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0.15日,夏威夷檀香山斯特老比医院,一位百岁老人的呼吸逐渐沉重,在儿女们悲伤低泣中,他缓慢地闭上眼睛。这位集花花公子,军阀头子、千古功臣于一身的老将军,走到了人生的最后一刻,平静谢幕,享年101岁。
这是任何版本的中国近现代史教科书都绕不开的名字---张学良。他的一生迷雾重重,却又跌宕起伏。
父亲称霸东北却被炸死在皇姑屯,他带着国仇家恨子承父业,翌日宣布“东北易帜”,结束内战;他坐拥30万东北军却不放一枪,导致山河沦丧受尽千夫所指;他在36岁那年发动西安事变,用自己半生禁锢改变了整个中国历史前进的车轮。
1995年,重获自由的张学良离开台北,在“赵四小姐”的陪伴下来到美国定居,远离政治漩涡。作为一个普通人,晚年张学良日子过得平静而又淡薄,他在临终前立下遗嘱,将所有遗产捐献给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身为曾经的东北王,张学良的遗产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么一大笔遗产,既不留子孙后代,也不托付给大陆或者台湾,却尽数交给美国,张学良肚子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深思熟虑下 一代枭雄的两份遗嘱
历史上张学良曾经立过不止一份遗嘱。2015年5月,在嘉德拍卖行预展现场上,一件立于1937年的张学良遗嘱正本,首次曝光在世人面前。
据史学专家介绍,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执意护送蒋介石返回南京,让张学良没有想到的是,到南京后,他就立刻被捕并失去后半生自由。
这份首次发现的遗嘱写于张学良在南京羁押期间。虽没有正式签名,不过遗嘱内容可以证明,西安事变后被羁押的张学良,已经做好自己可能“被处死”的最坏打算,将自己在美国的财产平均分配给正房于凤至和知己赵一荻。
这份遗嘱最后并没有被真正执行,此后50余年,他辗转多地,在宋美龄的保全下,蒋介石并没有对其痛下杀手。1995年,张学良获得美国绿卡并定居夏威夷,而于凤至和赵一荻两位夫人均先于他离开人世。
后半生谨小慎微,一直被软禁着的张学良究竟有多少遗产,估计除了他本人,没有人真正能真正算清楚。据知情人介绍,张学良遗产多以字画、古玩、古籍、文书等为主,其中他与各方往来的书信、文书等历史信件,更是数不胜数。
那些珍贵而又敏感的历史信函如何能够被妥善保管,成为困扰晚年张学良的一件大事。他既不希望自己后人因为这些藏品重新卷入政治漩涡,也不希望那些被他锁了一辈子的秘密被任何一方“热心”人士过度解读甚至错误解读。
最终,张学良选择中立的哥伦比亚大学,这间大学以研究“汉学”而闻名于世,是历年接纳中国留学生最多的美国名校之一。
哥大校园走出过李政道、胡适、马寅初、陶行知等大师,拥有相当丰厚的汉学研究资料和汉学文献保管能力。之前李鸿章、胡适等人在美国的资产都捐献给了这所大学,没有出现任何丢失以及贩卖的状况。
选择将自己遗产全部捐献,是张学良晚年政治智慧的表现。既能保护后辈平安,又不落人口舌,还能够避免自己半生收藏获得妥善及专业的保管。这步棋,走得有点水平。
家有贤妻善理财 五十年分隔难聚首
看到这里,有读者要问啦,张学良36岁起被软禁,半生不得外出,其间中华大地烽烟四起,他的东北老家更是被日本人霸占14年之久。他的财产是如何得以妥善保全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好好盘盘这位“风流少帅”的殷实家底。
说起张家的财富积累,还要从正房太太于凤至谈起。于凤至祖籍山东,比张学良大三岁,往后余生,张学良都唤她“大姐”。
于凤至娘家是当地富商,父亲和东北王张作霖关系极为密切,8岁时两家就订下娃娃亲。出嫁那天,于家嫁妆是两座银行,一个叫富裕祥,一个叫庆泰祥,可见家底之殷实。
张学良起初并不满意这场政商结合的包办婚姻。但随着时间流逝,处事得体、待人真诚的于凤至逐渐获得张学良的认可,两人相敬如宾。复杂的大帅府中,于凤至的少奶奶地位始终稳如泰山。
