大旗。

1343年,安徽凤阳一个姓朱的放牛娃,遭遇了一场惨不忍睹的灾难。这一年,凤阳严重的旱灾和瘟疫,才半个月时间,他的父亲、大哥、侄子、母亲相继饿死,连安葬的地方都没有。好在好心邻居刘继祖给了他一块地,才让他得以安排了家人的后事。

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放牛娃无奈地跑到了一个叫皇觉寺的庙里做了和尚。因为生于八月初八,所以起名叫朱重八,也叫朱八八(元朝不允许汉人老百姓有名字,所以汉人取名字只能按照出生的日期加上姓。)。但是不到两个月,因为大灾闹饥荒,没吃的,和尚也做不下去了,朱八八被庙里打发出去讨饭,沦落成了乞丐,人生之悲惨恐怕莫过于此。

朱八八讨了3年饭后,回到庙里又撞了5年钟,做了8年和尚。然后偶遇发小汤和来信,邀他参加农民起义军。后来朱八八改了个名字,叫:朱元璋。在郭子兴的义军里,朱元璋不但混得风生水起,还遇到了心爱的马姑娘。但是后来由于多支互不相统属的农民军内斗,无法拧成一股绳,又逼得朱元璋不得不出去单干。

经历了18年的奋斗,朱元璋终于带领徐达、李善长等一干小伙伴打败了同是创业的对手陈友谅、张士诚等人,还把元朝送回了北方的草原老家。生于1328年8月8日,于1368年建立明朝,去世于1398年,要得发,不离八!

1388年,朱元璋听说在北方老家的元朝人对居住环境十分不满意,本着体贴关怀人民的精神,安排了蓝玉同志率领了一支15万人的工作组前往北方调研。由于蓝玉的低调行进,在一个叫捕鱼儿海的地方,元朝人“惊喜”看到了前来调研的中央工作组,经过了亲切友好的交流,调研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元朝同意终结历史。

多年以后,朱元璋说起自己的创业史,只有一句话:朕本淮右布衣,提三尺剑以有天下。没有将你打倒的苦难,终究会使你强大,人生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诗曰:三尺青峰取天下,淮右布衣朱重八。人生多难非真难,命运从来在自家。

朱家与和尚的不解之缘

朱标是朱元璋的长子,马皇后的儿子,朱元璋与马皇后感情深厚,也很爱护这个长子,曾命李善长、徐达、常遇春等人辅佐他。可惜的是,这个颇有仁厚之名的太子却不长命,年仅37岁就去世了,年幼时看着父母兄长饿死而无能为力,年老时又白发人送黑发人,老朱痛何如之。

洪武十三年以后,朱元璋开始疯狂的清洗开国功臣及权臣,先弄死了胡惟庸、李善长,并株连数万人。后又处死蓝玉、冯胜、傅友德等名将,又株连数万人。整个朝廷几乎清洗一空,直接导致了朱棣造反时,建文帝几乎无将可用了,可谓“搬起石头砸了孙子的脚”。

朱标死了,儿子朱允炆继承朱元璋,即建文帝。刚坐上龙椅的朱允炆,就开始急不可待的削藩,把矛头直指几个老叔。诸藩王中,燕王朱棣的实力最强,自然不肯做砧板上的鱼肉。

洪武八年的时候,朱元璋召天下通儒书的和尚到礼部应试,没成想召来了一个“祸害”,这个和尚法号道衍,俗名叫姚广孝。正是在他的挑唆和辅佐之下,朱棣才发动靖难之役,并成功坐上龙椅。

这个姚广孝是个怪人,平生不追求荣华富贵、功名利禄,唯独爱好造反。造反成功后,他也不还俗,不要钱财美女,继续住庙里,做他的和尚,人称“黑衣宰相”。

明朝人大概是最爱写书的一代,大才子解缙最初主持编纂《永乐大典》,被冤杀后,姚广孝代替他主编了剩下的部分。早在洪武年间的时候,罗贯中就已经写完了《三国演义》,施耐庵也写完了《水浒传》。正是这个时候开始,明朝的小说开始崭露头角,明中期更是有吴承恩的《西游记》,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把明朝小说带到了文学的巅峰。

