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物简介:丁毅,男,1970年10月出生,泰安市美术馆综合部副主任,二级美术师,专业画家。现为中国水彩画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水彩画会理事,山东水彩画院副秘书长,山东科技大学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泰安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泰安市第四届青联委员,泰山画派研究会秘书长,泰安市第14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多次在全国、省美展中获奖。

文/丁秀胤

丁毅经常跟我讨论关乎艺术的某些话题,包括他为之痴迷半生的水彩画。

譬如,他读了十几遍的《瓦尔登湖》有这样写——“我第一次划船在瓦尔登湖上的时候,他四周完全给浓密而高大的松树和橡树围起,有些山凹中,葡萄藤爬过了湖边的树,形成一些凉亭,船只可以在下面通过,形成湖岸的那些山太俊削,山上的树木又太高,所以从西端望下来,这里像一个圆形剧场,水上可以演出些山林的舞台剧……那种日子里,懒惰是最诱惑人的事业。”“湖所产生的湖边的树木是睫毛一样的镶边,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信手拈来的大量构图式片段,让后人惊叹寂寞的梭罗,穷其辞藻、口吐莲花,美不胜收地向世间派发天籁中的风声雨声、水黛山影、鸟啼鱼翔……丁毅说,他感觉自己时常处于这样有画面感的梦境里,走不出也不想走。

他还侃侃而谈王摩诘关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画论,及其妙笔下的“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幽涧中”……情至深处,丁毅的神情酷似孔乙己大神,加之本身是谦谦君子,总之,一挂沉浸式的陶醉……

丁毅说,正是在千百年来无数先贤潜心打磨、醉心把玩、用心镌刻的欲辩无言的艺术臻境——如传统画中的山水空濛、花鸟旖旎,间或夹杂着一种或寂寥、或慵懒、或幽思的情绪,明灭、萦绕、聚散,最终定格在历史深处的一擎花枝、一处驻足、一泓凝望中……

心无疆,艺术无疆。世间烟火中,每一个你我,又何尝不是星空的仰望者?不论身处何地、何时;也不论我们能否理解艺术,亲近艺术,甚至都终其一生也没有懂得过一门艺术。

极少人一诞生就在罗马。丁毅有幸生在一个桃花簇拥的北方小城,美曰“中国桃都”,比黄岛主的盘踞一隅大得老去了。虽然比不上罗马繁华绮丽,然而繁花似锦却有过之而无不及,每年的时令一到,满山遍野的梦想在摇曳生姿,一些艺术的冲动也就忍不住破土萌发,泛滥成春天的美丽注脚。

一位少年驿动的心,也在此向阳而生。

“世上只有两个桃花源,一个在陶渊明的笔下,一个在每个人的心里。”丁毅说。

1987年,丁毅带着拔节的梦想开始启航,寻找自己的诗和远方。他报考了青岛工艺美术学校设计专业,一读就是四年。

此时,心灵与艺术的碰撞与契合,让他最终选择并迷恋上了水彩画。

当时,学校有位叫宋守宏的老师给大家上水彩静物和风景课,不光课讲得圆润,人也和蔼逼人。每个周末,丁毅都会带着一腔虔诚来到宋老师家中求教。伴随着懵懂岁月一寸寸地飞逝,一颗不安分的心得以在水彩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期间,还拜识一位叫袁玉堂的水彩画前辈,为自己的水彩画修习注入了新滋养。

然而,步出校园后的相当一段时间,丁毅感到岁月的车马走得很慢,人生踏不准节奏,心头时不时地弥漫着一种莫名的空旷与虚无,甚至经常是创作跟现实在内心幽暗的角落“左右互搏”。

他最终醒悟到,到了自己该做另外一些事情的时候了。

2007年,丁毅来到青岛大学美术学院水彩画研究生班继续进修,久违的感觉是那般令人沉醉。期间,更得到王绍波、侯安智、王辉林等名师们的悉心指点,水彩网络、水彩画材、水彩审美等诸方面都日渐精进。透过这扇窗子,他感觉自己有可能也有力量看得更远,前路更加轮廓分明。

