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历史叔就曾讲过,紫金山可谓是风水宝地,也曾经是不少知名历史人物的落叶之处。

而位于灵谷寺东北侧,却也有一个池中赑屃驮一石碑,上面雕刻着“灵谷深松”,而事实上,这座石碑一开始并非刻写着这4个大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常这样的墓碑上都是墓葬于此之人,这块石碑却为何如此这般的奇特,经过历史叔一番研究,才发现原来这块碑是谭延闿的墓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谭延闿,何方人物?

从历史文献得知,这块石碑原先是雕刻着“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谭公延弼之墓”等字样,不过后人将其抹去改写。

谭延闿,出身于湖南,与陈三立、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

他曾担任督军,三次出任湖南督军兼省长兼湘军总司令,最终担任国民政府的国府主席和行政院长等要职,是民国初期的重要人物之一。

而这位大人物,却在历史上备受争议,他既有传奇一生,却也有平庸的政绩,他尊崇礼孝,曾作为宋美龄的干哥哥,但却也没做出什么民生成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随着蒋介石北伐成功后,谭延闿也识相“腾出”国民政府主席之位,最终帮助蒋委员长登顶铺路。

在1924年国民党一届一中全会的合影中,可以看到谭延闿坐在孙中山先生的左边,而当时蒋委员长还排不上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当时在那个风云变幻、时局动荡之际,谭延闿凭借着自己的口才,不断斡旋于各政治派别之间,也成为了不同政派的缓和剂,因此又称为“药中甘草”

也正因他的处事圆滑,最起码他能在那个乱世格局中保全自我,保障了治下免受兵败之苦。

不过这种圆滑也遭受不少人的批评,甚至还被说成“水晶球”,他总是一笑而过,全然不以为意。

随后随着蒋介石北伐成功后,谭延闿也识相“腾出”国民政府主席之位,最终帮助蒋委员长登顶铺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誉为“民国完美男人”,也成就了一段姻缘

早在广州时,孙中山先生原本计划将自己刚从美国回来的小姨子宋美龄介绍给久已邻居的谭延闿。

但谭延闿对病故的妻子一往情深,并无续弦之念,回绝了中山先生的好意,同时拜了宋老夫人为“干妈”,自己成为宋美龄的“干哥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当他指导蒋委员长钟情于宋美龄,在当时整个宋家除了宋霭龄外的反对下,他各种游说和调节,最终以介绍人和证婚人身份,成就了这段佳缘。

退位之后,谭延闿基本无心从政,每天潜心研究书法艺术,也成为了民国书法四杰之首。

同时不尚豪奢的他,却对美食情有独钟,还研究制作私家菜的“谭府菜”,成为官府菜中的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谭院长国葬情况)

1930年9月,谭延闿因脑溢血病逝于南京。

由于谭延闿在政绩上并没有什么瞩目的业绩,但却享受国葬之礼遇,当时也遭受不少争议,甚至还有人写下了一副对联----

“混之为用大矣哉!大吃大喝,大摇大摆,命大福大,大到院长;

球的本能滚而已!滚来滚去,滚入滚出,东滚西滚,滚进棺材。”

但对于他而言,在那个乱世格局中还能做到“独善自身”,这也许是一种智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