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作者赵焰自述,这部长篇专题散文的创作源自安徽文艺出版社的约稿,而且还是命题作文,大体意思是“宣纸名气那么大,历史那么长,可一直没一本好书来写它”。
依我从事文学编辑的经验来想象:安徽同行之所以有这次命题,其基本缘由无非两点:“一是宣纸的确值得写,但又还没有一本好书来写它”,作为宣纸产地的专业出版社,有责任有义务来填补这样的空白;二是赵焰是适合完成这个选题的作家之一,他打小就生活在黄山脚下的旌德县,但凡出山往长江下游方向出行,泾县乃必经之地,大学毕业之后又在宣城工作了十多年,泾县也罢、宣城也好,那就是宣纸的主产地。
不仅如此,赵焰又是一位有着丰富创作经验的作家,即便是文化散文,也创作有《思想徽州》《千年徽州梦》《风掠过淮河长江》等多部作品。然而,命题作文其实也并不是一桩简单的好玩儿好干的活儿,毕竟不是作者自身生发出的强烈创作冲动所驱使,更何况“宣纸之美”这个命题固然美,但也难。
北宋·米蒂 《珊瑚贴》
说到底,宣纸本真、原生的含义终究只是中国传统古典书画的一种用纸,是一种材料;同时它的生产也是中国传统造纸工艺之一,2009年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但是,如果仅仅只是限于宣纸这种本真原生的含义做文章,即便文字再美也难免会陷入产品及制作工艺流程介绍之中。
所幸的是,宣纸这种材质又是自古以来中国文人画最好的载体与伴侣,因而这种材料也就与那些杰出的画家一道共同承载着国人的美好追求、历史影像、想象力、创新力乃至心灵史。然而,纸终究是纸、画终究是画,彼此关系处理不当,所谓“宣纸之美”就很可能形成“两张皮”的状态,虽“各有其美”,却无从产生“美美与共”的合力。
明·文徵明 《兰亭修禊图》(局部)
由此看来,要做好“宣纸之美”这篇命题作文,其核心、其要害就在于寻找宣纸、宣纸的制造工艺和它所承载的中国文人画之间的交汇点并打通彼此。
这个交汇点到底是什么?“面对苍茫的宣纸史”,面对“宣纸之美”这道命题,赵焰曾经也“有一种无助感”“直到有一天”,他才突然醒悟:“关于宣纸的写作,不应过分纠缠于技术和原料,而是应……将之跟中国历史、文化和哲学糅合在一起,也将之放在中国书画的历史长卷之中观察,如此方能找到一条深入的路径。”“总而言之,宣纸不仅是自然的产物,也是文化的产物,是无数机缘的集中集合。宣纸不仅集中体现了地方的灵性,承载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也承载着中国文化的物质和精神。”找到了这样的交汇点,也就有了《宣纸之美》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由纸、画、人,文、史、哲等多重视角而主导的篇章结构。
开篇楔子“江南,江南”从祖国的江南落笔,进而切入江南深处即皖南一带,这里不仅是宣纸的主产区,也几乎集中了中国文化标志性工具“文房四宝”之所在。为此,赵焰感叹道“这样的山水跟人类已经共情,彼此的精与神已水乳交融地凝为一体了。也难怪这个地方会产生与中国文化相匹配的艺术,以及相关的表现形式,还有渗透着理念的工具”。
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
接下来“那个叫蔡伦的纸神”的篇章即着手钩沉宣纸生长的历程,探寻附着于古宣纸上的历史之谜。紧接着“书法绘画入纸来”和“从李白到李煜”两章则爬梳宣纸上的书法与绘画,以及古往今来大家名流寄情宣纸的因缘。再用“宣纸,宣纸”和“宣纸的哲学精神”进一步揭示宣纸的前世今生与营造技艺,由此透析宣纸中所蕴藉着的哲学精神——“天人合一”。
唐·杜牧 《张好好诗》(局部)
继而再由“宣纸上的文化气象”来呈现自元朝到晚清民国这段历史间透过宣纸所呈现出的不同的文化气象。最后用尾声“永远的宣纸”延伸至现当代,历数齐白石、张大千、黄宾虹、汪采白、潘天寿、李可染、傅抱石、刘海粟、吴作人、陆俨少、赖少其、吴冠中、韩美林等现当代美术大师与宣纸的情缘。如此环环相扣,落笔于“从文人画这一脉走来的画家,无不对宣纸钟情异常。
齐白石 《灵芝、草和天牛》
从某种程度上说,以宣纸作画,可以认为是画家与自然的共同创造——宣纸的灵性和玄妙,早就渗透进纸的特性之中,笔墨落于其上,更有一种鬼斧神工的意味。”这样一来,在赵焰笔下,找到了交汇点的“宣纸之美”就被赋予了某种生命的灵性而不再仅仅只是单一的物质之美,而宣纸的这种生命灵性又是与皖南地貌之美、中国文人画之妙、中国历史之厚与中国哲学之深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作为一个籍贯虽为皖南黟县但迄今还从未踏上那片土地一步的游子,只是不时从旁人的嘴中不时听到对家乡之美的赞美;也知道宣城这个对我而言有着特别“记忆”的地方盛产宣纸,阅读《宣纸之美》更有一份特别的情感与收获。
书中所传递出的宽阔的知识,无论是悠远的历史、多彩的画卷还是玄妙的哲思,都令我开眼界长知识;作品中那浓浓的对故乡的挚爱与情感又不时穿插其间,透出一股浓郁的乡愁,仿佛在向远离故乡的游子发出一声声“归去来兮”的呼唤。
“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这既是古人对宣纸美妙的评价,又何尝不是对故乡千古情思的一种寄托呢?
(本文原载《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1月12日11 版),『WE领读』获作者授权转载。)
『We领读』2022年第①期共读启动
报名
即刻加入本期共读
二维码有效期至2022年2月23日
共读时间
2022年2月28日(周一)-2022年3月20日(周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