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控民之术吗?在先秦时期,有一本三观极其扭曲的经典,在这本经典中,唯一的中心思想就是控民。

在常人眼中,帝王与人民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帝王体恤人民,人民拥护帝王。

但在这本书中却认为,帝王与人民是相互对立的。

统治者首先要学习的就是如何控制人民,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本经典竟然被多个朝代纳入帝王之学,甚至一度被列为是禁书,防止百姓翻阅查看。

而且这本经典中的理论还被实际应用过,还造就了一个极其强大的帝国。渐渐的,它竟然成为了乱世之中的制胜法宝。这本经典就是《商君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商鞅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但如果你了解了他的思想之后,你就会发现这个人不是聪明,而是阴险,极其的阴险。

商鞅出生于战国时期的魏国,从小就特别喜欢研究治国处世的道理,而且从小就透露着一股阴险的味道。

长大之后,商鞅追随了魏国国相公叔座,在公叔座手下任中庶士,可以理解为是一个谋士。

公叔座是这么评价商鞅的,他和魏惠王说,主公如果不用商鞅,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投奔别国,但魏惠王没当回事,既没杀他也没用他。

商鞅感觉在魏国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所以就去了秦国。

公元前359年,秦国还是战国七雄中的弱国。为了改变现状,秦孝公打算在秦国实行变法,而替他执行变法的人就是商鞅。

商鞅确实有一套,通过两次变法,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就把原本弱小的秦国,变成了数一数二的强国。

也就在这个时候,商鞅有了一个叫做“商君”的名号,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变法的后遗症。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王登基,因为商鞅的变法得罪了太多的贵族势力,所以秦惠王登基之后,秦国贵族在商鞅身上罗持了一系列罪名。

最后他得了一个车裂的下场,而《商君书》就是商鞅及其后世,根据商鞅变法得出来的经典。

看到这里,课本上的商鞅,我们就了解完了。听起来虽然称不上是英雄,但起码不是一个坏人,是吧?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商鞅真的帮助了平民吗?如果商鞅没有帮助平民,那么为什么秦国还能发展的如此迅速呢?

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商君书》了解一个真实的帝王之术。

整本商君书讲的就是治国之道,这一点毫无争议。那么他治国的方法是什么呢?最核心的方法就是强国弱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他其中记载道:“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朴则强,淫则弱,弱则轨,淫则越志,弱则有用,越志则强。

故曰:以强去强者,弱;以弱去强者,强。

”这是什么意思呢?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强大,首先要做的就是控制人民。怎么控制呢?让人民成为弱民。

《商君书》中认为,国家与人民是相互对立的,国家强,人民就弱,人民强国家就弱。

所以国家想要强大,就要让人民变得弱小。

商鞅当初之所以消除贵族的特权,并不是因为人民,而是因为强国弱民的道理。

他认为法律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只有让人们顺从于法律,才能更好的管控。

这样的话,人们才不会形成强大的力量来对抗国家和君主。君主的地位牢靠了,国家就好管控了,国家好管控了,也就战无不胜了。

在这里面最可怕的就是弱民和愚民的道理,想要让百姓安顺,让他们变弱。大多数人的想法就是制定一些法度来愚弄他们,让他们看不清一些真相。

但是商鞅并不是这么认为的,他认为人性本恶,靠糊弄是糊弄不了的。如果真的是贤明的君主,来治理国家的话,国家未必能强盛。

人性是贪婪的,等到君主满足不了百姓的欲望时,这股贪婪就会爆发出来。

如此一来,国家将要面临的就是一场无法阻止的灾难,所以要以恶治善,而不是以善治恶。要强军法、用武力。

如果统治者变得善良,那么百姓就会变得邪恶。如果统治者就变得邪恶了,那么百姓就会变得善良

那怎么达到这个效果呢?具体的做法就是重型轻赏,治理国家不像是治理公司一样,虽然都是与人相关的,但是归根结底他们的性质不同

奖赏变少了民众就会拼命争夺。当他们的精力都放在为数不多的奖赏上时。统治阶层自然就高高在上了。

封建主义邪恶的根源是在哪里?很多人都没有搞清楚,你随便翻翻《商君书》,或许就能明白了。

在书中记载:“国以善民治奸民者,必乱至削;国以奸民治善民者,必治之强。”

