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求关注、求收藏、求转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年黔庄,做好人,酿好酒

年味,即是年俗的味道,约定俗成。过年是传统,年味也该从传统中寻找,找回浓浓的年味重在传统文化传承。中国的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全国各地衍生出纷繁多样的过年习俗,南北迥异,各具特色。新春贺岁围绕祭祝祈年为中心,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等活动形式展开,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对联;三十晚上熬一宿;正月初一上街扭一扭…又一个新年过去了,可是一点年味儿也没感受到。没有花花绿绿的装饰,也没有挨家串门的热闹,好像少了小时候的那种,仪式感和期待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过年都会有提前准备年货,买些各种肉,还会宰鸡,杀鱼,购买瓜子、糖、饮料等,最重要的是会给每个人购买一套新衣服。现在感觉年货什么的,只需要一天就搞定了。太多时间还有那些仪式感,简单粗暴,花钱买就可以了。那句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我对之嗤之以鼻。没钱拿什么过年?什么东西也买不了,给家里人也买不了东西和礼物。真的是没钱自我安慰。现在想想其实过年花不了多少钱。过年还真的是一种仪式,一种情怀,跟钱关系不大。过年真的其实是需要所谓的仪式感。现在还有多少人会一家人在一起打扫房间的,还会有多少人贴对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多少人一起半个月前就准备过年的东西的啊?真的好少,花钱,一天就能搞定,那时候坐三轮车,要去镇上买年货,东西种类不多,而且离家也很远,路上还特别冷。但是那会心里真的充满期待,再冷心里也觉得特别开心。现在是,哪里有好吃的,车开上,暖气吹着,一脚油门,到哪里买什么都行。不知道是不是人真的很贱,物质匮乏的时候,想要过上不冷不暖想吃什么能天天吃什么的日子。物质泛滥的时候,人又在怀念过去简单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味就这样慢慢地离我们远去了。有时候我也怀念以前的过年,怀念以前的种种。但我知道,我怀念的,只是那逝去的青春,不是那捉襟见肘的生活。小时候,看春节联欢晚会,那些相声小品,会让忙了一整年的人们开怀大笑。现在,每天都有开怀大笑的时候。小时候,过年穿新衣服,新裤子,走在街上,充满了自信骄傲。现在,很多衣服没有坏,只是过时了也就扔了。小时候,过年吃大鱼大肉,碗里要塞得满满的,过年不涨三斤肉都对不起爸妈忙碌了一整天。现在,年三十只想吃得清淡点,一家的高血脂。其实年味并没有淡,只是现在的我们,口味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