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到初三、高三的学生都面临着这么一个抉择,如何高效地复习?大多数学生认为唯有拼命地刷题或者见缝插针地识记知识点,但看似忙忙碌碌,实际效率低下,反映在成绩上,依然与学习优秀者存在很大的差距,挫败感、厌烦感倍增。

这都是因为没有领悟到全流程优化的复利威力,更没有跳出细节性的学习行为,从更宽阔的视角去对待学习。复习也不例外,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科和内容,必须从宏观上去把握每个学科的理解和记忆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步骤提升效率。

具体来说,考前不能“临时抱佛脚”。

大多数学生之所以青睐“临时抱佛脚”的复习方式,一方面,主要来自数学和物理复习的体验。作为典型的理解型学科,突击式的复习确实有用,他可以通过刷题,可以高效地掌握题型变化和对原理的理解,成绩也会随着自己的努力而提高不少。

另一方面,复习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和地理的体验。对于这些记忆型的学科和内容,大多数学生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在短期内成绩提升明显。再加上广为流传的“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使得这种短期见效快的方法,深受学生喜爱。

殊不知,这种“简单粗暴”、“临时抱佛脚”式的复习方式,到了一定程度就很难再有效,正所谓遇到了“瓶颈”。而学习成绩优秀者却往往不这么做,他们更注重从宏观上去把握各学科特点,以及追求高效的复习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如,面对理解型学科的复习,他们采取结构化方式,集中同一类型题进行练习,练熟之后再进行下一个专题,并运用分成处理法进行查漏补缺;面对记忆型学科,他们无论基础知识点扎实与否,都从头开始复习,甚至为了追求效率放弃刷题。

对于很特殊的语文来说,既有英语的语言类特点,需要记忆和积累,又十分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用于阅读理解和作文。学习高手在平时就将古诗词、文言文等文学常识烂熟于心,复习的重点放在阅读理解上,通过一定量的刷题来总结解答思路;

而作文的功夫也大都放在平时的训练上,复习期间,最多是背诵一些老师和自己找的素材,并尝试性从宏观上分析高考作文的方向,做一下作文押题(初三学生不建议)。总之,学习成绩优秀者善于从宏观角度去复习,从不“临时抱佛脚”。

当然,“临时抱佛脚”更不适合英语的复习。

在许多学生和家长的认知中,将英语与政治、地理、历史划为同一类,同属文科;英语的复习就像其他文科一样,通过背诵、多做题就能解决。显然,这是一个误区。实际上,英语是中学9门学科中最特殊的一门,与其他学科有着很大区别。

首先,英语的知识点极为零散。除了少量的语法外,几乎没有什么需要去深度理解的内容,知识点之间更没有太多的逻辑关系。相比语文、政治等学科,尽管知识点有很多,但它们之间的逻辑理解的地方也不少。因此,英语的复习最为复杂。

其次,英语比语文更注重平日知识点的积累。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尤其是陌生语言的学习,没有外语环境的影响难度可想而知,再加上其考点极为零散,甚至是一个单词或词组,如果没有平时的积累,临考前的复习必定忙乱而且效果一般。

更关键的是,即便是记忆超好的人,总会有零碎的知识点遗忘或记忆模糊,需要在平时不断地重复记忆,进入复习模式后才会相对简单些。也就是说,“临时抱佛脚”对其他学科多少有些用处,但对英语没有明显效果,因为它特别依赖积累。

所以,对英语的复习只能是在做好平日积累的基础上进行。一是,对语法部分要重点复习,由于有理解的成分,需要用结构化的方式进行,同时,重视错题本,将平时积累的高频词、易错单词、词组进行深入复习,识记其多种含义以及运用。

二是,加强听力训练,培养听力语感。尽管最好是平时每天坚持去听,但对于相对简单的高考听力来说,短时间的突击还是有一定效果的。最后,还要进行适当的刷题,虽说英语对此需求较小,但刷题可以保持手感,最大化地寻找遗漏的知识点。

总之,进入初三、高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不能靠所谓的“秘籍”而一劳永逸,又不能过多地指望“临时抱佛脚”去提升成绩,要从宏观上去对待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不要究其一点“死学”。也许,与学习优秀者的差距,就是“这一点”。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并一起讨论。

欢迎搜索关注“象牙塔学业规划指导”//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助力高考志愿填报//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