也就在这段时间,从前的授业恩师宋守宏先生身患重疾,人辗转于医院与家之间,心神游离于痛苦与黑暗边缘。周末,不管先生在医院还是在家,丁毅都会风雨无阻地出现,陪先生走完最后一段时光。

王尔德说:“心是用来碎的。”而艺术,恰恰是用来治愈的。

人和日子都在匆匆忙忙的路上,这让丁毅积淀了更多的迷思,关于艺术,关于人性。过去即便是登山临水、三思不得的许多迹象,逐渐在脑海里澄明通透起来。

跟其他人一样,说起作品第一次入展,丁毅至今还热血澎湃。那是1992年,丁毅工作后的第二年,水彩画作品《天境》入选了香港中国水彩画大展,在香港心源画廊展出;时年,水彩画《西域》入选中韩水彩百人精作展。

两次入展,让丁毅收获小成之喜,捕捉到出发未来的光亮。自此,岁月不回头。

紧接着,第八届全国美展山东省展、第五届山东省新人新作展、山东省首届水彩艺术展、杭州中国水彩画大展、中国首届职工艺术节美术铜奖、中国美协第17次新人新作展……等接踵而至,屡屡在全省、全国展览中入选。

2018年,丁毅迎来了人生的又一拐点。他从肥城市总工会办公室主任兼市美协主席的身份,调任泰安市美术馆(泰山画院),从“业余”变“专业”,艺术的“任督二脉”也豁然开朗。

从那开始,他不再一个人跋涉,而是带着一群人奔跑。美术馆办起了水彩公教研修班,由他牵头,汇聚了30余人的写生创作群体。巍巍泰山,恰好成了丁毅带领的艺术朝圣者们得天独厚的写生处。值得一书的是,在山东省第23届新人新作展中,泰安市入选的3件水彩作品,均来自公教研修班学员之手。

“如果赶上细雨霏霏,春风微醺,树梢轻轻摇动,花瓣和树叶打着旋儿下落,雨点轻轻打在脸颊,来自车马人境中的心灵顿时得到了慰藉、抚平!”说这话的时候,丁毅整个人似乎还没有从春山幽涧中走出来。

这岂不是像大画家林风眠所说的——见到“平原上几株树,几间小屋,一条河……永远不会厌倦”!

记得毕加索说过一句话:“塞尚并没有真正画苹果,他画的是这些圆形上的空间的重量。”这是画史上很有名的故事,为了描摹苹果的永恒性,塞尚每每把静物台上的苹果观察到腐烂还不收手。

艺术之道居然是如此率真、本真和返璞归真。

丁毅说,自己之所以钟情于水彩画,是因为水彩画可工(笔)可写(意),既有油画的热烈奔放,又有中国画的恣意抒怀。以水为媒,折射着水彩艺术与东方文化的淋漓融合,与水墨艺术的交相辉映。即便没有西画东渐,中国画本身也在不断兼容并蓄,推陈出新。

昨日种种,皆成今我。海的胸襟,山的气度,加之多年的工会工作阅历让他对工业发展情境的熟稔,随着岁月的洗练,逐渐内化为丁毅血脉中独具魅力的“山海厂情”,从而使得他近年的创作迎来了喷涌式的个性绽放——2019年,水彩画《工业记忆》成功入选中国第13届全国美术作品展。2020年,作品《工业记忆之二》入选全国水彩网络展获优秀奖,《工业记忆之三》入选全国大城市画院作品展,还被评为泰安市第14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21年,作品《东平银河浮桥》入选山东省黄河文化主题展,《工业记忆之二》入选中国水彩名家学术邀请展。

梵高说过:“没有什么不朽的,包括艺术本身。唯一不朽的,是艺术所传递出来的对人和世界的理解。”要发光,自己就得先有光;你若盛开,蝴蝶自来。迄今,丁毅的《工业记忆》系列仍在执着中延伸。希冀丁毅以梦为马,在时代的风云际会里走得更远、更高。

(作者简历:丁秀胤,籍贯山东莱西,九三学社中央特聘高级新闻专家,山东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现任《山东工人报》《职工天地》杂志副总编辑。作品散见于《南方周末》《光明日报》《工人日报》和《散文》《散文选刊》等。

作品欣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