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通宝铸于清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在各地建立了一些地方造币厂,大量铸造铜钱,初期钱币标准直径25毫米,重约3克。因乾隆皇帝在位的60年里施展其“文治武功”的治国策略,创造了封建社会里最后一个辉煌盛世,之后民间使盛传佩戴乾隆铜钱可驱灾辟邪各种用途的钱币也离不开乾隆钱,又因乾隆二字谐音钱隆而备受后世藏家所喜爱收藏的钱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乾隆时期宝苏局有完善的铸钱体系,由于铸行时间跨度较长,先后有仿泉局的部颁式,

也铸有宋体宽缘与狭缘,多种类钱币样式。早期铸的行用钱有足重或超重的,这些钱铸造加工非常规范,直径达到26MM,甚至超过26MM。但到乾隆后期减重情况很明显,出现了减缘广穿,加工草率,最轻者不足1克,直径小者不到18MM,铜质差距也大,私铸也很普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乾隆宝苏局小平钱板式中的 “宋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节日期间整理了一下我收集的乾隆钱,其中整理一些宝苏局的,下面发表一点我收藏的宋体苏,供泉友欣赏讨论,由于泉识不精,有文不对题的还请玩乾隆苏局大佬斧正。(来源古泉园地)

因前有玩乾隆苏局大佬总结出来的“宋体苏”30品范例,所以收集起来有个对照。目前我还没找到

范例中的1,2,3。虽然这些都微不足道,但仍有一翻乐趣在其中,下面与师友品鉴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