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几杯小酒下肚,酒精作用下你开始有些兴奋,你对人生充满干劲,有酒有菜觉得人生如此美好。你继续喝酒,意识开始渐渐模糊,往事涌上心头,你开始默不作声,呼吸加重,你再继续喝,突然某一瞬间你想到了某个人,或某件事,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你开始痛哭流涕,心理防线彻底崩溃,所有的情绪都爆发了出来,你感到生命的短暂,生活的艰难,你痛彻心扉放声大哭。第二天醒来的时候你完全忘记了昨天的事情,你继续过着你的生活。

你知道品酒和醉酒有什么区别吗?品酒要细口慢尝,追求酒的醇美。醉酒是大碗喝酒,追求醉后放纵的感觉。品酒不能多喝,多喝味觉麻木不能品出其中的美,醉酒要狂饮,少了醉不了。品酒之后静静睡去,进入美丽的梦境。醉酒之后失去了理智,陷入原始暴力的状态。神仙都爱喝酒,但日神爱品酒,酒神爱醉酒。

尼采借用古希腊神话人物“日神”和“酒神”来阐述希腊悲剧艺术美学。提出日神精神代表的日神艺术和酒神精神代表的酒神艺术的二元美学理论,称其为自然本身的二元艺术冲动。日神代表造型艺术,酒神代表音乐艺术,二者结合产生了希腊悲剧艺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神——阿波罗——本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光明与预言之神,后渐渐与太阳神赫利俄斯混淆,被误称为太阳神。日神光芒万丈,是美的化身,代表着造型艺术。

酒神——狄俄尼索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酒神,葡萄在古希腊是主要的农耕物,古希腊的酒又是葡萄酒,所以狄俄尼索斯在喝葡萄酒的时候兼职古希腊的的农业神(但这个酒鬼只保护葡萄,保护谷物和丰收的是另一位农业女神“德墨忒尔”)。狄俄尼索斯还是繁殖神和欢乐神,想想他是酒神也算是情理之中,喝过酒的人能明白其中的奥妙。酒神代表着原始性,代表着人类本真的艺术。

就如同其他农业社会一样,古希腊也要庆祝丰收,古希腊种葡萄,酿葡萄酒,所以“酒神节”是古希腊人主要节日之一就不足为奇。人们在这日把酒言欢,载歌载舞。为了酒神唱着即兴歌曲,这歌曲与日神的颂歌不一样,人们献给日神的是庄严肃穆的赞美颂歌。但在酒神节上,酒神附在醉酒者的身上,唱出了酒神的歌曲,人们根本无需事先雕琢这些歌曲,因为这些即兴的歌曲都是酒神的音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尼采的论述,酒神艺术通过抒情诗人,民歌,歌队的艺术发展最后与日神艺术和解,这是艺术形成的表象过程。其本质是人们需要美,就如同需要阳光,但是阳光太过刺眼无法直视,转过身去,眼前出现暗淡色斑,如同起到治愈作用。这阳光耀眼与生理反应就如同日神与酒神的斗争与和解,在人间以希腊悲剧艺术体现。

如果酒神代表人类最原始的冲动,那以酒神为形象的题材的是受苦的,那么人类如果按照原始冲动去生活,杀戮,暴力,性爱等就会把生活真的过成悲剧。人们需要用日神精神美的艺术去与之对抗,化解,最后形成悲剧艺术,正好迎合了那句话“悲剧是人生的本质”。尼采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认为人生的真相是无意义的。人们容易陷入印度禁欲主义或罗马的极端世俗化。但古希腊人选择了悲剧艺术,认为艺术可以拯救人生,希腊悲剧艺术是日神与酒神和解的最高艺术形式,“希腊人用悲剧的伟大力量激发、净化、释放全民族生机。”

在古希腊悲剧的顶峰是三大悲剧作品,分别由古希腊三大悲剧家所创作,他们是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和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但尼采认为埃斯库罗斯和索福克勒斯的主角才具有酒神本质,而欧里庇得斯将希腊悲剧走向了衰亡。事实也确实如此,在欧里庇得斯之后阿提卡的新喜剧以“悲剧的变质形态继续存在着,作为悲剧异常艰难而暴烈的死亡的纪念碑。”那是谁杀死了酒神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又在喝酒,有个人跑过来问你这酒是什么味的,你回答是美味,然后他问你美味是什么味,你告诉他入口的时候有点辣,喝下去嘴有回香。这个人又问辣是辣到什么程度,回香又有多久?你便又回答了他,但不管你怎么回答,他都要一直追问你,你描述的这个味道就是美酒吗?他还会问你醉是什么,最后你明白“醉”只不过是酒精麻醉了你的神经,醉酒你会失去理性,会伤害身体……他会一直追问你,直到你品不出酒的美味,害怕喝醉的状态。在你心里只有一大堆对酒理性的认识,这时你便丧失了日神和酒神的精神。这个问你的人就是苏格拉底,他杀死了酒神。

欧里庇得斯的作品既不是酒神精神也不是日神精神,而是苏格拉底精神。“他的审美原则‘理解然后美’恰与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相平行。希腊悲剧毁灭于苏格拉底精神。”尼采真的是为了艺术拿自己的“老祖宗”开刀了,但苏格拉底不也是另外一个盗火者吗?雅典的审判官不就是宙斯吗?想想苏格拉底最后的结局不正好和普罗米修斯相吻合吗?新的火种已种下,必将烧毁旧的世界,昏昏欲睡的酒神将被这叫苏格拉底的火焰所吞噬。

整个西方在文艺复兴后都是苏格拉底的信徒,他们重拾了古希腊哲学,相信理性,相信科学。但科学的出现使现代艺术贫困。理性消灭了人性,艺术沦落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而那些对美学评头论足的人成为了高贵,体面的上层人士。艺术本来是人们发自内心最原始的冲动,对美的一种先天体验。但现在艺术成为了艺术“课”,人们要去“学”会“品味”艺术,“懂”艺术的人自觉“高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时代多少人关注艺术家的故事胜过艺术品本身,将艺术品的价值与拍卖价格划分等号。今年Nft的出现宣告艺术品彻底沦为资本的玩物。这不是我想要的艺术,我想要的艺术是身处在艺术当中,忘我的,抛弃一切理论的用心去体会,我不需要搞懂,我只要去体会。我所不能体会到,情感上不能引起共鸣的,我承认是我的遗憾,它是一件好作品,我才不想知道画家究竟是怎么画的,画面是一个什么故事,一首曲子是什么调。这些艺术修养越高,离酒神精神就越远。

看完这本书你无需看懂什么,对于一本哲学书来说看懂了就等于没看懂,如果你真的想要了解什么是酒神精神,不如先把自己灌醉去体会下“醉”后的自己。这是我对看完这本书云里雾里状态的美妙说辞。

撰文:彬孺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