靖难之役后,失去了江山的建文帝也不知所踪,传闻是剃度出家做了和尚。老朱家真是与和尚有着不解之缘,朱元璋做了8年和尚,孙子又做和尚,还被一个和尚把家里给搅得天翻地覆。

朱棣称帝后,改年号为永乐。永乐大帝并不乐,而是忙得不可开交,一方面他整了个“一国两都”,把首都从南京迁往北京,同时在南京也留下一套相同的班子运作。另一方面又派遣郑和打造巨无霸宝船下西洋;还亲自带兵北上征伐游牧民族。又在家里组织人手编修旷世巨著《永乐大典》。

仁宣之治

朱棣能成功登上大位,还得益于有个好儿子朱高炽。他在外打仗期间,多亏了这个有能耐而又勤恳的儿子打理大后方。但是朱棣却不喜欢这个儿子,多次怀疑他,更加偏爱朱高熙。而朱高炽也屡次被弟弟背后捅刀子,几乎失去太子之位。

朱高炽为人仁厚且有才能,继位后改元洪熙,采取了多个善政,废除了朱棣时代的多项严刑峻法,休养生息,发展生产,使得明朝国力进入稳定、强盛时期。但是登基仅仅一年后,朱高炽就去世,庙号仁宗。

朱瞻基作为长子继位,年号宣德。朱高炽继位后,弟弟朱高熙就心怀反志,甚至派人截杀太子朱瞻基。等朱瞻基继位,他就直接起兵谋反,奈何他身边没有个和尚,朱瞻基也不是迂腐的建文帝,很快就将他镇压了。

朱瞻基在位期间,继续民间休养生息的政策,军事上也颇有成就,整顿军队,清查军队贪腐的情况,并组织精兵巡边防止游牧民族的扰边。对外还重开了停止的下西洋运动,也是在这一次下西洋中,郑和病逝在返回的途中,终结了他一生的7次下西洋。

自朱元璋处死胡惟庸后,明朝就不再设丞相一职,老朱自己一肩挑起了丞相的工作,到了朱棣,开始设置内阁作为政务咨询。朱瞻基时期,内阁逐渐成为实权单位,并成为了最高主政机构,名满天下的“三杨宰相”就是这个时候入阁的。

朱元璋与朱棣两代皇帝,在军事上的建树都很高,有远见卓识,不遗余力地打击元朝的残余力量。但是这两位同时又喜欢严刑峻法,暴力施政。而朱高炽和朱瞻基父子则恰好相反,不重视边疆的国防管理,颇有荒废。但是在内政上面,都实行宽和的政策,注重休养生息。但是两人都早逝,一个1年,一个10年,加起来共11年,史称仁宣之治。

太监的崛起

古装影视剧中,尤其是武侠片,那些有大名鼎鼎的太监的,多半都是以明朝为背景。比如妇孺皆知的曹正淳、曹少钦、雨化田等角色。事实上也是如此,明朝太监之牛,历史上恐无朝代能出其右。

有书上说,朱元璋为了防止宦官干政,立了内官不许干政的铁牌,其实明朝重用太监,他才是始作俑者。他经常派遣太监代表自己进行慰军活动,派个阉人代表自己,不知道老朱是个啥想法,这个时候宦官就参与军务了,只是没有实权。

到了朱棣时期,对守边的武将不信任,直接派太监监军,监视和牵制武将,开始有了实权,这也是明朝镇守太监的来历。由于太监的掣肘,导致战事失败的事情屡有发生。正德年间,刘大夏曾上奏撤去镇守太监,不但没成功,反遭刘瑾等迫害。

朱元璋开始设立锦衣卫,最初就是招高又帅的小伙子,穿着锦衣华服充作仪仗队,也就是礼仪靓仔。后来锦衣卫演变成了特务组织,直到清朝初期,还设过锦衣卫。

众所周知,明朝皇帝有热衷“办厂”的爱好,朱棣就是始作俑者。朱棣时期,觉得锦衣卫不太顺手,又由身边的太监组织了东厂,东厂权力比锦衣卫还大,不但监察百官,还监察锦衣卫。不过前期这些时候,太监集团还刚刚开始成长。

