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但直到唐朝灭亡,科举选拔的人才仍只局限于豪门大户之间,普通人上升的渠道依旧十分有限。直到宋朝建立,赵匡胤限制了官宦子弟参加科举,彻底击碎了五代十国的选拔制度,为广大贫苦百姓打开了一扇通往天堂的大门。然而,赵匡胤虽然打开了这扇大门,但并不能保证这扇门足够大,因为竞争异常激烈。

为什么?因为宋太祖一朝的开科取土,考试巨难,录取极严,基本上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你根本就过不去。

根据史料记载,赵匡胤在位17年,开科取士15次,一共才录取了189人。其中最少的一次,仅仅录取了6人;最多的一次,也就仅仅录取了39人而已。可见,每一个人都知道,宋朝是文人的天堂,但是赵匡胤时期这屈指可数的入场名额,却还远远没有到达“天堂”的定义。

那么,这扇天堂大门的打开者,到底是谁呢?

毋庸置疑,历史自有答案。

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正月,刚刚登基オ区区两个月的赵光义,就迫不及待地打开这扇天堂的大门,开始科举取士了。

除此之外,在这一次科举考试中,赵光义还骄傲地告诉全天下——文人们,放声高歌一曲吧,你们的春天,真的到了!

为什么?四点足矣。

第一,录取人数多

赵匡胤在位17年,开科取士15次,一共オ录取了189人那么,太平兴国二年的这次科举,一共录取了多少人呢?共录取了109人!

换句话说,赵光义一次的录取人数,就能顶上哥哥12次甚至是13次录取人数的总和了。然而,这个数字还没完!

根据史料记载,在这次科举考试中,赵光义还录取了207人,作为替补官员。除此之外,赵光义还特别下旨,命礼部翻阅历年科举档案,找出那些参加了所有太祖朝15次考试,却没有被录取的人,一并录取。

这批始终不得志的人,史料记载为184人,再加上这次科举考试录取的316人…这样一算的话,赵光义这第一次的科举考试,一共录取了整整500人!

第二,赏赐荣誉高。

史料记载,在录取了这整整500人后,赵光义下令,每人赏赐一套“绿袍靴笏”的新衣服,并在开宝寺设宴,他要好好宴请一下这群新的员工。除此之外,在这个宴会中,赵光义还赏赐了每人ニ十万贯钱,以作见面礼。

这一下子,面对这井喷式的扩招,前朝的举子们全都不干了,首席宰相薛居正更是直言不讳道:“陛下,取人太多,用人太骤,还望三思,且行且珍惜。”

且行且珍惜?面对这些质疑,赵光义只是微微一笑,这算什么?不就多录取了一些人吗?我接下来要干的事情,才是真正的惊世骇俗,前无古例。

第三,起授官职级别高。

根据史料记载,宋太祖赵匡胤时期,官员录取不仅严格,初期授予的官职也低,晋级也非常慢。

比如,那位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年)的状元马适,从司寇参军(负责地方刑狱的七品小官)干起。谨小慎微地做了十几年,大事小事没少干,到开宝六年(973年)时,他オ成为通判,这都算是佛祖保佑、祖坟冒青烟了。

马适这个例子,大概就是太祖朝官员的晋级情况了。那么,太宗朝的官员,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晋级情况?

啥也别说了,马适连死的心都有了!

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这次科举的状元,人家的起步点就是通判!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直接把马适拍死在了沙滩上,你让他心中怎能释怀?

第四,提拔速度快。

有人做过统计,太宗一朝,官场晋级速度堪比火箭上天,那叫一个快!其中,40岁就能当上宰相者,竟然有四人之多:30岁就能成为枢密使、尚书、节度使者,更是不计其数。

这种情况不仅太祖朝没有出现过,就是放到其他朝代,也绝无仅有。难怪《续资治通鉴长编》就这样写道:宠章殊异,历代所未有也。

这种提拔速度,对于一个王朝而言,真的合适吗?是不是太快了点?这绝非危言耸听,虽然年轻人聪明、热情、渴望建功立业,没有沾染上各种官场陋习,这是他们的优点:但是,年轻人缺乏阅历,没有工作经验,更抵御不了各种诱惑,一旦把持不在,这些人就会变成神奇的“四变青年”了。

何为“四变青年”?一变急功近利,二变贪功求名,三变投机取巧,四变不择手段!

