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鸽游棚这是每一座鸽舍每年都会面临的问题,甚至于一些系出名门的鸽种也不例外,有些鸽友对此颇为不解,其实只要观察过自然界的鸟类,这个问题不难解释。
自然界的鸟类在长成之后有大部分会离开父母出外闯荡,一些候鸟类会在成年之后因为繁殖才返回出生的故地,鸽子比较不同的是它们因为人类的驯化而接受人类的供养,但还是难免有部分鸽子出现“野性”的返祖现象。
另有一种情况是父母鸽会将“故地”的坐标通过交配遗传给子代鸽,鸽子体内这个“故地”的坐标一般是会随着时间变动的,一方面既受先天赋予,一方面也接受后天的塑造。
有的种鸽适应性强,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此坐标改为现住的地方,所以后代鸽较少游棚,而有的却不是。
于是会出现两只外地引进的种鸽出的后代鸽比较容易游棚,原因是两只外地种鸽顽固地将外地的坐标遗传给了幼鸽,当幼鸽翅膀长硬了之后,会觉得这个新家并不是自己该待的地方于是开始了“寻家”之路。
这是用一羽本地鸽配一羽外地鸽成功率高的原因之一。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早期幼鸽的心智发育赶不上自己的体能发育,所以不免会因为贪玩出现游棚。
这有点像人类十几岁的少年,有的少年体力充沛但心智还未发育完全,喜欢调皮捣蛋,但并不妨碍有的长大也会变得彬彬有礼。
上文将幼鸽游棚的先天原因分析过后下文跟大家分享止损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用:
90年初江苏一鸽友支援我一对千公里空距归巢的名门种鸽,育出一批后代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先后游棚飞失达15羽之多,本人亦深感痛心。
后来在赛鸽杂志有关文章的启发下,结合本棚的具体情况不断总结教训,终于摸索出一个预防幼鸽游棚行之有效的方法。现介绍给大家供参考。
鸽友都知道,幼鸽上房3-5天后基本上可随成年鸽一起飞,这时期大约是幼鸽出壳35天左右它们表现非常活泼,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在飞翔中常上窜下掠异常活跃。
这时期是幼鸽游棚最危险的时期,也最容易被其它鸽群裹去。这时候可将幼鸽左右第8 9 10三翅将军条羽重叠在一起,细心分开羽条上的羽枝用胶布(宽3-5毫米,长5-6厘米)整齐地缠绕在羽轴上,这样幼鸽即能飞又不能远飞。
起初几天由于幼鸽不习惯不爱飞,对此不用担心,几天后习惯了就好了,当幼鸽两月龄时,即可解开胶布任其飞所欲飞。(另有一法可将左右初级飞羽,第1 2 3 4条从根部剪去,也有同样的作用,幼鸽在逐渐发育的过程中将剪断的旧羽褪去,对正常训赛不影响。)
笔者用此方法效果非常好,幼鸽游棚飞失率由原来的>85%降到5%。且有两个比较明显的优点:
1、在缚翅期幼鸽仍能上房随成年鸽作绕舍训飞,不用担心影响它的幼年发育期。
2、缠绕将军条后,幼鸽用仅有的七条主羽飞翔,锻炼体力又不用担心游棚。
需要注意:
1、此方法在多猛禽山区鸽友不合适。因幼鸽用仅有的七条主羽飞翔较吃力,如遇老鹰攻击较难逃脱。
2、在扎条前,一定要让幼鸽上天会飞后,否则有掉下地的危险,住高楼的鸽友需特别注意。
END
文|林栩国 唐渝生
感谢阅读!喜欢本号可添加关注,鼓励请点赞+评论,我们下一篇文章再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