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永奇

字数 | 4519

阅读时长 | 8分钟

记得有一则故事:

狮子妈妈教育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你要是跑不过最慢的羚羊,你就会活活地饿死。” 在另外一个场地上,羚羊妈妈也在教育孩子:“孩子,如果你不能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还要快,那你就肯定会被他们吃掉。”

这就是自然竞争的结果。

其实人类社会也是如此,市场经济下,个体之间的竞争和公司之间的竞争,结果都是优胜劣汰。

现在,我们所处的经济环境是虽无性命之忧却有生存之困,首先我们基本上不太需要为基本的生活发愁,食不果腹大概率上只在历史书上还能看到,其次目光所及,皆是机会。

技术的发展不仅催生了自媒体、直播、电商等各种创业机会,还让众多传统行业重新焕发生机。可以说,在任何领域,我们都能找到抱负与梦想的安身之所。

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但是恍惚之间,又对这个时代感到十分陌生。

信息的透明化让每个人都能平等、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互联网一天产生的信息量相当于200年前的古人一生所接触的信息量总和。

知识的更迭、传播速度是如此之快,快到很多人还未反应过来,就已经被遗落在原地。

于是,不只是个人,包括企业只要稍加懈怠,就可能会被竞争对手反超,产品、技术、管理……总会有企业比你做得更好,这是残忍的、无法逃避的现实。击败你的不一定是对手,有可能是时代。

所以,最好的时代也衍生出了最难以排遣的焦虑。这些焦虑无处不在,在早上5点的地铁中,在凌晨1点还亮着灯的写字楼中,在每一个为买房、结婚辗转反侧的不眠之夜。

没有谁愿意被时代遗忘,所以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国家都在拼命地汲取最先进的知识,不断地充实自我、突破自我,试图让自己成为时代的弄潮儿,而不是时代的遗弃者。

可能就是这样一个个充满焦虑的个体,推动着社会前进的车轮。

我们常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虽然赛道很长,但终究是一场比赛。比拼的是个人的技能、耐力、方向方法等。

作为一个个体,我们不能指望社会放缓脚步,只能让自己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不过作为人,一方面具有社会共有的属性,另一方面又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

独立之精神,让我们向往诗和远方,但是安身立命又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人生之困在于你可能偶尔会有超脱社会之意识,却没有超脱社会之身体,而这两者又无法分开。

所以我们可以偶尔做梦,但是清醒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回归现实赢下今天的赛段。

社会的发展不等人,在日新月异的变化面前,以不变应万变可能就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法,用尹宁的话说就是经营哲学,不仅仅是对企业经营者而言,对于我们普通人难道不需要一个经营自己的哲学么?

这个世界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识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智博商学院创始人-尹宁

以下为采访实录:

永奇:

你给自己的定位是教育工作者还是企业老板?

尹宁:

我觉得我是个教育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与企业老板有本质不同。

老板为经营目标服务,所以要盯准经营目标。培训公司也有经营目标,但除了盯业绩、增长,更多还是看企业需求、客户需求。

我怎么能够陪伴他们成长,还要做很多公益的事情,看它能否推动整个公司人才素质的提升。

作为老板,带着完全功利心或者功利心很重去做事没有关系,因为你要生存,要带团队。

但作为教育工作者,如果你一心注重功利目标,做不好事情,初心里还是要有这种非功利的或者说公益的一部分,或者叫教育情结。

我们愿意带动大家成长,让每个人的成长都服务于社会发展。人家说百年树人,它需要长期主义,必须有长期主义这种决心、信念,才能把事情做好

永奇:

你会焦虑吗?

尹宁:

会焦虑,有段时间寝食难安。这种焦虑源于你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变化,比如技术的快速发展会让你感觉好像已经落后于时代,十几年前社会的变化相对比较缓慢,给我们的感受也很平稳,现在的变化却总让你害怕会被淘汰。

大家都有一种危机感,所以说这是个好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我发现焦虑的人里面企业家特别多,而产生这种焦虑的原因依然和社会发展太快有关,另一方面,焦虑也倒逼我们不断学习。

自我学习与充电是一个人一生都要去面对、去认真对待的事情。中国有句话叫活到老学到老,以前可能是口号,现在却不是口号了,因为不主动学习就意味着可能过一年就会被淘汰。

永奇:

你会躺平吗?

尹宁:

躺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如果这个事情尽了全力,我也改变不了它,我可能会选择躺平,尽人事听天命。

但是如果我没有尽力,就躺平了,我觉得这不是应该做的,它一定分不同的事、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状态, 而且躺平永远只是短暂的,有了资本以后可以躺平,没有资本怎么去躺平。

这个资本其实也是相对而言的,可能到了王石那个境界以后,还不能躺平,因为社会责任可能更多一点,像曹德旺、马云可以躺平但还是没有躺平,还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可能能力越大的时候,你会发现能做的事情更多了。

前期没有拥有让自己随时想躺平就能躺平的能力的时候,想躺平还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但你真有能力的时候,可能你就不会想躺平了。

所以这个社会就是,没有资格躺平的不能躺平,有资格躺平的不会躺平。

永奇:

如何通过学习缓解焦虑,或者说怎么学?

尹宁:

我觉得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功利性学习,就职业发展而言,可以根据你所需要的内容进行学习。

另一种是非功利性学习,当你从普通员工升职为核心决策者的时候,需要开阔视野,不仅要跟周围的人学,还需要看更多的书。

如今自媒体比较发达,需要对学习内容进行筛选,比如学习深度而系统的课程内容,一节完整的课程带来的学习效果远远大于几分钟的短视频内容。

另外,还可以针对特定话题与专业人士沟通,比如我们的企业家俱乐部面向企业家还有许多智库成员,所以我具有先天优势,平时就有足够多的机会跟企业家、讲师、成员进行深入沟通与交流。

永奇:

功利心太重,为什么做不好企业?

