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郑立寒

来源:了不起的郑立寒(ID:zheng-li-han)

01

今天我弟弟主动找我聊天,让我有点惊喜。

之前他也找过我说心里话,但我对他一直有较强的防御心理。

所以,聊天的时候会不顺畅。

在我的认知经验里,他经常向我索取。

所以,当他找我说一些话时,我会不自觉引起警惕,想要保护自己。

曾经跟咨询师聊过这个话题,咨询师说我像一只刺猬,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于是对别人有很深的防御。

后来,我仔细想了一下,当我认为别人伤害了我的时候,我有没有伤害过别人?

站在我弟弟的角度来看,我经常跟他讲大道理,其实潜台词就是说:

你不够好,你不够优秀,我不接纳你。只有当你变得我理想中的样子,我才会接纳你。

这可能也是我自己的投射,因为我也时常自责,攻击自己不够好。

所以,在这里,还是郑重地说一声“对不起”。

伤害是相互的,当你感受到了受伤的时候,你攻击/指责/否定别人,虽然说是保护了自己,但却让关系更凝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过去几年我一直做原生家庭的课题。

曾经照着一本书,列出父亲对我造成的20条严重的伤害。

也一度在咨询空间里反复倾诉自己的不满受到的委屈

痛斥父母怎么怎么不好。

某一天我突然醒悟,为什么我老是喋喋不休地讲诉自己在原生家庭里遭受过的痛苦?

因为,我的痛苦没有被人真正看见。

也就是说,我的痛苦没有被人真正听见,没有人像容器一样承纳我的痛苦。

我就像处在一个黑暗的房子里,听到很多人的声音,但看不到光。

他们在嬉笑、玩耍,我却融入不进去。

所以,我需要不停地说,不停地告诉别人,我有多痛苦~

在一些朋友和咨询师的帮助下,我开始不再诉说,而是学会了倾听。

听过一句话,倾听比诉说更性感。

确实如此,诉说是“以我为中心”,倾听则是“以对方为中心”。

倾听更需要的是共情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在跟家人聊天的时候,我也时常问自己一个问题:

为什么我不能做到像对待客户那样,对待家人也温柔耐心?

一方面我对家人有期待,另一方面因为过去的固定相处模式。

有个阶段,我跟我弟弟抱怨,我有多么讨厌我爸妈。

他当时完全没有感觉,经常在朋友圈发正能量的东西。

还对我的负能量颇有介意,要我怎么怎么样。

那个时候,我感觉自己就是全家人的公敌,一个人站在对面,孤立无援。

后来,我觉得也许我弟弟跟父母是利益共同体,所以,才会无动于衷吧。

直到现在,我才意识到:

我们都有柔软的内核,为了保护自己,建立了厚厚的壁垒。

抵御了伤害,却也防卫了美好。

04

还有一件事,我需要道歉。

以前我一直觉得我弟弟不够努力,如果努力了,怎么会没有效果呢?

其实,我后来观察过,他也在努力,他也渴望变好。

每个人都在努力地为美好的生活而奋斗。

比如说买彩票这件事,背后的动机肯定是想要钱。

有一次我跟他说过小红书的事情,然后我发现他也在做。

这些地方放在以前,要么我自动忽略,因为没有看到好的结果;要么就是鄙夷,因为没有看到背后的动机。

为什么我说,憎恨父母是变好的开始?

1.憎恨说明你看到了父母身上不好的地方,甚至你已经意识到了,自己正在重复这些模式。

2.憎恨说明你不想过父母那样的生活,你对生活有追求,渴望改变。

3.憎恨就是一种力量。当完成憎恨的过程,会发现有很多惊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人只有感受恨时,才是完整的,才能真正成为人。 欧文也说,因为怨恨而整合了自己的爱与恨,并因此内化了一个对生命充满热情的整合的客体,因为在自己的人生中总是与对生命的深情相遇。

05

最近我也在思考几个问题:

为什么我总是忍不住评判?

如果失去评判,我会如何观察一个人?

