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那么多的跑步文章,为何你还是不会跑步,还是会反复受伤?看了那么多的跑步资讯,为何你还是会受伤,容易冲动地去跑?看了那么多的跑步干货和技术,为何你还是不能破3,始终原地踏步?看了那么多的大神的跑步姿势和讲解,为何你还是不会跑步,始终没有进步?

对于跑步和马拉松,或许太多的疑问缠着你。这问题,本身不在问题,不在外界他人,而在你自己身上。

曾看到一些跑者,每个月500多公里的跑量,年纪不大,30岁出头,虽然也跑了好几年,但马拉松水平,还是停留在330水平。铆足劲积累,就是为了一展身手,怎奈赛场什么都有发生,不是跑崩,就是没有发挥出来。

这的确是一个问题。话说他很努力,跑量也不少,激情四射,不应该330啊,跑个310,应该不成问题。那问题,出在哪里呢?天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是方式,或许是跑太多,或许是只能如此。真的?一般来说,月过300km上,就已经很多了。马拉松训练成绩好的,大多在200km以上,跑得太多的要么是高手,大大神,要么就是不太厉害的,靠量多来取得赞誉。

都是一个分水岭。而且跑量这个事情,跑少不见得是坏事,跑太多了,也不一定会提升,跑量跑量不伤就要量,量力而行的量。

最核心的最重要的,还是健康就好,感觉跑得舒服、尽兴就好。你不舒服,满身伤痕,不太乐意,跑个PB有什么用?

你是什么水平,在平时的训练中,也应该感受得到,赛场上即便超常发挥,也和真实水平所差无几。强大的赛后成绩,毕竟需要坚实的基础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时候,不是单单看几篇微信跑步文章,在网上看几个马拉松视频,听几个跑步大咖的讲座和示范,就可以轻易地达到想要跑到的目标。

你经常受伤,自然是受伤的原因要找到。你不能破3,你准备得自然也可能不充分。你没有进步,于是认定天资尚且如此,这自然也不是理由。

无论你年轻原地踏步,还是年长时间有限,你依然有进步的空间,只是大小之别罢。别人不能证明你什么,时间却可以证明一切。

进步者自会努力着,求变者会寻找方法,改进训练方式,再朝着目标前进。跑马,不是为了炫耀配速,证明你如何牛逼,你再牛逼,吉普乔格,也可以把你甩个几十公里远。也不是跑几次马,破几个PB(屁毙),就证明你很厉害,那是SB的路径。

真正的强者,不动声色,锤炼心智,一如既往地探索跑马之路,平凡之路,梦想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