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到很多把制造业ERP或MRP捧上神坛的各种吹捧、神话,似乎生产制造业没有点ERP或MRP的身影,你就上不了席面,就很Low了。写这篇短文,并不是要否定ERP或MRP在生产制造行业的贡献和其作为自动化信息系统的作用,但同时也指出其在时代发展至今的短板和落后的一面。

采用ERP或MRP来安排生产计划,就要依靠一个独立的生产管理部门来控制生产,因为这个方法依赖预测估计下游的需要。生产管理部门从顾客和车间收集信息,并综合处理后,向每道工序发出指令,生产什么?何时生产?这时你会发现,物料是由生产者推动,而不是由顾客需求拉动的。“推动生产”顾名思义是将产品向前“推动”,是一种不考虑下游实际需要的生产模式。

推动生产的作业计划是基于对下道工序需求的猜测。不幸的是,生产过程中往往有各种不可预期的变化,因此实际生产很少能与计划相吻合。当每道工序按照计划生产时,就会像一座座“孤岛”,与下游工序分割开来。每道工序都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不同的生产批量及节拍时间,极少从整体价值流的角度来考虑生产计划。

在这种情况下,上游工序会制造出下游当前不需要的零件,之后堆积到仓库。为什么ERP或MRP很难精准预测出各工序的产量呢?有两方面的主要原因:一是大批量生产方式有着长的交付期,迫使客户必须提前很长时间订货,这样客户的预测周期变得很长,这很容易理解,时间跨度越大,精准预测难度越大。另外,客户的临时需求变更、急件插入也会增大预测的难度。因此更有效的生产系统应尽量避免依靠一个独立的生产管理部门来控制生产,因为这个方法依赖预测来估计下游的需要。

ERP或MRP作为大批量生产的产物,在供不应求的规模经济时代,在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社会是进步的,我们必须以演进和发散性思维去审视这个社会的经济结构、需求结构,这样才能建立具有时代先进性的生产制造方法逻辑。(统计质量管理专家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