作为贤内助,于凤至不仅能持家,还擅长帮张学良打理复杂的政商关系,宋美龄就是于凤至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闺蜜。东北易帜,于凤至第一次陪同自己的丈夫见到了蒋介石与宋美龄。随后,处事圆润的于凤至跑了趟上海,拜宋老夫人(宋家三姐妹的妈妈)为干娘,旋即与宋美龄结下姐妹情意。
于凤至和宋美龄的交情,让张学良受益颇多。西安事件爆发后,当时在英国养病的于凤至担心丈夫安危带病回国,陪伴张学良一同在南京承受牢狱之灾。
她利用与宋美龄之间的亲密关系不断居中斡旋,保全丈夫的性命。同张学良一同被软禁的这三年,成了张学良和于凤至夫妻感情最甜蜜稳定的阶段。
夫妻俩朝夕相处的时光仅有短短的三年。二战爆发后,于凤至乳腺癌加重,医院告知国内无法医治。此时的张学良,急需要一个可靠之人在外奔走经营,为自己脱困积蓄力量。在宋美龄的帮助下,蒋介石最终同意于凤至去美国养病。
在美国于凤至一边各处奔走,呼吁释放丈夫,另一边靠着张学良留在国外的资产做起理财生意。不管是炒股还是炒地皮,于凤至无一失手,挣了个盆满钵满,很快便积攒下巨额财富。连伊丽莎白泰勒故居都被她全款买下。
于凤至在美国苦苦等待张学良50年,可直到离开人世,都没能够再见张学良一面。为斩断张学良远走美国的退路,1964年,蒋介石逼迫张学良与于凤至离婚,理由是张学良已皈依基督,不能同时与两名女子保持婚姻关系。
出于对张学良安全的考虑,于凤至同意在形式上和张离婚,但坚持“离婚”是被逼无奈,并非夫妻情断。
即使两人签署离婚协议,于凤至依然深深牵挂着张学良。临终前,于凤至立下遗嘱,将自己全部遗产留给张学良,连墓地都给张学良留了一块位置,墓碑上刻着“张于凤至”。
一年后,恢复自由的张学良来到洛杉矶,对着“张于凤至”的墓碑,沉默许久,轻轻说了一声:“大姐,你为什么不等我! ”
所以说,软禁五十年的张学良依然能够富可敌国,出生于商贾世家的于凤至起到巨大作用,虽然两人实质已经离婚,但这笔巨额资产最后依然属于张学良。
收藏字画无价宝 晚年拍卖养余生
张学良财产中除开交由于凤至打理的金融资产外,大量文玩古籍更是价值无法估量的传世之宝。
张学良生平喜字画,在北方当政时,靠着和末代皇亲溥杰的私交,几乎所有自故宫流出的珍品,皆由他购得,他也因此成为鉴赏名家。
据晚年张学良自己的口述,他收集各类历史名人字画、珍藏古董,上至魏晋唐宋,下至明清近代,门类齐全,应有尽有,总数超过600件,很多都是市面上难以再见的孤本,实际价值无法估算。
身为东北人的张学良,天生具备着幽默基因,尤其擅长创作打油诗。东北易帜后,因为年纪较小,参加国民党中常会时,常被蒋介石安排后排落座,被人调侃后张学良随即作诗一首:“年轻不是罪,年轻早些退,坐到后排位,好过闻屁味。”
一开始,张学良对读书确实没什么感觉。抗战爆发后,张学良数度向蒋介石发信请战,恳求将功赎罪。蒋介石回了一句批文:“好好读书”。
在蒋介石要求下,张学良通读《三民主义》、《完人模范》、《明儒学案》等文献,算是给自己乏味的软禁生活增添一丝乐趣。
消遣之余张学良对书籍的态度也有了极大的转变。抗战开始后,张学良被软禁在贵州阳明洞,他开始潜心阳明心学。软禁期间的张学良通过各种关系收集无数古籍孤本。这些古籍,在现在看来很多都成了无价之宝。
1995年,张学良彻底恢复自由,即将远赴美国。他特地举办了一场拍卖会,将自己的毕生珍藏进行拍卖,显示自己不再返回台湾的决心。
这场拍卖会前后共拍出207件文物,给他换来1.3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3000万)真金白银,这在当时堪称巨款,足够他在美国最后时光衣食无忧。
前有贤内助美国辛苦理财赠遗产,后有自己独到的眼光所累积的无价之宝。张家遗产虽不说富可敌国,但也足以秒杀一众平头百姓。
远离政治纷扰 家族平淡一生
张学良曾对他身边人坦言:“我的人生到36岁那年就结束了。”但在36岁之前,这位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东北军“少帅”,身边从来不缺女人。终其一生,张学良登记在册的妻子3人,前后共有五个子女,那张家的后辈目前都在何处?
