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受疫情影响,小区被封,上班受限,这一期的内容,就以文字的形式呈现,视频内容下一期恢复正常。

说到疫情,今天我们就聊一下与此相关的话题,疫情的战争给商业的竞争,都带来哪些启示?从2019年底,到现在,新冠疫情已经进入了第三个年头,目前还没有出现能够完全消除的迹象,这次疫情让全世界4.6亿人受感染,608万人死亡,而且数字还在不断的增长。

这个小小的病毒,实在把人类折腾的够呛,即使我们以最快的速度,研制出疫苗,但还是不足以遏制病毒的快速传播,从这场疫情的战争中,我看到了新冠病毒的三个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不断变异,不断进化。截止目前,新冠病毒已经发生五次变异,分别是Alpha、Beta、Gamma、 Delta,以及最近一次新变的奥密克戎Omicron。

第二个特征是:病毒是杀不死的,只能与之共存。张文宏医生曾说过,我们要学会与病毒共存,他之所以会这样说,是基于两个事实:一是即使目前全世界有80%的人接种疫苗,也无法达到群体免疫的效果,你像这次上海的疫情,有很多都是无症状感染者,而这些感染者当中不乏打过疫苗的,所以疫苗并不能完全阻挡病毒在人类中传播,何况世界上有很多人,打不上疫苗;二是我们每个人,其实是都是病毒大容器,为什么这么说呢?根据科学研究发现,人类由30万亿个细胞、35万亿个细菌、380万亿个病毒组成的,其中病毒的数量是细胞的10几倍。基于这两个事实,人类也必须是与病毒共存的。

第三个特征是:病毒也存在不可能三角。经济的“不可能的三角”,即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三者不可能兼能。只能择其一、其二,不可能三者兼得。新冠病毒也同样,在传染性、致死率、逃逸能力,这三种能力当中,也是不可能兼得的。你像病毒早期,它的传染性很强,致死率也很高,但是这种病毒很容易识别的,不会被漏掉,它逃跑的可性很小。而现在的新冠病毒,虽然逃逸能力很强,有很多无症状感染者,会被检测出假阴性,但是它的致死率却是大大降低的。

以上病毒三个方面的特征,让我对商业竞争的理解,也带来三个方面的启示:一是企业要把自己做“小”。人类自诞生以来,能对人类形成致命威胁的,从来不是那些大型的或者凶猛的食肉动物,如猛犸象和剑齿虎、狮子、狼等,而是细菌和病毒,如天花、黑死病、西班牙大流感等。企业也要把自己做“小”,才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生命力。如病毒,是因为自己小,才能寄生在细胞体内,其实小企业也是一样,有时候不一定要和大企业正面竞争,而只要把大企业,变成自己的宿主,寄生在他们的平台上、供应链上,也能让自己够活下来。

当然,这里的小,不仅是指小企业,也包括大企业,把自己分解成小的业务单元,每个单元都要有对应的楼主,对该业务负责,那样才能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如把每个直营店都变成店长自己的店,把平台每个区域都变成城市合伙人,从而降低大企业的系统性风险。另外,企业变小,还因为大企业的组织链条很长,动作成本很高、决策时间也很缓慢,这就让其依赖的资源优势,被效率劣势所抵消,所以对小企业并不能绝对的打击。再者,在大企业当中,每个人的利益诉求是不一致的,所以每个人的行动指南,并不会以企业的利益为优先,而是以自己的利益为优先,所以也就很难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企业只有把自己做小,才能用这样的耗散结构,产生负熵流,打破大企业的熵增定律。

二是企业要有裂变的能力。病毒不需要哪个老大发号施令,就能完成个体的复制、繁衍、裂变,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一定规模的优势。企业也应如此,要有裂变的能力,而不应当沉浸或习惯于某个领导的决策。很多企业的早期,都是靠创始人的个人能力,把自己的店面规模,从1个店做到了2个店,3个店,但如果想要把店面的数量扩张到100个店、1000个店、10000个店,就不能靠自己的个人能力了,而是要培养、孵化、裂变出更多的自己。

三是企业要有变异进化的能力。这次的新冠疫情之所以持续这么长时间,是因为病毒在不断的变异,以致于疫苗的研发速度,远远跟不上它变异进化的速度。曾经肆虐人类3000多年的天花病毒,之所以能被消灭,是因为它的结构非常的稳定,病毒比较单一,不会变异,通过接种牛痘疫苗,就能获得免疫能力。在商业上也是一样,企业想要不被消灭,就要从过去的单一性,逐渐进化成多样性,才能适应如今的竞争环境。过去的杀毒软件如瑞星、江民,之所以被360安全卫士给消灭,是因为他们只做杀毒,只靠杀毒,而金山能够幸免,是因为金山不止有杀毒软件,还有办公软件、学习软件、网络游戏。现在的短视频之所以能兴起,也不是它纯粹是个视频平台,而是集社交、娱乐、直播、电商、招聘等功能为一体的多样性平台。

所以作为汽车后市场企业,也要保持自身多样性,那样才能在这个激烈的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