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雅的面容,温和的言谈,周身洋溢着一种浓浓书卷气,这就是许维给我的第一印象。观他的面貌,你能快速地想起“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诗。听他言谈,你就觉得,他的人生感悟、知识见解以及对书法的浸淫,都通过种种途径映射出来,形成浓浓的气场。

这种气场,形成了他独特的气质。

许维,号敬一斋主人,中国民盟成员。一九七一年生于河南新乡,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美术系。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协会会员,河南省书画院特聘书法家,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学高级教师。几十年来,在耕耘教坛的同时,也在书山不懈登攀。

幼承庭训,书“系”一生

有人说过,童年的经历影响他的一生。

许维就生活在一个书画气息浓郁的艺术家庭,家庭里溢满了书香。他的父亲一生钟情书画艺术,许维时常看着父亲在书案前,拈笔挥毫,或是在洁白的纸上笔走龙蛇,或是一只鸟、一尾鱼儿活泼泼跃入眼帘,形神毕至,许维就觉得手痒痒。耳濡目染,他逐渐对书法产生了兴趣。

他的父亲是一个平和的人,性格淡泊。这从他给许维起的名字就可看出:维,系也,能维系生活而已。这与一些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的父母,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许维,也真如父亲所期望,对物质并没有多少要求。大学考取美术专业,毕业以后又从事书法美术教学,每天教书、研读、创作,心无旁骛,悉心研习。几十年来,书法已经融入他的生命,融入了生活。

这种淡泊于他从事书法艺术是相宜的。书法是一种寂寞之道,要耐得住寂寞,要精诚如一,才能得到书法之神的一点回应。

书海漫漫,惟有登攀。在外人看来,朝于斯,暮于斯,坐着冷板凳,守着单调的线条和黑白世界,远离外界浮华,这实在是苦的。但就如饮酒,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许维在学书之中的快乐,又是旁人所不能理解的。

他说,维字中有个丝字旁,就像一条绳子,把他一生牢牢绑缚。说这话时,他是笑着的。他有点口是心非。看得出如果书法艺术是绳子,他是甘于被缚的。

“君子于学焉,藏焉,修焉,息焉,游焉。”他就像一尾鱼,在书海之中不知疲倦地快乐遨游。

书无定法,惟新者胜

齐白石曾对他的弟子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学习书法,最重要的是处理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要在创新的发展上传承。就如国画大师李可染所说,“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有的人,一味复古,刻板保守,了无新意;有的人,一味创新,则流于怪丑,哗众取宠。对此,许维始终有着清醒的认识。

2002年,天津艺术节期间,中国书协在天津举办第三届正书大展和第四届楹联书法展。许维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想着创作一幅作品参展。他翻看作品集、书法杂志,想找出点灵感,翻着、看着、找着,忽然眼前为之一亮,发现清代金农的漆书很是特别,于是便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用漆书作品参加比赛!他又翻阅了大量关于金农书法的书籍,愈发感觉金农的书法匠心独运,精妙入神,楷、隶、行俱精,而隶书中的“漆书”更富创造性,奇逸,魄力沉雄;他对其结字用笔进行了仔细研究,尝试着把汉碑的某些结字用笔渗入漆书之中,略加汉隶、篆籀之意,让字体别有一番意趣。创作的作品李清照《渔家傲》,成功入展全国第三届正书展。

功不唐捐,这个世界不会亏待用功的人。这些年,他的作品入展: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第五届楹联书法展、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全国大型书法展“冼夫人”奖全国书法大展、第二届杏花村汾酒集团杯全国电视书法大赛全国第二届隶书展、西冷印社首届中国书法大展、林散之奖南京书法传媒三年展获佳作奖、西泠印社首届楹联书展获奖提名等。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书法是一门诸多艺术综合结晶体,想创作出好作品,不光要书艺精熟,更要博采其他诸如文学、绘画、音乐、戏曲艺术之长。

书法是树,必须扎根文化的沃土。这是许维一直坚定的认识。

他习书之余,博览前人古帖,学习其中的气势神韵,揣摩其笔法意境。还诵读古诗词,增加文化涵养。他特别注重体悟。昔者,张旭听说公主与挑夫争着走路而悟得草书笔法的意境,观公孙大娘舞剑而悟得草书笔法的神韵。

许维四体皆能,尤钟情行草,行书初学《圣教序》,继习文征明行草书,黄道周、张瑞图书法都有涉猎。他还研习孙过庭《书谱》,对书学理论有了进一步理解。理论实践的结合,让他的作品越呈现出大家气象。

“习练久了,你会发现,书道和生活是相通的。书法的转折撇捺,从容之中自有法度,规矩中寓有豪放。”他说,琢磨是苦的,可是你一旦有所获,那又特别快乐。这就是书法的魅力所在。让人如痴如魔,欲罢不能。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书艺是一种道,每个学书之人,既是习技,更是正道。

就在这种深学细悟中,他对书法这个关于黑白的艺术认识体悟更深了。他就像一个执着的舞者,在黑白世界之中长舒广袖,悠然起舞,用自己独特的认知和线条,向世界发出自己生命的回响。(曹道伟 王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