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音乐柔和优美,富有江南乡土气息,并擅长表现现代生活,是上海文化最纯粹的果实。沪剧滋养着上海、凝聚着上海、推动着上海。

中德在线学习平台上线了《沪剧》,让我们一起跟随唱腔优美的沪剧寻觅往昔岁月,追忆上海故事。

沪剧兴起于晚清时期的上海,因上海简称沪而得名。属于吴语地区滩簧系统,主要流行于上海、苏南及浙江、杭、嘉、湖地区。

据研究表明,沪剧艺术最初发源于上海地区黄浦江两岸的农村,刚开始,它只是一种田头山歌和乡间俚曲。一直到了清代后期,才作为一种比较完整的戏剧形态,被当地群众称为花鼓戏。

进入市区后演出了大量的时装剧,从各个方面生动表现了上海十里洋场的都市生活风貌。而这类时装剧,则被称为西装旗袍戏。

随后西装旗袍戏借鉴现代话剧电影的艺术手法,又从社会新闻、现代小说和中外电影中捕捉题材,进行改编,适应了观众新的审美需求。由此,当代沪剧逐渐成熟。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正式定名为沪剧。1953年第一个国有沪剧演出团体--上海人民沪剧团成立,从此沪剧有了系统的发展。

十九世纪70年代,花鼓戏艺人开始进入刚刚兴起的上海城区,从此改名为本滩和申曲。沪剧始终与上海这座城市共同发展,以开放的姿态吸纳各种艺术样式的优势,形成独具一格的地方剧种。

沪剧流派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涌现了大量的优秀的沪剧演员,其中女演员当中有丁是娥的丁派石筱英的石派杨飞飞的杨派

男演员有筱文滨先生的文派解洪元先生的解派邵滨孙先生的邵派王盘声先生的王派还有袁滨忠先生的袁派

如今

为了吸引年轻的观众,沪剧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前进,无论是在灯光、舞美、音乐、表演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创作一台优秀的沪剧除了舞台上看到的两个小时的表演,沪剧工作者们还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看不到的工作。

沪剧与上海这座城市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精神气质深度契合,沪剧是上海的文化名片,传承沪剧就是传承上海记忆。纯正地道的上海方言,传递着上海人的表达方式,清丽美妙的唱腔蕴含着上海人的情感特征,风云变幻的故事,积淀着上海的发展历程。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沪剧将在上海这个大都市中不断生存发展,登上新的阶梯,走向新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