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灰的处置方式一般有人民纪念堂寄存、村建骨灰堂存放、回到原籍进祖坟埋葬、花葬、树葬、草坪葬、骨灰撒海、墓葬等多种形式。
1.骨灰寄存
人民纪念堂是市殡葬管理处所属的半公益性骨灰寄存设施,每年的寄存费几十元(位置不同、寄存的年限不同费用采取梯进式略有增加),没有年限限制,只要按时缴纳费用,可以长期寄存下去。另外,具有特色的是城中村的村办公益性骨灰堂。面向本村村民,完全公益,一般由本村1-2名老党员、老干部负责看管。这样的骨灰堂。大多数没有正式规划和项目审批手续。
在人民纪念堂办理完骨灰寄存手续后,工作人员会交给家属一本《骨灰寄存证》,这是领取骨灰的唯一证明,一定要专人妥善保管。因为人民纪念堂只向“寄存人”负责。就是说“寄存人”写的是谁,人民纪念堂向谁负责,其他人无权与人民纪念堂交涉。包括将来领取骨灰必须凭《骨灰寄存证》。
一旦该证丢失,也必须到寄存人的工作单位开具证明方可补证,但骨灰盒必须更换寄存位置,这是出于骨灰安全角度的考虑。
2. 村建骨灰堂
这是纯公益性质的仅供本村村民去世后寄存骨灰的设施。家属村建骨灰堂是仅供本村村民寄存骨灰的公益设施,按规定不允许对外收存、收费寄存。有的市民为了费用便宜或处于地域位置考虑,将自己亲人的骨灰寄存在村建骨灰堂内,万一发生失火、失窃、漏雨、骨灰盒裂缝变形等事故,无法得到保障。
3. 回原籍进祖坟埋葬
刚刚建立起来的新兴城市,广大市民中当代移民到市里成为市民者占相当大的比例。所以,不少市民去世后遗嘱后代,死后回原籍进祖坟。这一部分的安葬礼仪各地有各地的不同,这里就不一一叙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