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法国著名演员阿兰·德龙决定安乐死的消息,被登上了热搜。

虽然,在话题还没正式“爆炸”前,就已经有网友辟谣,这实则是一起捕风捉影的谣言。

但关于“安乐死”,如今已经86岁的阿兰·德龙,其实已经不止一次曾被谈起。

也正是因为这一消息,很多追逐了他多年的粉丝,也都为此而倍感惋惜。

然而对于阿兰·德龙自身而言,他觉得:选择安乐死,就是对自己最后的体面。

帅了一辈子的他,连选择死亡都很“酷”

年轻时期的阿兰·德龙,可谓是敢爱敢恨,身边也永远不缺女人。

但纵观阿兰·德龙的一生,“孤独”却成了他难以逃离的标签。

四岁时,阿兰·德龙因为父母离婚,便被寄养到了亲戚家,从小缺失关爱的他,又在17岁时被父亲亲自送上了残酷的战场。

因为目睹了无数次战场上的厮杀,那时的阿兰·德龙对于“死亡”开始变得司空见惯。

在整个童年乃至成年的过程中,他都像个“孤儿”一般地生活着。

直到1956年,21岁的他因为出众的长相被法国导演伊夫·阿莱格雷相中,最终从落魄街头的青年成为了一名演员。

但那时的他根本不懂什么是表演,也对此从没感兴趣。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突然而来的机会,让他的一生就此发生了巨大转变。

因为英俊帅气的长相,他被圈内很多导演和女性所青睐,之后出演了一部又一部作品。

直到1975年电影《佐罗》的上映,才彻底让这个男人火遍全球。而那时的他,已经40岁了。

就像他曾说的:“女性成为了我的动力,我的职业生涯都归功于她们。”

在作为演员的生涯中,阿兰·德龙被无数女人爱过,但真正走进他内心的,还是与之出演电影《茜茜公主》的罗密·施奈德。

可惜的是,两人的爱情故事只维持了短短5年,便选择了匆匆结束。

此后的阿兰·德龙也有过几段感情生活,但再没有引起大众的广泛兴趣。

而对于阿兰·德龙而言,年轻时越风光无限,晚年时就越凄凉孤独。

2012年,阿兰·德龙接受了心脏手术,而后的十年间,他又因为种种疾病,饱受了折磨。

然而真正对他造成打击的,还是他此生最爱的两个女人——曾经的恋人罗密·施奈德和前妻娜塔莉·卡诺瓦斯分别在1982年和2012年相继去世。

阿兰·德龙和罗密·施奈德

除此之外,就在去年,最好的朋友贝尔蒙多的离世,更是给晚年的阿兰·德龙造成了不小的打击。

在那之后,他也公开表示过:“我会无怨无悔地离开这个世界,把我的葬礼,我的坟墓,一切都准备好了。”

因为所爱之人,一个接着一个离世。80岁之后的阿兰·德龙也开始经常谈论起了死亡,也曾多次公开支持安乐死。

在谈到“自杀”这个话题时,他始终觉得,死亡就只是一个年龄的问题,一个时间的问题。

就像他曾说的:“如果我的生命最后需要某些电源装置才能得以延续,请你们帮我拔掉电源,我想有尊严地离开。”

这个被无数女人爱过,被誉为“全球最帅的男人”,最后连选择结束生命的方式都那么“酷”。

即便有一天,他真的离我们而去,他的帅气和面对死亡的勇气,也会让后世为之震撼。

比起年老以及疾病带来的折磨,选择安乐死,是阿兰·德龙对自己人生维系的最后一丝尊严

然而在生者的世界里,我们却很少会像他一样愿意直面死亡,甚至将它定义为一种禁忌话题。

但正视死亡,却是我们每个人必经的人生课题。

死亡的另一面,也可以是尊严

关于安乐死,在如今也越来越多地被人所提及。

不久前,就有代表建议安乐死合法化,而这一提议的背后目的,就是给予被病痛折磨的人,最后的尊严维护。

然而关于这起提议,却是争议重重。

有人觉得:“有尊严地死去,何尝不是一种解脱。”

