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中,我们找出了《易经》的核心主题:"利涉大川";在中,我们看到了大军涉川时的生动情景,并指出卦名"中孚"就是"中浮"。

本篇将分析战后在朝歌城内发生的标志性事件,"王假有庙"

本篇目录

(一)王

(二)假

(三)有

(四)庙

(一) 王

《彖传.涣》“王假有庙,王乃在中也”。先说“王”,捎带着简单说一下“中”。

甲骨文中,“王”字出现最多,今人解释“王”字,都说是一把大斧头,象征杀伐之王权。

“王”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鉴于汉字因义构形的特点,似乎完全不需要以象形表之,以象形方式表达动物是合适的,表达“王”则是低级的。

现有出土之甲骨,出现于商王武丁之前的片数为零。史载,殷高宗武丁三年不语,一鸣惊人。甲骨文似乎是在武丁时期集中爆发,并特意刻在龟甲上,集中埋藏留于后人发现的。也许正是这个不爱说话的商王,”妇好“的模范老公发明了文字。我们真的难以想象,他会用一把大斧头来描述自己。

甲骨大/大/王/天

王字上面一个大,下面为一杠,类似于八卦的符号原则,"一杠"在下是强调其位置,表示这是位于下面的老大,而这一杠如果出现在大字的上面,则表示上面的老大,没错,这个字叫"天"(上图四)。商人在构造"王"字时,和"上""下"这些指示字是一个原则,那就是抽象,“王”字并非low的不行之大斧头。

大、王、天三个字就是以上关系,必须指出,甲骨文中的"大"字大多数更像一个人的形体,横杠下面有个躯干,然后才是两条腿(上图二);但是,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确已经出现了简化的"大"字(上图一),躯干部分简化而更接近于现在的"大"字,说"王"是大字下面一杠并非虚言。

引申阅读:王/太一/王屋山/李白

古人不懂"王"字真义,或许是因为未曾见过出土刚一个世纪之安阳小屯甲骨,但“王“字的形象肯定出现在一些古代典籍,考虑到汉字的竖写传统,"王"被误读为"大一"(上图三)由于古字"大"就是“太”(《列子.汤问.愚公移山》中太行山为大行山),进而中国文化史上出现了一个自古以来不明觉厉、无所不在的的"太一",且经常和“中”联系在一起。

《楚辞》有《东皇太一

道教有太乙真人,

北京有太液清秋

《史记.天官书》“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皆曰紫宫”

《淮南子.天文训》“太微者,太一之庭也。紫宫者,太一之居也”

我的观点,以上“太一/太乙/太液/"都来自于甲骨"王"字

请注意,“太一”星住紫微中宫,天上之中,而“王”住在天下之中。这不是巧合,因为"王"和"太一"本来就是一回事天上之中和天下之中上下呼应,此为"与天齐也"。

《尔雅.释言》第一句:殷,齐,中也。

《先夏历史研究与评论.山海经探秘》之“昆仑”系列,作者考证得出结论:济源市西北部的析城山,王屋山,鳌背山分别是“帝之下都”,“天下之中”,和“昆仑”,这里只强调一点,王屋山是唯一以“王”命名的上古名山,以上对“王”字理解,以及”王"和“中”的关系,算是从一个新的角度佐证王屋山在上古某个重要的时期,确为天下之中。

另:李白出川首篇干谒诗《大鹏赋》,写给天台司马子微(紫微),也就是唐代道教皇帝司马承祯。子微先生常住并仙逝于王屋山,并命其为“天下第一洞天”;“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的李白后来追忆恩师,登临王屋天坛极顶,并留下唯一书法“山高水常,气象万千,非有老笔,清壮可穷”。把王屋山捧得这么高,两位仙人是否早已看破天机?

(二) 假

下面说"假",卦爻辞中,“王假有庙”出现两次,“王假”4次。所有“王”字后面皆跟“假”。

家人: 九五:王假有家,勿恤,往吉。

萃: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丰: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

涣: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

“假”,常见的理解是"通"降",降临之意。

“降临”首先是一个小概率事件,经常出现的人不能说降临;其次有自外而来,不速之客的含义;再次“王假”也可直接理解为“假”王,“假借”之王,新的王。"降临“和”假借“是”假“字的双关含义,这一点我们在《中孚》一文中已经有所介绍。

“王假有庙,王乃在中也”,说了这么多,可以说结论了,“王假有庙”之王指周王,“王乃在中”之王为商王,姬发突然来到商王家庙,只能用“假”;而商王经常性到家庙里祭拜,不能用“假”,因为他本来就在这里。

历史的真相是:姬发是来“中央”,“天商“的家庙里找商王说事的,而且是在战斗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以征服者的姿态降临此处。

