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孤独,有很多句子:

安妮宝贝:孤独的人有他们自己的泥沼。 黑塞:天才经常孤立地降生,有着孤独的命运。天才是不可能遗传的,天才经常有着自我摒弃的倾向。 雨果:孤独可以使人能干,也可以使人笨拙。

这些句子虽然优美,却也总是让人读出一点点忧伤。如果孤独是一种选择,那它更可能优美;但如果它是一种无奈,则更可能是淡淡的忧伤。成年人的孤独可以是一种选择,而孩提时代的孤独则多是一种无奈。

你身边也许会碰到一些孩子,他们在人群中略显独特,表现在其他小朋友不愿跟他一起玩耍,甚至每当他想要和其他小朋友交流的时候,马上就会被排挤。对他而言,虽然孤单,最后却也能够自得其乐:我不在乎学校里是否有朋友,我自己一个人也挺好的。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这些略显独特的孩子,真的如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那样,对孤单如此坦然吗?

《聪明却孤单的孩子:利用“执行功能训练”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一书给出了解答:这些孩子并不是主动选择了孤独,而是因为缺乏社交技能,被动地成为了那个形单影只的孩子。

那些表面上的坦然,不过是他们用来应对内心不安的方法。

孩子缺乏社交技能的原因较为复杂,不过最常见的一个原因是大脑中管理社交行为复杂联系的部分,也就是大脑的执行功能网络没有得到均衡发展。

所谓执行网络,是多种能力的汇聚中枢,这些能力包括注意力、组织能力、自我调节能力、适应能力以及观察环境的能力等。

孩子幼年在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对成年后的生活也有很大影响,比如一个在儿童期无法理解社交信号的孩子,不会因为到了成年期之后就自动习得了相应的技能,而是会延续儿时的无法理解,造成自己的人际关系敏感。

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孩子有社交技能上的缺乏,要尽快帮他补足相应的能力,而不是冷眼旁观,那样只能让他越来越孤单。

《聪明却孤单的孩子:利用“执行功能训练”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的作者卡罗琳·马奎尔,是莱斯利大学教育学硕士,她专门研究社会情绪学习,有十几年儿童社交训练经验。

这本书在阐述理论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实操,第一部分的理论介绍,加上后三部分的实操指导,能够让读者知道孩子行为问题的成因,同时又用大量的训练方法帮助读者解决问题,堪称保姆级的儿童社交能力培养手册。

书中对孩子在与人互动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些不良行为模式进行了具体描述,可以帮助家长识别孩子的社交技能缺乏问题,以下这书中提到的6点便可以参考。

1.闯入他人私人空间的“入侵者”:孩子经常唐突的闯入他人的物理空间、对话空间或是场景空间,对别人进行干扰; 2.孩子调皮搞笑的行为是与之年龄相符的,还是比同龄人表现滞后的:孩子发展友谊的过程中,要能够听得懂笑话,看得出搞笑的时刻,而不是停留在情感体验的肤浅一层; 3.孩子是否逃避或者很少参加课间活动和集体活动: 4.孩子自言自语或者说起自己喜欢的事就停不下来,想不到别人也许想聊聊别的话题; 5.孩子是否能够进行双向互动的对话; 6.孩子说话语气尖酸刻薄,意识不到会引起他人的反感和不满。

以上这6种行为,都与孩子的执行功能不足有关,并不是他们主观原因造成的。作为家长,要能敏锐地识别出孩子的问题行为,并且了解问题行为背后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帮助孩子成长。

在了解了孩子的社交技能缺乏的主要行为表现后,作为家长首先要成为孩子的社交技能教练,书中提供了高效训练的8个原则,帮助家长迅速上手:

1.询问,而不要告知; 2.倾听和学习; 3.保持冷静; 4.时刻从元认知角度审视自己的行为; 5.尊重孩子的灵光一现; 6.先动员,再铺垫; 7.从孩子的实际出发; 8.充当孩子的啦啦队。

归根结底,作为家长要改掉碎碎念的习惯,采用“倾听-了解”的模式和孩子沟通。

一遍一遍地和孩子重复“再努力一点”,不如换成“遇到什么困难了?”更有效。

要记得,你是孩子的教练,是孩子的依靠,你的讲道理、指责、质问、灌输,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任何促进作用,因为他们感受不到你对他们的支持。

当你尝试先去倾听孩子的需求、困难,再做反应时,改变就慢慢发生了。

总结一下:

即便你愿意选择孤独,你也仍然绕不开 社交 。与其被动且无奈地孤独,不如主动出击,修炼自己的社交能力,让孤独成为一种真正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