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觉得申论随便抄都可得到比较高的分数,但是有的同学就会觉得我无论怎么努力申论还是无法提高,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比较极端的情况,其根源在于对于材料的阅读方法掌握不到位,不知哪些是要点哪些不是要点,不知该如何进行要点的提炼等,今天中公教育就来讲解一下如何更好地进行阅读材料拿到高分。

例1:

根据资料1、2,请你就公民应如何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提出建议。

VS

根据资料1、2,请你就如何增强公民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提出建议。

要求:

(1)内容全面,措施得当,针对性强;

(2)语言简洁,条理清楚;

(3)不超过300字。

【中公解析】大致一看很多人都觉得就是简单的提出对策题,所以很多同学就忽视了细节部分的内容表述,仔细一看第一句的主体是公民,第二句话是没有明确主体的,也就是说第一种问法是“公民自己应该怎么办才能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第二种问法是“‘所有人’应该如何帮助公民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例2:

请根据资料,就破解G市周边古村发展的难题提出对策。

要求:考虑全面,思路清晰,针对性强,有效可行,字数不超过600字。

材料:

(一)黄埔村......

(二)小洲村......

(三)聚龙村......

(四)三元里村......

【中公解析】题目问的内容就是对策,也就是直接把所有的对策写出来就可以了,但是“G市周边古村发展的难题”是什么我们并不清楚,所以就要先去材料把难题弄清楚,再结合题干的要求去提对策。在看材料的时候发现材料的类型是很清晰地讲清楚不同的古村所面临的难题,而题干让我们针对G市周边古村发展的难题,此时我们可以顺着材料的逻辑逐步地理清楚各个古村的难题所在然后再针对其提出相应的对策,最终结合题干和材料的特点,此时答案的呈现方式就是分别描述文图,再分别提对策。

技巧总结

1.审题要仔细,注重抓细节,理解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语言搭配所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2.明确清楚题干的要求,充分把握材料的逻辑,理清楚题干和材料之间关系,看看是不是可以依照材料的逻辑将答案进行书写,这样一来就既可以做到针对材料的内容又可以将答案书写的逻辑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