但也有人认为:“选择安乐死,本身就谈不上尊严。”

因为在他们眼里,死亡的本质就是没有尊严,人只有活着,才是唯一能维持尊严的方式。

虽然在目前全球范围内,能真正实现“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还少之又少,支持的人群也是屈指可数。

但这并不代表,就没有人愿意为自己的死亡,而做出自由的选择。

早在2019年,台湾著名体育主播傅达仁就因为不忍被胰腺癌折磨,而花光300万积蓄,选择在瑞士进行了安乐死。

至此,他也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位在瑞士安乐死的亚洲癌症患者。

关于这起“死亡”,傅达仁做了全程的真实录像。

他在多位家人的陪伴下,以此服下“毒药”,慢慢地,他开始昏迷,最后躺在儿子的怀里,停止了呼吸。

整个过程,没有痛苦,气氛祥和,死者坦然,家人尊重。

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除了被病痛折磨所留下的憔悴面容,我们看到的只有体面和尊严。

虽然这场“死亡”在当年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但关于面对“死亡”的态度,还是让我们留有了思考的余地。

因为在我们的文化体系中,对于死亡总是本能地避讳,更别谈所谓的死亡教育。

就如同白岩松曾说的:“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而在电影《人生大事》中,就大胆地谈起了这一避讳。

在剧中,由朱一龙饰演的三哥,是一名殡葬行业的从业者。

在处理一位老人的后事时,和老人相依为命的外孙女小文,因为年纪小,根本不理解什么是“死亡”。

当看到自己外婆被装入棺材后,她开始了寻找外婆之旅。

而三哥因为从小便开始接触了殡葬,所以他了解死亡,在他眼中,“死亡”只是被拉进炉子里变成了几缕灰烟。

它不是什么禁忌的话题,只是人一生最后都要走的一遭。

而现实中的我们,大部分都如小文一般,不仅对于死亡的了解少之甚少,甚至对它有着一种天生的避讳。

也正因如此,以至于当死别真的来临,我们选择的方式也只能是被巨大的悲痛、遗憾和困惑淹没。

甚至很多人在死别的绝望中,会深深陷入“活着究竟有什么意义”的自我质问中,最终了绝此生。

对于死亡的焦虑和恐惧,是一种很正常的人生经历,但如何选择正面并战胜它,是我们最值得探讨的关键。

因为不论你躲避得再久,“死亡”也不会就此泯灭;对于它的恐惧,也不会就此消失。

世事无常,才是生命的本相

对于所有人而言,面对生命的无常时,都是平等的。

因为不管是意外,还是灾难,在死亡面前,人都是最被动和渺小的。

去年爆火的韩剧《我是遗物整理师》,就讲述了每个死亡背后的故事。

他们有的是孤独死去的年轻人,死去很久才被发现的独居老人,亦或是遭遇惨死的年轻女性......

在整理师面对他们的遗物时,这些曾经鲜活的生命和生活片段,又会再一次浮现在生者的心里。

对于整理师而言,“有人死去时,我的工作就开始了。”

而对于那些失去至亲的人来说,死亡会变成孤独,也会变成一场念念不忘。

就如同电影《入殓师》所讲述的意义一般,他们将死亡变成了一场诗意伤感的告别。

而这些作品之所以戳中人心,正是因为它们做到了:正视死亡,好好告别。

虽然在死亡来临前,我们几乎不会再去思考那些宏大的意义,但当它真正到来时,也希望选择正视它,悲痛可以,但请不要让它就此将你吞噬。

而我们之所以谈论“死亡”,并不是在鼓励死亡,而是想让更多人明白: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最终的告别。

比起那些沉重的“意义”,或许我们更应该珍惜的是,那些在生命中的自然“念想”。

或许是和家人的长久陪伴,和爱人的重新告白,和朋友的久违相聚......

在死别来临前,所有的恐惧和焦虑都没有意义,唯有珍惜,才是一切问题的答案。

而当死别真正来临时,对待它最好的态度,就是比之更好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