现在,知道为什么宋朝,出现了那么多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奸臣了吧。例如,蔡确、吴处厚、邢恕、吕惠卿、蔡京、蔡卞(蔡京弟)、蔡攸、张觉、黄潜善、汪伯彦、秦桧、万俟高、韩侂胄、丁大全、贾似道,等等。

终其原因,可能就在于此。

赵光义的这次科举考试不仅在宋朝科举历史上留下了浓郁的一笔,更是成为了中国科举考试的一个标志——大门洞开,幸福到来;文人的春天,终于实现!

然而,面对这井喷式的扩招,闪电般的用人,所有的大臣们都不干了!而面对这些官员的质疑,赵光义的回答就两个字“弗之”,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不搭理你。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赵光义这样固执己见地玩命扩招呢?根据史料记载,这次赵光义玩命地扩招,是因为一个人,这个人叫张齐贤。

说实话,虽然这个张齐贤是一个无权无势的小人物,但若仔仔细细地研究他的一生,完全可以被他的一生经历所折服,事实也正是如此。

跟现在的农村苦孩子一样,张齐贤的一生无非就是读书、考试、进城、当公务员,最后位居高位,光宗耀祖,永载史册。

话说当年,当宋太祖巡幸洛阳,准备迁都洛阳时,张齐贤以一介布衣的身份,沿街拦马进谏,要求面见太祖皇帝,声称有“治国良策”要进献给赵匡胤。

看见有人拦轿后,赵匡胤非常好奇,就把张齐贤带到了行宫,听听这小子到底要说啥。

张齐贤以手画地,他一条一条阐述自己的治国良策,包括如何选贤任能,如何富国强兵,如何改革赋税,如何收复北汉,等等。一共说了十条,史称“画地十策”。

等张齐贤详细陈述后,太祖甚是高兴,说你这里面的四条很好,朕很是满意,朕决定录用你了。

请注意,十条当中录用四条,这就是40%的采用率,已经非常高了。要知道,皇帝在日常的办公中,如果采纳了大臣20%的处理意见,就能让大臣受宠若惊、感激流涕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张齐贤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他开始给自己制造困难了。

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得知仅仅采纳四条后,张齐贤竟然与太祖争辩了起来,说我这十条都很好,你必须全部采纳,缺一条都不行。

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

张齐贤这种喋喋不休、固执倔强的态度,彻底惹恼了太祖。赵匡胤下令把这个不知好歹的小子拖出去,连同他那十条国策,也一起扔了出去。

按理说张齐贤的一生,算是到此为止了。但是,赵匡胤回到开封城后,高高兴兴地对弟弟说道:“我在洛阳找到一个治国能臣,很好很强大,但是我不用,留给你当宰相吧。”

等赵光义登基称帝后,他想起了哥哥这句话,准备录用张齐贤。结果,也不知道是主考官理解错了太宗的心思,还是张齐贤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太宗一看这个成绩单,张齐贤位列150名以外,说什么也没法录取了。

太宗这个气呀,说我还怎么录用你!然而,虽然皇帝没法改变这个既定的成绩单,但是皇帝却可以使用其他的招数,最后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个招数就是一玩命扩招,破格升级。

因此,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这一次的科举考试,之所以录取人数多,起步台阶高,升级速度快,都是为了张齐贤。

那么,这个故事到底有多少可信度呢?

