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许许多多血泪的教训,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可是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时,并没有对谋臣痛下杀手,这真的是难能可贵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邦在夺得天下之时,杀的人实在太多了,先后杀掉彭越、韩信、英布等异姓王,就连在沛县一起起兵的樊哙也不留情,还是吕后这层关系,下面的人拖延时间,熬到刘邦死后,樊哙才捡回一条命。

刘秀作为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在屠杀功臣方面也是存在的,韩歆、欧阳歙、戴涉三个丞相都是死在刘秀的刀下,真定王刘杨是郭圣通的舅舅,在河北站稳脚跟,刘秀就是和真定王刘杨所联姻才取得的。

唐太宗在位期间,对自己二十四功臣的侯君集和张亮动手;赵匡胤虽然杯酒释兵权,和平的解决对自己的威胁,但对救过自己一命的张琼同样举起屠刀;明太祖朱元璋,杀功臣实在是太多了,开国功臣被他屠杀殆尽这一切都是血的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相关的记载,秦始皇并没有诛杀过任何一个功臣。王翦灭了楚国,王贲、王离继续掌兵,在攻打秦末叛军的时候,还见到王离的身影;蒙武、蒙恬和蒙毅三兄弟,一直掌握着几十万的大军;诸如章邯、李信、李斯、姚贾、尉缭、郑国、、冯劫、王绾直到死,都在重要的位置之上。

秦始皇不对功臣下手,原因无非以下几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废分封改郡县制

秦始皇采用丞相李斯的建议,废除分封制设立郡县制,分封制是以家庭血缘为纽带,郡县制是以能力强弱来管理土地,秦始皇防止后世骨肉相残,动摇国家的根本,肯定不会让自己的儿子们拥有足够的兵权,去镇守地方,怕形成地方割据,但是六国所灭,他们的遗老遗少还是存在的,秦始皇只能使用拥有带兵经验的将领去镇守地方,秦始皇自认为郡县制可以让大秦帝国可以千秋万代,并不会去屠杀功臣做无意义的事。

秦国礼贤下士的文化氛围

秦国自秦孝公求贤令以来,秦国逐渐强大了起来,秦国的强大离不开他们尊重有才之士,秦孝公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崛起;秦惠文王使用张仪,破六国合纵,使得秦国东出;秦昭襄王使用范睢,制定远交近攻策略,为秦国奠定了统一天下的基础,秦国统一天下,其本质上是囊括了山东六国的人才为己所用。在秦始皇时期,所用的大多都是六国的人才,这一切导致了秦国的强大,因此秦始皇明白人才的重要性,同时给后世留下好名声,因此不会去屠杀功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疆扩土的需要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还想继续开疆扩土,为了开疆扩土,使用几十万大军征讨百越,征服南越蛮荒之地,占领之后防止他们的叛乱,需要长期驻军在那里,同时有人预言亡秦者胡也,秦始皇不知道指的是胡亥,而是胡人,于是派蒙家军负责镇守北疆,修筑万里长城来抵抗匈奴的侵略,这一系列的用兵,需要足够多的将领,因此秦始皇不会屠杀优秀的将领。

长生不老的诱惑

秦始皇对自己掌控将领们有绝对的信心,不怕他们会功高震主进行谋反,为了寻求长生不老,派徐福东渡求取仙药,可惜自己死在沙丘,对于自己的死,秦始皇可以说是毫无准备,太子扶苏远在北方抵御匈奴,自己的遗诏被赵高和胡亥篡改,这一些事情发生的那么突然,使得秦始皇毫无准备,因此就算想杀功臣,也没有太多的时间留给他,在他心目之中,以为自己一定可以长生不老。

秦始皇不杀功臣,这事历史的事实,至于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他统一整个华夏,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中央集权的王朝,他历史的功绩是不能否定的,他值得人们向他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