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我记得应该是03年第一次接触古玩这个东西,那年我19岁.我爸当时的生意伙伴(他就是带我进入这万劫不

复行业的人,在这里我叫他“带头大哥”)跟我说到乡下去收古董一个收到一个盘子(青花盘盘)香烟有的抽了.二零零零年初的时候瓷器特别好卖,什么破的裂的残的都特别好卖.入行早的人应该都知道.哈哈,听着挺不错.关键不懂啊.带头大哥:跟我学几天就懂了,很简单的.卧槽确实很简单一步一坑的开始吧.经验就是从实战中获得的,还好我从一开始就没收到过,“砖家”眼中的赝品.都是大路货基本没有精品,关键当时卖漏了也不懂.哈哈,最重要的是烟钱确实每天都会有.当时十几二十岁,管它三七二十一混着吧.所以刚开始我是收杂件为主的,有时候人家家里铜钱拿出来都不要的,银圆也是认为不值钱都不收的.银圆也不认识真假.当时有时间我爸也一起收,哈哈收古董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候东西确实多一般我们都在兰溪一带收.最让我念念不忘的是两个东西,都是我爸收的,一个满工的铜碗,和一个后来我才知道是钧窑的笔洗,口上浮雕双兽非常精致.铜碗200卖给了什么人我忘记了,笔洗400卖给了义乌奸商朱子坚都是我亲眼目睹的这一切.这成为我们至今都抹不去的伤痛.这里说说收出铜碗的那户人家.说起这位爷爷我要念念不忘,面容慈祥和蔼,个子不高瘦瘦的眉心有颗肉痣就像佛爷一样相当有亲切感.当时我们去的有三四个人吧,带头大哥也在.那个村叫西山寺.据老人家说他家以前是高门大户,有一把象牙筷子文革得时候被抄去了.当时因为我们都是本地人容易沟通,他也确实挺好讲话的,问有没有别的东西.他住的是新房子,楼下一间应该是子女专门养老住的不大.他说你们自己找,哈哈然后我们就开始“第二次抄家”那天我爸买和另一个人买了铜碗(对铜碗有两只他们一人一个,一只是有盖的),我呢就买了十几个银毫子都是龙的,至今我家里还留着一个湖北七分二厘品相都很好.一块钱一个买的,你说便不便宜?当时估计也就买十块一个.那天把他住的地方基本翻了个遍,就一个东西没收一下来“乾隆青花亭台楼阁盘”完整就是有半边剥釉.应该是烧着的问题.这个盘子有个故事,当时他没舍得卖我也没有强求.过了几年我又回去过,那天他孙女还是什么的也在.我问他盘子想卖多少钱,他开价1000(当时我认为应该可以卖到二零零零多)我就还了一百块他卖给我了,很开心,没想到过了几年还能被我买到.我不记得当时是发图片呢还是带头大哥也在说这种有烧造瑕疵的不好卖要亏本的,哦吼.要亏本.结果我就拿去还给他,他也很爽快的退给我.没想到再过来几年我跟杨伟庆(义乌奸商number one再之后的故事里他的戏份会比较重)到另一个贩子家里又看到了这个盘子,我一眼就认出了.他跟我说是700买下的后来杨伟庆900买的好像是.至今还在他的店里供着,说明当时我的决定很正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跨越的太快还是回到最初的几年吧.我记得那时候我认为收的最好的一个瓷器,是一个光绪青花人物水盂全品,在付村那边一个辛苦收的5块钱.那个时候怎么去了解行情呢,还不知道上网查什么的,用的是工具书,那些书现在还在家里放着上面有估价,我就按上面的估价给别人开价,.当时每周六去义乌 礼拜天在金华摆摊偶尔也去杭州.摆的都是瓷器或者绣品,很少有钱币的.当时摆摊认识的第一个朋友是王汉龙他老家是安徽的当时就已经在衢州,现在已经是当地有名的文人.点名叫青简社,那时候基本上每个礼拜我们都会碰面,都摆一起.他送我的红宣兵袖套我一直保存着.十几年了想想人一生中在每个阶段都会遇见不同的人,有些会一直在你的生命中不断的出现.他就是你的朋友.友谊这个词怎么去理解呢?我认为特别复杂,七零八落一语难表.说回水盂,当时我心里期望值有点高跟人开6000,当时卖了我可以吃好久,结果就没人要.后来学会上网,最早接触并且注册的网站叫“华夏收藏网”网名好像不记得了,以后慢慢回忆吧.我把图片用相机拍好以后发到这个网站去卖,开价好像也是6000.卖了好久好久,最后卖了多少我还是不说了吧,羞人答答的.后来我什么七零八落的都发到这个网上去卖.在网上捡的第一个漏也是这个网.在后面的故事里我会一一叙述…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