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在教学中的运用总结(一)

新媒体时代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是民族兴旺发达的能力。”创新能力既是民族和社会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条件,也是民族和社会发展的标志,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重要象征之一,所以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成为社会需要。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 创新能力通俗地说,就是想象力。

近几年,教育界最热门、最受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可能对教育产生颠覆性影响,培育最有爆发力,具有颠覆性创新产业是各行各业都在探索的。未来已来,这个时代一切都在变!高等教育界学者也已经开始思考该如何保持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样的液态世界里,每一位课堂前沿的语文教师都在努力为提高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奋斗着。我是教语文的,我想,就语文学科如何在这样一个互联网+时代里保护、培养、拓展学生创新能力来谈一谈。

首先,我认为教师保持灵活性并准备改变来适应时代变化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创新精神是指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愿望与态度,由创新精神、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个性品质三方面组成的一种高层次心理品质,是一种思维的智力活动。创新能力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呢?那就是“新颖独特”。 教师要紧跟时代,保持灵活性并准备改变来适应时代变化,依傍新媒体,尝试着将传统课堂向生活大课堂延伸,实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四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教学目标:继续提高默读能力,能借助资料解决阅读中的部分疑问。能复述课文大意,能比较正确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熟记教材规定名句,背诵全部古诗,能背诵部分课文,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和精彩段落。传统课堂要有效落实这些教学目标,时间上很紧张。

朗读训练、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复述段篇的训练,这些都是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上的难点。35分钟的小课堂要把这些难点一一解决,很是棘手!教学目标第一单元的朗读训练可以课堂多读多练;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的目标对大部分学生可见;第三单元开始的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教师可以教会学生抓关键词,取主舍次,进而简要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而第四单元教学目标进阶,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关键句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四年级第一学期的16课《赵州桥》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赵州桥的历史悠久,雄伟坚固而且美观。课文要求围绕第2、3节过渡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语文课堂时间有限,这样的口头作业如何完成呢?我想到利用班级群,复述录音发群。学生课余复述留下录音以备检查。最后16课《赵州桥》的复述作业完成量与质量都很不错,随着四单学生不断地复述录音,学生渐渐喜欢且熟练操作录音设备后,逐步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的古诗也一一诵读上传,课堂指导评讲。

在一次次录音与评讲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得到提升,学生上传复述、古诗诵读和课文朗读时,学生还可自选合适音乐配合朗读,就这样,学生对录音作业的兴趣越来越高了,乐于朗读培养了学生的表达,推动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新媒体时代各种网络电台如春笋般生长,让学生自行在指定网络电台上申请个人电台空间,配乐上传亲子阅读、课文复述、古诗词朗诵等,我想,学生借助新媒体在快乐氛围的创造性朗读中,语文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兴趣的支撑又源源不断地创新,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一天天的录音中亦得到发展。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探究和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体验语文的快乐。而结合新媒体的复述与古诗朗诵作业,真正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与表达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脑研究证明:“兴趣是滋养脑的营养物,因为兴趣而感到快乐,因为快乐而使大脑多分泌一种直接影响情绪情感并且有利于学习的神经递质——多巴胺,它能够在产生愉快情绪的同时,增强学习动机、记忆力和注意力。当学生在学习中产生这种愉快情绪时就能够激发内在动机,进而坚持战胜挑战,并努力达到更高层次的学习水平。

小学生即儿童。儿童有儿童的天性,将让人乏味的背诵、复述作业变成像玩游戏一样的快乐学习,符合他们求新求奇求趣的心理特点,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乐趣。新媒体时代,借力微信群、借助手机录音功能,复述教学任务在传统课堂模式下成功延伸至生活大课堂。语文没有标准答案,语文教学亦没有标准模式,教师只有触摸时代脉搏,不断思考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求异思维”中提升创新能力,学好学活语文。

其次,教师要鼓励质疑,引导释疑,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与探究能力。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创新就是由质疑开始的,学贵有疑,教师要引导学生“见疑——置疑——释疑”,因为这既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又是训练、发展学生思维的过程。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导语:“读书无疑须有疑,有疑定要求无疑。无疑本自有疑始,有疑方能达无疑。”这些文字明确“学贵有疑”的道理。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并努力用各种方法去解决疑难问题。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师对提问的学生经常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样将大大提高学生的质疑兴趣和对知识的探究能力。

