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很多物业公司开始要求采集人脸信息作为出入小区的验证方式,但是人脸信息属于重要的个人信息,应当受到严格的保护,作为个人信息的权利人,我们如何维护自身的权益呢?其实答案就在《个人信息保护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里。

首先,人脸信息不能随意收集和使用,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 收集和使用人脸信息必须征得个人的同意;

2. 需要明示人脸信息的使用规则以及目的、方式和范围;

3. 采取应有的技术措施或者其他必要措施保证所采集人脸信息的安全;

4. 保证在个人同意的范围内合理使用人脸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业主不采集人脸信息,物业就不让进小区,业主应该怎么办?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人脸识别技术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物业公司不能将人脸识别作为业主出入小区的唯一验证方式,业主可与物业公司沟通,要求提供其他验证方式。如果沟通不下又情况紧急,业主可以先按物业要求使用人脸信息验证,之后可以侵权为由,起诉物业公司,要求物业公司提供其他验证方式,删除之前采集的人脸信息,并赔偿损失。根据规定,业主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可以要求物业公司赔偿,包括但不限于合理的调查、取证费用及律师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业主同意采集人脸信息,但是由于物业公司故意或过失造成信息泄露,业主应该怎么维权?

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物业公司未采取适当措施保证人脸信息安全,致使信息泄露、篡改、丢失,或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双方的约定向他人提供人脸信息,都属于侵害人格权益的行为,业主可以侵权为由要求物业公司及其他信息处理者按照过错程度和造成损害结果的大小承担侵权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物业公司来说,确有需要使用人脸识别技术作为门禁系统,应该怎么办?

首先,物业公司不能将人脸识别作为业主出入小区的唯一验证方式,应同时为业主提供可选择的其他合理验证方式;

其次,对人脸信息的处理规则以及使用目的、方式和范围应当提前公示或告知业主,并应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保证所采集人脸信息的安全;

最后,一定要征得业主或者物业使用人的书面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