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书选择了春秋战国的题材,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也产生了一些奇怪的问题,比如本篇要讨论的内容:“合纵连横”和“上北下南”有关系吗?
一.合纵连横:
本篇是从“合纵连横”概念展开的,简称“纵横”,并由此衍生出以此为生的“纵横家”,一般认为苏秦和公孙衍倡导的“合纵”是因为秦国在西边,而与秦国接壤的赵、魏、韩、楚是纵向分布的,加上燕、齐等六国,土地是南北相连,而张仪等秦国谋士为了打破合纵封锁,自西方与山东六国伸出友谊之手,是东西横向的结盟,南北为纵,东西为横,是为纵横。那么是否从战国时代开始,就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种地图的方向布局了呢?
二.上北下南:
刚抛出的这个问题首先拿百科里“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词条的解释给大家参考一下:
1.人类文明一般发源在北半球,抬头就对着北斗星/北极星,所以习惯上北下南;
2.中国皇帝一般坐北朝南,南面(面向南,后者同)称王,北面称臣,以北为尊,故上北下南;
3.中国古代北方是政治中心,南方是经济中心,士农工商,搞政治的地位高,搞经济的地位低,所以北方尊贵,北在上面;
4.中国古代建筑倾向坐北朝南获取更好的采光,出门时脑后为北,脚下的大地向南延伸;
5.中国最早接触到的世界地图是利玛窦给徐光启的《坤舆万国全图》,采取了上北下南的布局;
(《坤舆万国全图》)
看上面这几条,个人主观是存在疑虑的,我们花时间深入一点儿:
1.首先北极星的论据不容易证伪,看起来最接近正确答案;
2.可以搜索到我国古代未按照“上北下南”布局的地图,也无法证实我国的做法影响了西方世界的地图布局,所以这几条是存疑的;
3.而百科中关于《坤舆万国全图》的解释后面写着:“《坤舆万国全图》就是上北下南,是当时通用绘图方法”。可见此时西方世界中绘制地图采用上北下南布局已经是主流,并不能作为采用上北下南布局的原因,
有的答主试图拿“玄武”(代表北方)和“朱雀”(代表南方)这两个方位做解释的也是让人丈二和尚,朱雀不是飞在天上吗?怎么会在下?最离谱的解释莫过于,人类登上太空后发现地球的北极在上,南极在下,因为地球就是这样的状态,所以上北下南,太空有方向吗?真的是离谱它妈妈给离谱开门了。
三.北上和南下:
我尝试着从另一个角度推测这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说“北上”、“南下”,会不会和“上北下南”有某种关系?
其中有的解释是我国北方多山地丘陵、南方多湖泊河流,北方地势高,南方地势低,所以说“北上”和“南下”,进而看到从共工撞不周山的神话开始,我国就是西北高、东南低,有点道理,算是结合了中学地理课本的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概念,感兴趣的话可以再进一步去了解下“上厕所”和“下厨房”的概念,然而解答不了之前抛出的问题;
当然“北上”和“南下”也可能与我国政治中心逐步北移&经济中心逐步南移有关系,比如铁路系统的“上行线”和日本战国的“上洛”,这两个“上字”概念其实都和进京紧密相关,但是依旧无法解释地图中“上北下南”由来的问题。
(我国地形)
四.上南下北和以尊为上: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文物《西汉初期长沙国深平防区地形图》,后来被简称为长沙国南部地图,或者长沙国地形图,它的布局采用了“上南下北”的模式,而年代稍早些战国中山王墓中出土的错金银铜板《兆域图》同样采用了“上南下北”的布局,而《兆域图》是建筑平面设计图,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地图;
(《兆域图》)
同样采用“上南下北”布局的还有古代伊斯兰的地图,据称由于圣城麦加位于大半伊斯兰世界的南方,所以把尊贵的麦加放在了地图的上方,同理还有埃及把太阳升起的东方放在了地图的上方,基督教世界因为圣城耶路撒冷的关系,也把东方放在了地图的上方,如果说“宗教中心”凭借自身的影响力可以位于地图的上方,那么我国“政治中心”挟天子的威名而处在地图的上方也就合情合理了。
(赫里福德大教堂Mappa Mundi世界地图东方在上)
五.实用主义与标准确立:
现在大家都会使用导航软件,而在使用导航时主要有两种方向布局模式,一种是平面地图惯用的“上北下南”,另一种是“前进方向在上”,很显然后者更符合多数用户的使用习惯,所以后者就是一种实用精神;
同样的布局有明朝郑和时代的绘图师郑若绘制的航海图,大海在上方,大陆在下方,所以前进的方向一目了然,而在更早的晋朝则靠标注重要地标,通过多个地标互相辅助来获取方位,这种方式也许更受当代女性青睐,毕竟东南西北不如重要地标来得重要;
哥伦布描述的地图以东方为顶部,因为东方是他前进的方向,是他口中的天堂,麦哲伦考虑到地球的弧度和极点,他把北极放在地图的上方,口嫌体直的他说北方没意义,但他不会把南极放在地图的上方,因为北半球才有遍布香料和黄金的应许之地,因此地图中的“上北下南”开始形成惯例,并被确立为没有方向标识的地图的方向指示方式。
(杰里·布罗顿的《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
六.结论或推论:
在搜索相关信息时,很多内容都提到了英国作家杰里·布罗顿(Jerry·Brotton)著作的《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伙伴可以关注一下这本读物,其中提到在自上万年前洞窟中最早地图产生后人类漫长的历史中,北方几乎未占据地图的上方(除了中国地图),直到近数百年人类世界才确立了地图“上北下南”的概念;
(上北下南的《疆理图》)
而这时你可以向上看一下百科里面的几个解释,北极星的解释是最为普遍的认识,却不是杰里·布罗顿认同的解释,《坤舆万国全图》和利玛窦出场的时间,明显晚于哥伦布和麦哲伦,所以解释也不成立,关于中国地图选择上北下南的原因,并没有标准答案,从上面已知的信息,很可能的是:
1.合纵连横发生的战国时代,地图是上南下北,所以南北依然是纵,东西依然是横,但在晋朝以后逐步演变成上北下南的方位布局;
2.考虑我国古代属于大陆文明,参考周围环境的自然地理隔断,假如是有进取心的王朝,则北方的游牧民族一直是最值得征服的对象,假如是晋/宋等偏安一隅的王朝,北方的胡人也是最值得警惕的对象,而且还有收复旧山河的任务,那么前进的方向放在上方不足为奇;
3.我国经济中心南移始于晋朝,而政治中心对于南移的经济中心,相对处于北方,直至元明清三代乃至当代的“绝对北方”;
(上南下北的《西汉初期长沙国深平防区地形图》)
所以“横纵连横”不能作为战国时代地图采用“上北下南”方向标识的依据。以上几条为个人推测,仅供参考,希望有标准答案的同学拍砖,另外也布置个后续的小思考,匈奴的左右贤王配置时否基于前进方向,而同期秦汉时代的三辅中左冯翊、右扶风,又该如何解释?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