五年级第一学期老舍先生的名篇《母鸡》一文,通过作者老舍“一向讨厌母鸡”和“最后不敢再讨厌母鸡”正反两方面,来说明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学生在先抑后扬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母爱之伟大。学生初读课文,提出一个很好的问题,即课文既然是写母鸡的好,写它的负责慈爱,为什么老舍要在课文的第一小节花大力气写他讨厌母鸡,写他讨厌母鸡的叫声呢?对学生质疑,在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在剖析文字、品读文字的过程中让学生渐入佳境,一点点明白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整篇课文讲完之后,在学生理解课文中心思想后返回课文第一节,引导学生充分想象曾经令老舍讨厌的母鸡各种啼叫实际可能表达的含义。作者讨厌母鸡时,那些“没完没了、细声细细、颤颤巍巍、如泣如诉”的叫声中,究竟母鸡要说些什么呢?学生发挥想象力,说出母鸡“没完没了”地叫,可能是因为对小鸡雏负责。不断提醒小鸡雏要注意这注意那,要注意安全,在没完没了的叫声中,学生感受到了母鸡的负责慈爱与辛苦。而“细声细气、颤颤巍巍、如泣如诉”的叫声,则可能是担心小鸡雏会闯祸,母鸡不断地教导提醒和担心。

教师完成让学生想象母鸡的啼叫所表达的意思之后,进一步想象,既拓展了学生想象力,又让学生在这样的想象中回答刚上课时的疑问,即:“课文主要写了母鸡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的母爱,为什么课文上来却写作者一向讨厌母鸡,讨厌母鸡的叫声呢?”。我想,学生用想象说话锻炼表达,提升质疑与思考能力,学生质疑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为学生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对老舍先生为了赞颂母鸡而先抑后扬的写法亦有了更深的理解。

罗德斯说,有研究表明,4一5岁孩子,有98%显示出创新天赋;10岁的孩子,只有30%显示出创新天赋;10岁的孩子,只有30%显示出创新天赋;15岁时,只有12%的孩子显示出这一天赋;到了30岁的年龄段,具有创新天赋的比例居然下降到了️2%。究竟是什么使那年幼时有创新天赋的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丧失了天赋?这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当前的通识教育。

每一位教师都要知道一个善于提问的学生,即一个会思考的学生,一个会思考的学生,即一个勇于探究新知的学生。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更容易迸发出智慧与创造的火花。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学生学习的兴趣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大大提高!教学中,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安全 “质疑兴趣”,把自己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与学生站在同一方向的探究者,与学生共享探究乐趣。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有话敢说,有问敢提,有疑敢质,一定能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更好地培养学生对学习的探究能力。

再次,我认为学生的创新能力离不开敏锐的观察与主动探究的精神,教师要鼓励学生细致观察,在模仿习作中发展创新能力。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敏锐观察力,是发展学生认知能力的基础,也就是构成学生创造力的始发因素。当你爱观察了,经常对大自然、生活、社会的各种事物进行观察、思维、联想,创新的火花一定会在其中迸发!陶行知先生曾说:“教的法子来自学的法子,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四年级第一学期《赵州桥》介绍精美石栏栏板上的图案,《五彩池》细腻描绘了鲜艳多彩的池水。四年级第二学期《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一文讲华佗因为观察仔细,加上善思,最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秦陵兵马俑》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兵马俑仿佛告诉学生,细致观察才可能描写出生动有个性的兵马俑。

五年级第一学期课文《图书馆里的小镜头》,写实的手法,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图书馆里的一个个小镜头,体现人们如饥似渴努力学习的精神风貌。课堂中,学生学习作者细腻的镜头语言,但我感觉,仅仅让学生了解镜头里的人们是怎样努力学习远远不够,教师要教会学生把课内知识延伸课外,让学生通过谈感受仿写,通过自己的想象与观察且动手去写写自己生活小镜头里所看到的点滴感受,让学生细致观察与敏锐笔触相长。“拓展性学习”,学生既能学习知识与方法,又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探索适应自身发展的学习方法,在质疑能力提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