明朝第一个崛起的太监,就是明英宗朱祁镇时期的王振。朱瞻基早逝,长子朱祁镇继位时年方9岁,年号正统。最初由太皇太后张氏垂帘听政,张氏是个很有远见和能力的人,她不但扶起了朱祁镇,还经常打压王振,主持朝政期间颇有建树。

张氏去世后,朱祁镇亲政,从小被太监带大的他,也格外地信任王振。王振飞扬跋扈,凡是有跟他不和的大臣,非死即贬。朱祁镇志大才疏,一生经历也非常复杂。自仁宣年间,边防荒废后,蒙古余部瓦剌在也先的带领下日益强大,正统年间不断扰边。

朱祁镇也很想像祖辈一样有作为,在王振的怂恿下,来了个御驾亲征。结果他军事才能远不及祖辈,又由于误信王振的话,导致在土木堡被瓦剌大败,自己也做了阶下囚。

土木堡事变后,也先拿朱祁镇要挟明朝,明朝朝廷在于谦和孙太后的合计下,拥立了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帝,并坚决反击入侵的也先。也先在北京保卫战大败后,退走大漠,一年后与明朝讲和,又把已经被尊称为太上皇的朱祁镇给放了回去。

好不容易回来的朱祁镇,被弟弟景泰帝朱祁钰软禁在南宫7年之久。景泰八年,朱祁钰一病不起,武清侯石亨在太监曹吉祥为内应之下,带兵将被软禁的朱祁镇给放了出来,重新登上了龙椅,史称夺门之变。

重登大位的朱祁镇废了朱祁钰,并以谋反罪处死了于谦等人,改元天顺。但是这个天顺却一点都不顺,仅仅7年后,年仅37岁的朱祁镇就去世了,这个志大才疏、一辈子也没多少建树的皇帝,临终时却做了件好事,废除了明朝自朱元璋以来的残忍的宫妃殉葬制度。

朱祁钰在位期间,其实做出了不少成绩,也算是个难得的明君,然而他在皇权一事上却不肯放手,一心想立自己儿子为太子。为这事儿,他堂堂一个皇帝竟然做出贿赂大臣的事来。

但是天不遂其愿,他废了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立自己儿子朱见济为太子,没过多久朱见济却早夭了。朱见深最终还是有惊无险的登上了龙椅,即明宪宗,年号成化。

朱见深为人宽宏大度而又荒唐,一方面恢复了被老爹废除的朱祁钰的皇帝尊号,还为于谦等人评了反,对废除过自己的这位叔叔也做了肯定的评价。另一方面,继位开始几天,朱见深还是个明君的样子,但是没过多久,他就开始放飞自我。

放飞自我的朱见深一天到晚蹲在后宫里研究房中术,从不见朝臣,有啥事都通过太监传话,正是在成化年间,明朝的太监专权开始兴起。这个时候的宦官人数特别多,高达上万人,不少人还开始乱政,如大太监汪直、梁芳等人权倾朝野。

汪直还奉朱见深之命建立了特务机构西厂,西厂权力还在东厂之上,行事嚣张之极,连三品官的家都随便抄。结果由于太过飞扬跋扈,西厂在成化年间仅仅开了5年多就关停了。

弘治中兴

朱见深放飞过度,40岁就崩了,继位的是朱佑樘(cheng),年号弘治,庙号孝宗。朱佑樘的生母是个地位卑微的宫女纪氏,偶然间被朱见深遇见,后生下朱佑樘。

由于当时朱见深宠信的万贵妃专横歹毒,幼年的朱佑樘饱受迫害,童年十分坎坷。后与朱见深相见后,立为太子,母亲纪氏被害。朱见深的生母周太后把朱佑樘接到自己身边抚养,以免其被害。

朱佑樘继位后,惩处奸邪,任用以刘大夏为代表的贤能之士,励精图治,勤恳为政并且能反省自己的过错,在整个史上都算得上的是贤明之君。军事上三次收复哈密,掌控了新疆地区,多次击败了周围游牧民族的侵扰,明朝也因此达到繁荣兴盛,史称弘治中兴。

然而朱佑樘幼年饱受迫害,体弱多病,在位18年,年仅35岁便因操劳过度而逝。他为人仁厚宽宏,还是最早的一夫一妻的提倡者,也是史上绝无仅有的一夫一妻的皇帝,另外有一点,他还是牙刷的发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