前几天发生了一件事,为了拉近跟别人的关系,我会送一些小零食。

可,有个女生从来不接受。

送了2次,我就觉得没啥意思,停止了这个行为。

当时我很想不明白,为什么她这样?

对我来说,不接受我的零食,意思就是不想跟我做朋友。

拒绝我的零食,就是拒绝了我的好意。

当时我的心里开始了评判:

她应该是一个不好相处的人。她应该没有把我当作朋友。

甚至心里还做了一个决定,以后还是不要把这样的人当作朋友了。

然后,我又开始反思,如果没有评判,我会怎么看待这件事?

她真的是一个不好相处的人吗?她真的没有把我当作朋友吗?

仔细观察,好像也不是。

但我心中的评判(一刹那的念头),不知不觉中已经做出了决定。

幸好,觉察就是改变的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特别喜欢一段话,分享给大家:

“思考是被语言和时间所束缚住的。 就像你在看一朵花,脑海里有个声音说,这朵花是橘色,它叫什么名字,是我过去在书本或电视上看过的。 你想给花一个定义或标签。 观察是抛开语言和时间的束缚,你在一朵花前蹲下,你静静的欣赏花带给你的美。 你一样能看到花的形状和色彩,你也许也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属于什么科目。 但你在观察它的时候,脑海里是不会被文字和过去的经验束缚的,这样你就能观察到,你过去的经验和文字之外的发现。”

06

观察父母,我发现自己跟他们的某些模式惊人的相似。

有一次,我妈说我不结婚,然后她很难过。

从她的话中,我感受到,她很自责、内疚,好像我不结婚,是她的错误(问题)。

当时让我警惕,我觉得结婚是自己的事情,怎么会变成我妈的责任?

后来,我经常发现,她会把子女的问题归咎于自己。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传统文化的影响?

好像子女的问题都会归咎于母亲的责任。

我基本上没有听过,别人拿孩子的问题向父亲“问罪”。比如说,“你这个做父亲的太失职了,怎么把儿女教成这样?”

倒是经常听别人说母亲的不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我爸特别执着于某一件事,也是让我大吃一惊。

在我的认知里,那就是芝麻绿豆的小事,为啥要花几个月的时间死磕?

我后来想了一下,发现我自己也有这个毛病。

就是执着,不撞南墙不回头。

我曾经分析过我爸的原生家庭,我爸是老三,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弟弟妹妹,不被父母宠爱。

我见过爷爷摔东西吼他,骂他没用;也见过我爸卑微讨好爷爷的模样。

那个画面让我觉得很心酸,也很心疼。

我爸很聪明,富有才华,但不善言辞和交际。

当初考证拿到了律师证,打算去律师事务所报到时,才得知被另一个有背景的人顶替了。

我不知道他经历这些事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感受?

但我发现,我爸内心真的很细腻温柔

比如说,会把我的电话号码放在收藏栏。

还有,今天早上我打了2个电话,打算问问他养老保险但事情办的怎么样?

当时无人接听。

下午的时候,他给我回了电话。

当我讲完了事情后,他又问,“你还有其他的事情吗?”

包括以前,他会跟我讲他喜欢的事情,但见我没有什么兴趣,也就闭口不谈。

放在过去,我是万万不会想到,我爸会跟“温柔细腻”扯上关系。

07

最后,再送给大家一首我喜欢的小诗吧,祝大家晚安:

你只要观察,

不要批判。

一旦开始批判,

就失去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筑起了障碍。

如果你只是观察,

你就和其他人及其他事物产生直接关系。

如果你能机警、敏锐地观察,

而不加评断,

不做结论,

你会发现自己的思想变得惊人的敏锐,

然后你就能一直不断地学习。

——克里希那穆提

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倾听/咨询加vx:zixunxiaobei

情感/亲密关系/亲子教育/人际关系/个人成长

ps:如果你需要《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念之转》电子书,关注公号“了不起的郑立寒”,回复“01”就OK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面的是用户给我的一些反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在看” 活出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