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与诗词

独具一格的古典文学

|古典文学|诗词|古文|国学|

有些事,总能让你看清一些人,放下一些执着!

成长的心灵,它无所求,也不刻意舍弃,亦无此两条红线,因为只是随缘。

悲伤,是一杯苦茶,时间,就是水,把所有的悲伤越冲越淡!

小时候,哭着哭着,就笑了;长大了,笑着笑着,就哭了。

时间没有等我,是你忘了带我走,我左手过目不忘的萤火,右手是一个漫长的打坐。

作为现代人,谁还没喝过几碗“鸡汤”,

今天,

带大家喝一喝古人的“心灵鸡汤”。

那叫一个清香四溢,滋味浓郁。

来,干了这碗鸡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佛说,人生有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哪怕命运多舛,可很多人依旧以豁达、乐观的心态去直面现实的黑暗,在一次次风雨兼程中,淬炼着淡然心性。

当我们度过最困难的时光,回首最痛苦的时候,会感动、会落泪、会欣慰。

可是,痛苦在继续,人生也在继续。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清·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很多的人,很多的事,很多的境遇,若只是初见,一切美好都不会遗失。可惜,蓦然回首,却已是物是人非,沧海桑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生得失聚散皆为常事,唯有灵魂淡然者,方可随遇而安,从容生活。

有句话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见过的人,都会放大你的格局。

苏轼的一生,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无论走到哪里,他都能随遇而安。

阳春三月暴雨突至,大家没有斗笠和蓑衣,都惊呼着躲避,十分狼狈。只有苏东坡没有闪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吸取了变法失利的教训,宋神宗为了给改制“清障”,授意李定等投机分子,欲以强硬手段来惩治反对改制的保守派,苏轼因为名气大成了枪打的“出头鸟”。

1079年4月苏轼赴湖州任太守,按常例上了一封感谢信《湖州谢上表》。舒亶和何正臣等人就把这篇三百多字的上表里的几句牢骚话拿出来做文章,并把当时新出版的《元丰续添苏子瞻学士钱塘集》潜心研究了近四个月,弹劾苏轼包藏祸心、讥讽新法、指责皇帝、谩骂朝廷。之后,103天的“审查”造就了宋朝第一个文字狱——乌台诗案。次年元月,苏轼贬谪黄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到黄州时,“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州冷。”苏轼用惊恐不安、无处栖息的孤鸿自比,感叹“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寂寞惶恐而又孤高清傲的苏轼开始对自己所走的人生道路进行反思,并大量接触佛教经典和老庄哲学 ,以期修炼出沉静旷达、荣辱利弊得失无系于心的宁静心境,从而来摆脱“乌台诗案”给自己带来的心灵痛苦。1082年三月七日这天,苏轼和友人一块去看东坡这块地,回来的路上遇到大雨,同行皆狼狈,诗人突然扔掉雨具,如履晴天。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乌台风雨洗铅华,自然风雨沐清净。面对起起伏伏的人生,终于能够风轻云淡的说出:“也无风雨也无晴”。

据《景德传灯录》载曰:“诸行无常,是生是灭,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宋·释道原)“诸行无常”是佛法的“四法印”(诸行无常、诸漏皆苦、诸法无我、涅盘寂静)之一。佛陀开示众生说,所有事物的发展都是无常变化的,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而只有有了生与死的概念,才会感到所有事物的无常生灭;如果没有生与死的分别,就不会感到“诸行无常”了。所以,佛陀要求弟子们精进修行,通过佛法的修持与诸佛菩萨的护持,了见自性,证得究竟涅盘。由此来看,“一蓑烟雨任平生”正是洞悉了“诸行无常”,才能做到“心无挂碍,无忧恐怖”,在人生的艰辛旅途上自在悠游,坦荡自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活,总是一半不尽人意,一半且过得去;人生,总是一半明媚似火,一半凄凉如雨。从来没有如意的人生,只有看开的生活。世事无常是有常,何不执一颗淡然之心,像东坡一般,笑对风风雨雨,快活每时每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隔着千年时光,留下的诗作,安抚这个浮躁的世界。在他起落沉浮间,看一场人生的烟雨。几时归去,做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生在懵懂中诞生,大概是自然公正的弥补,脆弱的身躯包裹着坚强的意志,跌跌撞撞奔往心之所向的远方,慢慢捕捉属于自己的种种可能。前行的道路上终究有风雨和荆棘,长路漫漫见不到光,有人畏缩,有人迷茫,有人放弃,然也有人为了信仰而坚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面对不顺,如果我们能多一点苏子的乐观豁达,坚持所爱,是否会是另一种结局?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内丹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主要成就,文学成就-词作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

