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

(三) 用邑统计学

本文所谓观兵系列的一个关键,是把理解为理解为商,把抽象还原为具体,本节希望依靠统计学,把这个结论做实。

《 易经》卦辞和爻辞里 的 邑, 的确存在着不寻常的 相关性。

《易经》卦辞64句,每卦6句爻辞,加上《乾》《坤》两卦多出来的用九和用六,一共是64+64*6+2=450句,用字在爻辞和卦辞中一共出现59次。用字出现于一个句子里的平均概率,是59/450= 13.1%

在这450句里,邑字出现9次,刚好分布在9个卦里,涉及到14个句子,如下。

《讼》: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人三百户,无眚。

《比》:九五:显比,王三驱,失前禽。人不诫,吉。

《泰》:上六:城复于隍,勿师。自告命,贞吝。

《谦》:初六:谦谦君子,涉大川,吉......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侵伐,无不利......

上六:鸣谦,利行师,征国。

《无妄》: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人之灾。

《晋》:上九:晋其角,维,厉吉无咎,贞吝。

《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升》:元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

九三:升虚......

六四:王亨于岐山,吉无咎。

《井》:改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

九三: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汲,王明,并受其福。

请注意,在这14个和邑相关的句子单元中,用字出现了9次, 按照同样的原则计算用字出现在句子中的概率,为9/14= 64.3% 。对比平均水平13.1%, 直接翻5倍。

如果“邑”只是普通地名,“用”只是使用,那么这个相关性就风马牛不相及,难以解释; 若邑字为商都朝歌,用字为周, 维用伐邑是维周伐商,则 无需多言。

《比》:王 三驱...... 人不诫。

《泰》:勿师。自告命

《晋》:用伐邑;

《谦》: 涉大川......利侵伐......利行师,征国。

《升》:见大人......升虚.....王亨于岐山。

《井》:改不改井......可汲。

孔子是鲁国人,鲁国是周公封地,孔子想在鲁国做官。如果你是孔子,学生中颇多周公的后人,包括不管事的鲁君,你会怎么解释用伐邑?

大概 只能把那头鸣叫的大象抽离出来,说成雷出地奋、作乐崇德,用一本极其抽象含蓄的《象传》,把阅读体验从天书提高到哲学,虽然学生还是介于懂和不懂之间,但是他只能说这么多,对比《道德经》五千言,孔子其实已经很慷慨了。

(四)释字邑吴周

“邑”字的专用名特点,顾炎武老先生早就说明白了:

《日知录.自邑告命》:人主所居渭之邑...《白虎通》曰“夏曰夏邑,商曰商邑,周曰京师”是也。

从以下经典中,我们能轻易发现邑字从专用名到通用名的演变过程,跟 字一样。

《尚书·汤誓》:率割夏邑。

《诗经·商颂·殷武》:商邑翼翼,四方之极。

《尚书·召诰》:周公朝至于洛,则达观于新邑营。

《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

《国语·齐语》:三十家为邑,邑有司。

《淮南子·时则训》:命司空,时雨将降,下水上腾,循行国邑,周视原野

再看看周、邑、吴三个字的形状,似乎有个人口问题。

<注1>:甲骨中字的一种写法正是

<注2>:的另一写法是用口,周、吴、邑三个地域字都有个口,在商人的观念里,若吴、周是特定地域,邑也应当如此。

<注3>:商人说邑相当于今人说京,尽管理论上可能是东京、南京、西京,但在大多数语境中,只能是北京。

<注4>:从字形揣测,是王都,平民经常下跪,或者商王经常祈祷;而地山高皇帝远,人比较自由

<注5>:吴国第一代君主,吴泰伯,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的姬姓周人,高风亮节,把关中好地盘和王位留给了三弟,也就是武王的祖父季历。

结语

<邑 和 易>

用邑,周商 ,周易。

《晋》:维用伐邑

《淮南子·时则训》 :命司空......循行国邑,周视原野

国:一个新的天下;

邑:一座新的都城;

:一个新的朝代;

视:一种新的理念,天视自我民视

:豳原,老家;

:牧野,战场。

先夏历史 原创作品 齐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