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恰是英雄之城——武汉解封两周年,那些刻骨铭心的画面依旧历历在目。当前上海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八方力量再次汇聚,义无反顾,共同守“沪”。组织纪律固然要恪守,但在抗“疫”过程中更需要的是真诚的信任、真情的关爱,是每一位党员干部群众的支持和赞许,要坚持做好“加减”法,凝聚同心战“疫”的强大力量。

增加“有温度”的引导,减少“拍照留痕”的作秀。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全民战“疫”战场上,党员领导干部的身先士卒,能够发挥“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的“头雁”效应和“倍增”作用,是对一线抗“疫”人员无声胜有声的激励。但若只是到现场摆摆手、拍拍照,把压力层层托管给基层,只会寒了人心。疫情当前,党员领导干部要主动担当,少一些“给我上”的盲目自大,多一些“跟我上”的率先垂范,用“有力度”“有温度”的领导,引领并激励“疫”线人员共破难题、共克时艰。

增加“有温情”的信任,减少“圈群造谣”的危害。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总有人捕风捉影,扰乱社会秩序的同时更将舆论的“稻草”无形地压在每位抗“疫”人员身上,这让抗“疫”人员承担着繁重工作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身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对个各种噪音、杂音特别是谣言主动发声,敢于澄清。信任之中,蕴含着无限的理解和鼓舞,人人主动拒绝传播谣言,就能阻断赛博空间里的“谣言疫情”,与抗“疫”者站在一起,凝聚成众志成城的强大力量。

加“有温暖”的关怀,减少“空洞鼓劲”的动员。基层需要的是“口粮”而不是“口号”,这正是一线的心声。战“疫”面前,若只是“文件先行、口号横飞”而“粮草兵马未动”,必会割裂抗“疫”一线以及百姓群众的感情。特殊时期,对待抗“疫”一线,应多一点“特事特办”的宽容,少一点“空洞乏味”的推诿;多一点“换位思考”的体谅,少一点“居高临下”的指责,给予基层一线更多的物质和精神关爱,急“疫”线之所急,办“疫”线之所盼,帮助解决“后顾之忧”,激发基层干部带领群众抗击疫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