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杀游戏中,“北地枭雄,乱世不败”是张绣的台词,张绣说完这句话,发动雄乱,你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看着自己死掉。那么历史上的张绣又有多么强悍呢,那我们接下来就来聊一聊北地枪王张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绣,是张济的侄子,在随张济的征战中练就了武艺,有“北地枪王”一称,这或许就是“贝蒂小熊”的由来。后来张济进攻刘表的穰城,反而死于流矢,张济的部下也就归张绣所有。刘表也并不希望树敌,同时也希望能有人在中间作为自己和曹操的缓冲,因而将宛城送于张绣与其讲和,张绣正愁带着人没有地方可去,因而也就答应了刘表。

根据《三国志张绣传》记载,“绣领其觽,屯宛,与刘表合。”,即张绣率领张济的军队,屯驻在宛城,与刘表交好。自此,张绣也就“雄踞宛城”,成了一个小军阀,“虽乱世可安”。张绣和刘表并没有摩擦,二人日后还在共同对抗曹操,这些且是后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安二年,曹操趁袁绍在北边收拾公孙瓒,扩张自己的地盘,为日后与袁绍的决战做准备。而宛城紧邻许昌,也就成了曹操急需收服的地方。于是,曹操亲率十五万大军征讨张绣。张绣的谋士贾诩提出,曹操兵力雄厚、来势汹汹、不可与敌,建议张绣投降曹操。而张绣十分信任贾诩,也就听从了贾诩的意见,派贾诩前往曹营与曹操谈判。而曹操素来爱才,也对贾诩有所耳闻,打算将贾诩也纳入麾下,但被贾诩拒绝,贾诩只忠于张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了,曹操接受投降,进入宛城,夜间问:“城中可有妓女乎?”,于是抢了张绣的婶娘邹氏,也就是张济的夫人。张绣受不了这样的屈辱,于是满脸写着不高兴。曹操自然也能看得出端倪,但又不好下手,因而给张绣手下的将领胡车儿送了诸多礼物,希望胡车儿能将张绣取而代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绣与贾诩商议,袭击曹操,在曹操动手除掉自己前先打他个措手不及。是夜,曹军混乱不堪、无力反抗,曹操差点丧命于宛城,曹操的猛将典韦、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为保护曹操全部战死,曹操自己也九死一生。当时曹操的感受或许和各位一样,被张绣“雄乱”,连反抗都不能反抗。曹操兵败,灰头土脸地回到许昌,但他下定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曹操并没有如愿,当他再次出征宛城,袁绍偷袭了他的后方,只得慌忙撤退。然而,作为“北地枭雄”,这宛城岂是你想来就来的,张绣在曹操撤退途中,听从贾诩的意见,使曹军再次大败而归。

降曹的理由记载于《三国志贾诩传》“此乃所以宜从也。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从一也。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宜从三也。愿将军无疑!”

也就是说,一来曹操手上有天子,投降他名正言顺;二来,曹操相比袁绍弱小,更需要人才,我们更有机会得到重用;三来曹操素有大志,一定会捐弃前嫌,以安天下人才之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后一定要拿下宛城。曹操也很纳闷,小小的宛城、年轻的张绣,自己怎么就拿不下呢?不过,这次,张绣自己来了。张绣听从贾诩建议,投降曹操,张绣杀了曹操的儿子,与其有血海深仇,按道理而言也应投降的是袁绍。然而贾诩直接拒绝了袁绍,赶跑了袁绍的使者,直言袁绍看似有雅量但不能容人。同时,他还陈述降曹之由,并以自己为饵,劝说曹操不可亏待张绣。此时正是官渡之战前夕,曹操与袁绍决胜之战,张绣来降,对曹操来说就是得到了一份大礼。一来他不必担心许昌受到偷袭、二来刘表失去了与他抗衡的力量、三来他得到了顶级谋士贾诩,曹操大喜过望,与贾诩共谋大事。贾诩向来忠于张绣,与曹操约法三章,即不能刁难张绣,曹操自然答应了下来。曹操并没有刁难张绣,反而自己的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两家结亲。后来,张绣屡历战功,封邑超过了2000户,要知道当时夏侯惇也才只有800户。张绣听此贾诩谏言,投降曹操,不仅取得了自保,而且也算有所成就,这就是张绣技能“从谏”的来源,“从谏良计,可得自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以外,张绣的死也充满争议,《三国志张绣传》记载“从征乌丸于柳城,未至,薨,谥曰定侯。”就算说张绣又跟随曹操去柳城征讨乌丸,途中去世,谥号为“定侯”,并未记录因何而死。因而各种野史、阴谋论并起,有人说是被曹丕杀死、有人说被曹操逼死,但无论如何,张绣之死并未有定论。

张绣一生征战,并未有什么败绩,对阵曹操也是二胜零负,降曹后也是战功累累,虽比不上袁绍、刘表、曹操这些人的名气,但也确实乱世不败。而且张绣十分信任贾诩,即使在游戏台词中也有“若失文和,吾将何归?”,对比于吕布陈宫,张绣能够纵横的原因我们也可看出一二。

张绣其实一生都在站队,最开始与叔父张济、后来站队刘表、最后站队曹操,或许张绣早就告诉过我们,实力很重要,站好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