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办事“跑断腿”、疑难病患得不到有效救治、乡下孩子教育水平低下无法获得好的教育资源、游客不注意安全没人劝导……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全面“触网”,这些问题在数字乡村“互联网+公共服务”的应用中都能轻松得到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政策背景

2022年1月,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广电总局、国家乡村振兴局十个部门印发《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

文件提出了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到2023年,数字乡村发展取得阶段性进展。网络帮扶成效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和网络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稳步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进一步向基层延伸,乡村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高,乡村治理效能有效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指出,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服务,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字乡村 “互联网+公共服务”

赛达科技数字乡村平台以政务服务数字化为主要抓手,深入研究基层政务服务规律,不断完善基层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推动数据资源互联互通,统筹便民服务、医疗服务、教育服务等系统资源,强化政府服务效能,推动更多事项向网上、向基层延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互联网+政务服务”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成为当前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加快政府智慧服务的重要支撑。

平台对接基层政务服务中心,为村民提供线上线下咨询办事服务,融合便民查询、便民办事、惠民政策、退役申报等功能,实现政务服务掌上查询、掌上预约、掌上办理,实现“互联网+就业”“互联网+社保”“互联网+社会救助”等一批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简化工作流程,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

全方位解决村民生活方面的问题,在为基层政务服务增质提效的同时,便捷群众生活办事,提升群众满意度,实现“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互联网+医疗服务

平台推动健康养生知识、医疗保障服务、医疗资源进村入户,“互联网+医保”在线办理,同时,借助乡村体检设备,动态获取村民健康数据,形成体检档案,利用实时互动技术,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和知识共享,均衡城乡医疗资源,为群众身体健康上一道“安全锁”,大幅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关口前移

同时,引入养老机制,老人利用智能可穿戴设备即可一键求救、呼叫专家、发送定位,借助医养结合模式,有效保障老人生命财产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互联网+基层教育”

教育公平是社会大众对教育基本而强烈的诉求,为推进基层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现代化,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以教育为抓手均衡城乡发展,乡村加大教育投入,发展“互联网+基层教育”势在必行。

平台无缝对接云会议系统,打造“一带一、一带多”的远程实时互动上课模式,支持多终端接入,拥有强大的音视频交互能力,支持同步上课,直播听课,管理部门巡课等功能,保障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升级教学体验,推进基层教育高质量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让同处一片蓝天下的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优质的教育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