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领悟《易经》,先要搞明白“易”字的字形和字词演变,这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这个“易”字。

华夏的文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 ,隶书,楷书,行书的演变(战国文,大篆 ,草书,今文暂不表述)

甲骨文主要刻写于龟甲,商朝流行。

金文又称为"钟鼎文",主要是指的铸造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在殷商和周朝多用。

小篆为秦始皇横扫六合后统一的文字,为李斯所做。

而想要真正了解“易”字, 从甲骨文,金文和小篆中探索就可以。

易字演变

▼ 甲骨文演变1

最初的甲骨文“易”字,字形和字意都是把满杯的水倒入相对不满的水杯中。

由此,你会想到什么?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与之相对的是“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 甲骨文演变2

我们再看看甲骨文其后的演变,趋于简化。

左边的三点不就是壶中的液体,右边不就是水壶的把手。

这就更加强调倾倒这个动作

从我上图中圈出的红色部分,你可以一窥这个演变过程。

▼ 甲骨文月字

▼ 甲骨文夕字

我们来看看甲骨文的 月字和夕字

夕是甲骨文的月字少了中间一点

而在甲骨最终的版本就是,右侧为夕阳的夕字,左侧为三点代表大地。

▼ 易2

此时的易字,已经由从满杯中向另外一个杯子中倾倒水,升华成太阳落山,夜晚来领状态的描写。

此时已经开始强调阴阳变化,阴阳轮转。

这个变化,见证了华夏先民古朴的辩证思想。

▼ 金文

在金文的易字,和甲骨文大同小异。第一个是一个杯子,第二个基本上没啥变化。

▼ 小篆 易

而小篆的易字,上方为日,下方为月,强调日月轮换,阴阳变化。

这便是朴素的辩证法,阴阳互相对立而又统一,又可以相互转化。

▼ 辩证法

以上便是我对易字的简单见解,关于易字的争议也很大,有兴趣可以多去看几种说法。

讲解了易字,下一节为大家讲解《周易》的周字。

你以为《周易》的周,就仅仅代表周朝的周?

非也。

为何夏商不以朝代命名易经

为何《连山易》不叫《夏易》,《归藏易》不叫《商易》?

照顾好你自己,我们下节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