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虽然柳永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他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这个任务有待于苏轼来完成。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 “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了使词的美学品位真正能与诗并驾齐驱,苏轼还提出了词须“自是一家” 的创作主张。此处的“自是一家”之说,是针对不同于柳永词的“风味”而提出的,其内涵包括: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其文如其为人”(《答张文潜县丞书》),在词的创作上自成一家。苏轼一向以文章气节并重,在文学上则反对步人后尘,因而他不满意秦观“学柳七作词”而缺乏“气格”。

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是苏轼改革词体的主要方向。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为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扩展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苏轼让充满进取精神、胸怀远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仁人志士昂首走入词世界,改变了词作原有的柔软情调,开启了南宋辛派词人的先河。与苏诗一样,苏词中也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这种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增强了词境的哲理意蕴。苏轼虽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苏词比较完整地表现出作者由积极转而矛盾苦闷,力求超脱自适而不断追求的心路历程和他疏狂浪漫、多情善思的个性气质。继柳永、欧阳修之后,苏轼进一步使词作中的抒情人物形象与创作主体由分离走向同一。

苏词既向内心的世界开拓,也朝外在的世界拓展。晚唐五代文人词所表现的生活场景很狭小,主要局限于封闭性的画楼绣户、亭台院落之中。入宋以后,柳永开始将词境延利到都邑市井和千里关河、苇村山驿等自然空间,张先则向日常官场生活环境靠近。苏轼不仅在词中大力描绘了作者日常交际、闲居读书及躬耕、射猎、游览等生活场景,而且进一步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苏轼用自己的创作实践表明:词是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的。词与诗一样,具有充分表现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功能。由于苏轼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丰富了词的情感内涵,拓展了词的时空场景,从而提高了词的艺术品味,把词堂堂正正地引入文学殿堂,使词从“小道”上升为一种与诗具有同等地位的抒情文体。

“以诗为词”的手法则是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所谓“以诗为词”,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苏词中较成功的表现有用题序和用典故两个方面。有了词题和词序,既便于交代词的写作时地和创作缘起,也可以丰富和深化词的审美内涵。在词中大量使事用典,也始于苏轼。词中使事用典,既是一种替代性、浓缩性的叙事方式,也是一种曲折深婉的抒情方式。苏词大量运用题序和典故,丰富和发展了词的表现手法,对后来词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本质上说,苏轼“以诗为词”是要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苏轼写词,主要是供人阅读,而不求人演唱,故注重抒情言志的自由,虽也遵守词的音律规范而不为音律所拘。正因如此,苏轼作词时挥洒如意,即使偶尔不协音律规范也在所不顾。也正是如此,苏词像苏诗一样,表现出丰沛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虽然苏轼现存的362首词中,大多数词的风格仍与传统的婉约柔美之风比较接近,但已有相当数量的作品体现出奔放豪迈、倾荡磊落如天风海雨般的新风格,如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在两宋词风转变过程中,苏轼是关键人物。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说:“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强化词的文学性,弱化词对音乐的依附性,是苏轼为后代词人所指出的 “向上一路”。后来的南渡词人和辛派词人就是沿着此路而进一步开拓发展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