《彖传》可谓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三) 有

何新先生在《易经入门》一书里认为,“有”字通“域”,也就是“或”,也就是繁体的国,通“國”。

因此“有庙”是”国庙“。这一结论对我分析”利涉大川“之后的故事,给与了更多的信心。多扯一点"有"字,把”国庙“这个结论做实。

从字形上看,以下 <金文 或> <甲骨 或 ><金文 有>, 确有神似之处。

把“有”理解为“国”,诗经《商颂》的一些句子似乎更好理解:

《玄鸟》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

《长发》

武王载旆、有虔秉钺。

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

苞有三蘖、莫遂莫达、九有有截

以上“九有”解释为“九国”,“九州”明显更合理

《那》

自古在昔、先民有作

温恭朝夕、执事有恪

古代氏族部落多称"有某氏",如后羿来自"有穷氏",周文王妃太姒来自"有莘氏",帮助姒少康中兴的“有鬲氏”,"有"皆可理解为氏族方国,也就是"穷国","莘国"和"鬲国"。

再进一步,今天我们说“拥有”,是一个普通人对一件物品的支配权;而如果我们把自己想象为商王武丁,那么"有"和"国"就可以统一了,因为我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这个"国",这是一个东西,只需要发明一个字。之所以我们忘了"有"就是"国",是因为我们是普通人,地位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我们从不会想到拥"有"之物居然会是个"国"。

我们从“宥”字再来感受一下“"有"和"国"的关系,妥妥的天子角度:

《庄子.在宥》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

《荀子.宥座》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

综上,"王假有庙"就是"王降国庙",周王降临朝歌城内殷商国庙、家庙、宗庙;这是必然发生的一件史实,也是文王在羑里监狱里所预见到的一个主题,同时还是周公事后回忆并整理的一个记录。

牧野之战只是一场决定性战争,天下秩序的真正变化取决于人心。而宗庙正是控制人心的核心场所。”涉大川“不仅是为了杀人,姬发是奔着帝辛的家庙而来的。

”我为你而来,不在乎穿越绵绵山脉“。(李健)

”吾涉水而来,降汝家庙,断汝首,祀汝先公,取汝国“(姬发)

(四) 庙

《尔雅.释名》:庙,貌也,先祖形貌在也。

庙是宗庙、家庙,国庙,其作用在于挂着祖宗的照片,以便祭奠、瞻仰和追忆。庙不是公开场所,是商王自己家里一个神圣的地方。周王能来到此地说明了什么,显而易见。

顺便说说”寺“,寺跟佛教无关,正如庙跟道教无关。寺是一个跟神而不是祖宗先人打交道的地方。

诗歌之"诗",从言从寺,是一种对神说话的语言;”特别“之”特“,从牛从寺,是以牛作为对神的贡品。这些都是庙里用不着的东西,毕竟对自己家人和对神,从亲切度和敬畏度而言,都是不同的标准。

<甲骨 庙> <金文 寺>

“寺庙”和“朝歌”

商都”朝歌“,"朝"为庙下之"朝",歌为”诗歌“,“颂歌”之"歌"。

"朝歌"字面可理解为”庙诗“,“庙颂”,首都,首先是商王追忆先公和祭神之所在。

还可以这样理解"朝“:

朝为朝阳,殷商为玄鸟后裔,丹凤也是玄鸟,所以丹凤朝阳,殷商有太阳神之崇拜。

还可以这样理解“歌”:

《诗经》风雅颂,主体为周代之《国风》,而雅或许来自中夏之雅言,而颂来自天商之歌颂。大邑商,铁血大邑商,何尝不是诗的国度?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黄钟大吕,气度非凡,动人心魄。

“寺”和“庙”是商人精神生活的核心,商王真心信仰上帝,希望通过甲骨从上帝得到神谕,但他们从来不把自己当上帝。

问题在于,商王对上帝的信仰,却要由氏族方国如姬周来买单,”周“从"用"从"口",周人只是商人来给上帝献祭的人,这里面的牺牲者,就有姬发的兄长伯邑考。显然,商王自以为是的真诚执念,对周人而言却是荒谬和虚伪的,奴隶和奴隶主怎么可能有相同的道德?战斗结束了,革命才刚刚开始,来日方长,我要如何重建天下人心之信仰?

”王假有庙“现场,武王的心情以及他要作什么,本篇就不再多说了,五百年后,孔子在《孝经》中提到:

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孝经-圣治章第九》

被帝辛关在羑里监狱的老人姬昌,最终享受了配上帝的待遇;商王宗庙切换到周天子的“明堂”,虔诚而野蛮的时代结束了,披着礼乐外衣的"家天下“诞生了,”王乃在中“成为华夏大地永恒的铁律,只是这个”王“和”中“都将”涣然一新“。

先夏历史原创作品 齐原 2020年9月29日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