这句话挺好理解的,如果国家用善良的人,治理奸诈的人,那么这就自取灭亡。如果国家是用奸诈的人来治理善良的人,那么就会越来越强。

可能我们现在还不能理解其中的道理。古代王朝之中,向来都是奸臣多,忠臣少,奸臣的权利大,忠臣的权利小,这就是封建王朝的治国之法。

再看下句,民弱国强,明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百姓越弱,国家越强,百姓越强,国家就越弱。

所以治理国家真正的手段就只有一条,弱民要想办法让百姓越来越弱。很多人不知道弱民到底是什么

所以接下来还有“民,辱则贵爵,弱则忠官,贫则重赏。”什么是百姓呢?你越侮辱他,就越看重权利。你越让他弱小,他就越尊重官员,你越让他贫困,他就越看重奖赏。

所以商鞅认为真正强大的组织架构,应该是这样的,统治者不讲情面,专用法律,然后让奸诈的人掌管着大权,奸诈的人会徇私枉法,所以人民会受到压迫,人民受到压迫就会越来越弱小。

但是在这其中要注意两点,这样一个恶化的社会现状,一定会引起人民的反抗。

所以第一点就是让人民越来越弱小,怎么让他越来越弱小呢?

无非就是剥夺他们应有的东西,或者是让他们得到的越来越少,这样他们自然而然的就没有办法生长了,而国家反而会越来越强盛。

第二点就是不能没有希望,要有奖赏,要让他们可以逆袭,奖赏要少,让他们争得头破血流。

所以你认为商鞅的结局是不是应得的?但是最让人感到震惊的是,这套三观极其有趣的理论,竟然还真的就帮助秦国变成了秦朝。

如果看到这里,你还是有点不明白商君书的思想的话。

那么我们可以一起来看一下秦国当时的现状。在秦国的这场变法之中,可以说是除了皇帝,所有人都是输家。我们挨个来看。

对于贵族来说,取消了世袭制,他们原有的土地不被承认,开始以军功论爵,军功论爵的意思就是说谁在战场上立功多,那么谁就越容易大富大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看到这里的时候,觉得挺合理的呀,这不挺公平的吗?是的,如果你觉得这样的做法是公平的,那么你就已经沦为变法的奴隶了。

以军功论觉的目的不是为了公平,而是给百姓一条可以逆袭的道路,以免你太过于绝望失去了奋斗的意义。

如果你不信,我们再来看看百姓。商鞅变法对百姓来说,虽然可以取得田地,但是你种了田你就不能走了,必须一直种下去给皇帝来交税

甚至是实行连坐制度,实行父子分家,分散民众所有的亲族关系,刑重赏轻,各种严重的刑罚制度让民众苦不堪言。

在当时的百姓几乎一生只能做一件事,在和平年代就拼命的种田,为国家提供粮食,提供多了还没事,你要提供少了就要接受酷刑,这样就导致秦朝的百姓开始渴望战争,因为在秦朝获取爵位的唯一渠道就是军功

而战争也是商鞅留给当时民众,仅有的上升空间。所以秦国的军事实力是非常强大的,但是军功论决,并没有被后世的国家所汲取,因为这是一条祸根。

在和平年代的时候,百姓没有上升空间,所以秦国的百姓非常渴望战争,甚至到了后期,每次社会矛盾激烈的时候,都要通过战争去解决,他们渴望去打一场仗。

我们最后再总结一下,在商君书中认为,秦国的强大一共走了五步。

第一步叫做愚民。首先统一他们的思想

第二步是弱民,想办法夺取他们应得的,或者是让他们得到的越来越少。

第三步叫疲民,让他们不停的折腾。比如说想办法把富的给搞穷了,然后再把几个穷的给搞富了,让他们的眼里只有穷富,当然也不一定是在金钱上,归根结底就是不停的折腾他们。

第四步叫辱民,想办法让他们失去自尊,终日活在恐惧之中。

最后一步叫做贫民,这也是点心之笔。除去他们生活必需的钱财之外,要剥夺他们手里的余钱,让他们没有能力,没有想法,只能接受天命。

所以人穷则志短,这就是封建主义的精髓之所在。

你认为封建主义危害在哪些地方?

我个人认为《商君书》是古代第一禁书,没有之一。

这本书也绝对不能在封建主义时代传阅,因为每次穿越肯定会引起战争。
那我们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我们下期再见。
(内容未经证实,请理性观看或当故事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