最后,我认为教师要灵活依托教材,借助新媒体拓展并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活动的高级形式,是人们在创造性活动过程中的基本思维方式,是一种高度灵活、新颖独特的思维方式。语文课以讲解语文教材为主,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创新因素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语文教材部分课文童趣而且创造性思维较明显,如五年级第一学期的《一颗小豌豆》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写的童话故事。故事讲述了成熟豆荚里的五粒豆各奔前程后,飞进窗台裂缝的豆粒在发芽、开花过程中给小黑屋里躺着生病小姑娘带来愉快和生机的故事。教学《一颗小豌豆》设计教学环节:那颗帮助小女孩站立,助人为乐的小豌豆介绍完,请创造性地编小男孩把小豌豆当子弹打了出去,其余四颗小豌豆的命运故事。鼓励发散思维,展开想象。通过这样的设计,鼓励学生创新,让学生在想象力充分发展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

学生的想象力是无限的,各种思维的火花在文字间碰撞,课堂上就热闹地编起了自己的童话故事,仿照课文述说了一个又一个温暖而感人的故事。学生的想象力也是不可估量,创办童真时间微信公众号将学生各式各样精彩纷呈的自编童话故事展示出来。学生为了自己的各种仿写及童话编写等周记作文能在公众号展示,也积极创新。

我想在这样一个借助新媒体微信公众号展示学生习作的过程,学生编写童话、仿写课文及写作的兴趣,潜移默化地得到提升,最终目标是更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语文教学中,教师用敏锐的视角,充分挖掘教材并灵活运用,巧用教材创新因素,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创造性思维习惯养成,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一定会得到发展。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在语文教学中巧妙组织对学生有吸引力的教学,把握时代脉搏,在这样的新媒体时代,让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质疑兴趣及对知识探究的兴趣持续持久,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创新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喜马拉雅电台:HON艺术童真时间 微信公众号:童真时间

蜻蜓电台 /微信公众号:汉良书院

荔枝电台:与钟汉良未来的相遇

相信音乐有改变人生的力量!2016年4月,荔枝开起电台,“与钟汉良未来的相遇”。初心将孩子们的原创诗歌推荐给更多的听众,通过朗读,通过电台,推动孩子文字原创的动力!新时代背景下,鼓励学生巧用新媒体技术,培养表达,发展创新能力以适应时代之变,培养学生将语文学习融入生活,学好学生语文。

作者:王凤鸣,笔名:郁菲,喜欢艺术,喜欢音乐,爱好文学。用发现美的眼睛,用阅读点亮心灵,在爱的陪伴下,幸福快乐每一天!愿未来的每一天,如摩天轮般周而复始,却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作品《让世界充满爱》获2020年全国创新教育成果一等奖,论文《从我有不同意见想起》一文获2002爱满天下杯全国教育论文二等奖,入《教育是共和国的保障》论文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视歌舞俱佳,多才多艺的励志偶像钟汉良,他说:表演和生活是一条无止境的路,透过影像呈现出来,像一本人生的书。文化艺术类媒体,独家对话YT采访报道取名“放下演员光环的摄影师”。采访中他说:“很多支持我的观众朋友可能透过我的电视、电影、唱歌、或是舞蹈员的身份而喜欢上我,但在这次的个展里,可以更多地知道我是个怎么样的人,我想要表达的世界观,以及我对自己生命历程的一种分享。”演员钟汉良近年荣誉:

2012年电视剧《一触即发》钟汉良饰演双胞胎兄弟,金鹰电视艺术节观众喜爱的港澳台演员奖

2012年第4届乐视影视盛典“年度港台最佳男演员奖

2013 年度第三届乐视影视盛典“年度最佳男演员奖”

2013年 电视剧《十月围城》该剧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4中国电视剧选集》

2014年入围中国金鹰艺术节“最具人气男演员”提名、“观众喜爱的港澳台演员奖

2015年电视剧《何以笙箫默》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5中国电视剧选集》,钟汉良饰演何以琛,收视创下个人寻艺指数第一

2015年电影《惊天大逆转》韩国2015首届国际电影节“亚洲明星大赏”

2016 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关注单元最受传媒关注男主角奖

2017.6 第23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电视剧单元评委

2017.7 第45届国际影视艾美奖最佳女演员半决赛评委

2018.6 钟汉良入选《中国电视剧60年大系》丛书《中国电视剧60年大系人物卷》

2019.2.7 电影《解放军终局营救》饰演姚哲;

2019.9 第十二届“电视制片业十佳”表彰名单,钟汉良荣获“十佳电视剧演员”奖项

2019.9 国家广电总局“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钟汉良参与红色观影活动

2021年《锦心似玉》品质电视剧TOP10奖,钟汉良饰演徐令宜

2022年 电视剧《今生有你》钟汉良饰演聂宇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