先说长房于凤至这一支。于凤至一生为张学良生育三子一女。但如同被下了毒咒一般,张学良的三个儿子全部遭遇了非正常死亡。
长子张闾珣早年间受惊吓得了癔症,1954年染上败血症,最终不治身亡;次子张闾玗是个网球天才,却于1958年离奇遭遇车祸;三子张闾琪走得最早,1931年患上肺结核,年仅十二岁即夭折,有传言是日本人在其中做的手脚。
大女儿张闾瑛目前依然健在,在美国平平安安活到100岁。张闾瑛自小乖巧聪明,精通六国语言,曾经有人做媒,让闾瑛嫁给孔祥熙小儿子孔令侃,可这位张家大小姐最终没有同意。
她霸气答复道:要嫁就嫁给布衣。最终张闾瑛嫁给了毕业于东北大学的中美联谊会会长陶鹏飞,一个真正家境普通的布衣子弟。
1961年,蒋介石在台湾召开所谓“阳明山华裔学人研讨会”,笼络大批散居在海外的华裔学者。张闾瑛受到了邀请,借由这个小小机会,张闾瑛四处奔走,突破重重阻碍,时隔28年和父亲在台北再度重逢。
而在张学良与“赵四小姐”赵一荻这一边,则育有一子张闾琳。西安事变后赵一荻对张学良不离不弃,半生相伴。为保全他们之间唯一的孩子,张闾琳幼时便被送到美国友人处寄养。
张闾琳自小在美国长大,他毕业于加州大学,后来入职美国航空署,成了一名航空工程师。1956年,年轻的张闾琳第一次见到依然被羁押的张学良和赵一荻,之后获准定期可从美国来台湾一趟。
1994年5月,张闾琳与妻子陈淑贞经香港重返沈阳,第一次回到东北故土,他代表父亲凭吊了张作霖的陵墓,又参观了“九一八”事变纪念馆。他将一路上的见闻用摄影机拍下,带回去给父亲观看。这位阔别东北六十余年,垂垂老矣的“少帅”最终得以通过儿子摄下的镜头神游故里。
不管是张闾瑛还是张闾琳,他们藏起父亲名头,在异国他乡经营着自己平凡的小家。骨肉相逢、全家团聚这些再平常不过的小确幸,是他们毕生都求而不得的奢望。
和身外之物的遗产相比,让这个家族世世代代远离政治,无疑更加重要。张学良临终前做出捐献遗产的决定,想必他的子女们一定非常理解。
余生未能回国 难掩“爱国”底色
晚年时张学良曾经面对镜头亲口承认:“也可以说我就是共产党。”这句到底是什么意思,张学良自己没有解释,外界也存在着各种解读。
这位一生毁誉参半的百岁老人,将自己活成了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传奇。他被毛主席、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称作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自己则对外声称一生只爱女人。
他如同那只著名的蝴蝶,扇了几下翅膀,就改变了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轨迹,自己则被禁锢半生,成为中华民族崛起的“旁观者”和“见证者”。
晚年的张学良用两个字解释他做所有事情的行为逻辑---“爱国”。这位“爱国”的老将军,直到驾鹤西游都没能叶落归根,回到生养他的祖国。他对美国捐献了自己一生遗产,可他留给国人的,远比他所捐献的要珍贵得多。
他努力践行自己生前的承诺,守口如瓶,将所有秘密带入土中。其中所有的功过得失,就留给后人评价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