四个字形容:真假难辨。

历史中的张齐贤,他绝非那种投机取巧、耍小聪明的政客,他是一个有真才实学,拥有“治国安邦之策”,可以“扶大厦于将倾”的能臣,更是一个救国宰相。这个名称众望所归,且实至名归。

在未来的那场大战中,宋军一败涂地,帝国更是危在旦夕。当时,如果不是张齐贤的临危受命,这个王朝的历史很可能就戛然而止了。

纵观张齐贤一生的表现,这部分的历史记载可能是真的。于是,为了得到这个超级牛人张齐贤,太宗下令扩大录取人数,提高起点官职,加快晋级速度,这个也完全合情合理。

然而,从另一个方面讲,这件事情又有点不对劲。因为这个张齐贤,他是太祖推荐给太宗的,这太牵强附会了,甚至逻辑不通。

第一,虽然太祖对太宗说过“我得到一个贤臣,未来给你当宰相”之类的话,但是这些话可信吗?假设太祖不死,他又活了十几年,难道张齐贤也一直苦苦等待吗?

第二,当年赵匡胤西巡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不传位给赵光义!那么,在这种背景下,太祖为什么还会说出“你将来可以收为己用,让他当你宰相”之类的话呢?这根本就毫无道理呀!

所以说,赵匡胤之所以说出这番话,这完全是赵光义假借哥哥之口,证明自己的皇位合情合理罢了。当然了,这样的故事在《宋史》里多如牛毛,根本数不过来。

可见,为了一个张齐贤,赵光义就开科了一场疯狂的考试,这个虽然有可能,但绝不是根本原因。

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仅仅因为ー个毫不相干的人、一个仅仅献过"画地十策”的人,就去变更一项重要的国家制度,这根本就说不过去!

因此,如果没有其他原因的话,太宗是绝对不会大刀阔斧地改革制度的。

那么,让赵光义这样大刀阔斧地改革,到底是一个什么原因呢?

赵光义改革的原因,一共有三条。

原因一,人员缺乏,必须扩招。

随着前蜀、南平、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的灭亡,宋朝逐渐地一统天下,需要重新认命的地方官员也就越来越多,宋太宗登基登记时,全国的官员根本不够用,其中边疆的官吏更是严重缺乏。

所以赵匡义玩命扩招,乃是根据国情制定的治国良策,并不是什么草率之举。

原因二,兴文抑武,文人治国。

赵匡胤在建立宋朝后,他使用了杯酒释兵权、调地方精壮部队入京、实习更戎法、完善枢密院等政策。这些政策虽降低了武人的地位,拍高了文人的地位,但是统一天下的战争还没有结東,所以太祖还是需要武人,因此在选拔人才时,宋太祖还是以武将为主。

但是,等到了太宗时期,天下已经安定,赵匡义就把这些尚存的武将换了一次血,并拼命扩招文人来顶替他们。

至此,全国上下,由中央到地方,由地方到边疆,文人完全取代了武人,他们不仅向世人宣布了一个“兴文教,抑武事”的思想,更开创了一个文治的时代!

第三个原因,培养亲信,笼络人心,这也是赵匡义拼命扩招的根本原因。

通过这次科举考试,赵光义开始了对宋朝的改造,他要让每一个人都高喊自己的名字,永远对自己感恩戴德,并从内心深处去掉太祖时期的阴影,且在这个国家的每一个角落,永久烙上只属于自己的印记。

除此之外,为了让读书人继续对自己感恩戴德,赵光义还下令,以后每次考中的进士们,都要从东华门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出去,并以唱名的方式昭告天下,以显示皇恩浩荡,重文轻武、荣耀文士,并由此成例。

至此,宋朝文人们的春天,终于隆重来临:武人们寒冷的冬天,也就此开始。

这样真的好吗?

几十年后,当皇帝的勋章、战士的献血,抵不过文人的一篇臭屁文章时;当宋朝一代臭嘴韩琦,对一代名将狄青叫器“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才是好男儿”时;我真的不知道,当时的那种局面,是好还是坏历史自有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