尹宁:

功利心太重的人,可能一心只想着赚钱,他不是长期主义者,目标一直盯在短期内,所以就很难做成事情。

教育就是百年树人,它就是长期主义。做企业也是一样,必须有长期主义的决心、信念,才能把事情做好。

我现在也做了很多事情,这个事情看似没有收益,有可能还要自己贴钱,但是对未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我就愿意投入精力去做,这个就不是出于经营目的去思考的。

中国有句话叫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其实爱财没有错,重点是怎么在造福别人或者给别人带来利益的同时,自己顺便也有收获,就是掌握平衡点,我觉得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平衡点可能要求更高一点。

我们现在做的培训相当于是一个咨询式的培训,以前的培训,老师讲完课就走,你用不用、会不会用是你自己的事。

现在我们是帮助你去用,你用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需要我们给你提供怎样的支持和帮助,我们把这一段给做了。

如果我只是从一个老板的角色来考虑这个问题的话,我投入时间成本、人员成本以及付课酬的成本,成本比较重。

而我不做这件事的收益跟我做这件事的收益差不了太多,但我做了投入成本就更大了,收益相对就降低了。

但我是一个长期主义者,我喜欢通过陪跑式服务陪伴企业共同来成长,所以我也更愿意跟那些本来就是长期主义的客户一起共事。

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我们都是负责任的,间接来说也是让他们对社会负责任,因为整个链条做好了,对社会的发展也会更好。

永奇:

教育工作者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我们向企业传道传的是什么?

尹宁:

正确做人、正确做事。回归过来就不单是说你做企业应该怎么做,里面还有很多做人的基础。

我们在选讲师的时候,对老师的品德、道德观、三观要求很高。然后就是他是否把他的理论在企业里得到过成功验证,只有他成功验证过并形成了一定的方法论、背后的逻辑,才能不断让人复制和学习。

除了技术层面,传道授业解惑也有责任层面的东西。

精神企业家责任很重,从商业本质来说,很多老师包括西方的管理学也好,都是先从责任方面切入,而不是说为了挣钱不择手段。

一个企业如果为了利益不择手段,这不是商业本质,也不是商业目的。

永奇:

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帮助企业稳定发展?

尹宁:

社会发展很快,但我会通过社会快速发展表象的一些东西,看到它的逻辑,不管什么事物都有逻辑,大道至简。

就像管理学一样,管理也有本质,抓住管理本质的一些东西后,你会发现它只是表象变了,逻辑没有变化。

每一家企业都是一个组织,组织力量的成长需要人才发展能够跟得上。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组织力量的提升对干部队伍特别重要,我们是围绕这些干部队伍和关键岗位来开展,所以它背后的逻辑是相同的。

比如一个优秀员工要转型经理岗,这个岗位的工作就是他的任务,从他的工作导向这类任务需要哪类能力,我们去教授他具备这一能力。

做好经理岗位后,他要往中层晋升,未来面临的工作是哪些,围绕着这些工作、能力来展开。导出来他需要学习的内容以及哪些是需要我们的讲师去做的,哪些是他们企业内部可以做的,归纳好。

而且,企业内部有一些绩效比较好的优质员工,他们工作的一些方法是可以通过方法论的工具进行萃取、提炼,然后就可以让他的企业不断去复制人才。

永奇:

帮助企业发展的前提,是我们自身需要发展,我们自己如何学习?

尹宁:

我们自己会学习一些学习技术,学完之后研讨、实施、复盘、再学一遍,在这种学-练-学的过程中,我们学习的内容可能比企业还要多。

疫情之前,我曾去过很多国家,并深入走访日本、德国的很多企业,了解过成功企业或隐形冠军企业以及行业里的标杆企业,所以我清楚他们是如何做企业经营,包括经营方法论、关键点等,并且考虑如何将这些方法论应用到中国企业。

不管是德国、日本、美国企业,都有自己的优点,对我们来说就是找到他们的优点。

比如说711前董事也给我们来做培训,他会把核心逻辑告诉我们。因为只有知道逻辑,才能知道方法论。有了好的学习方法,才可以举一反三,不能只看表象、照搬。

还有就是背后的经营哲学,这个时代虽然在不断的变化,但是日本、德国的很多企业,他们非常坚守自己原有的东西,这种坚守对企业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日本人首先是专注于人,每个个体是不同的,但是人性是相同的。那就在不同的逻辑里满足不同的需求,他的需求是什么,我怎么满足他,我想要这个人去做什么,我用什么驱动他。

永奇:

你认为中国企业老板有经营哲学吗?还是处于萌芽状态?

尹宁:

处于萌芽状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中国的经营哲学也会慢慢显现出来。

其实曹德旺和任正非是中国企业家界的精神领袖,很多人在慢慢从敬佩到学习应用到企业经营当中,逐渐从影响个人到影响企业界,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经营哲学属于比较底层的内容,而从深层次来讲又很简单。

比如稻盛和夫所讲的敬天爱人,看似朴素而简单,但实际做起来较难,尤其是发生利益冲突的时候,当公司利益与员工利益发生冲突,你真的能牺牲公司利益去成就员工利益吗?实践起来没那么容易。

中国经营哲学尚处于萌芽状态,需要很多人共同经营,而不是仅仅有曹德旺、任正非或者王石就能达到。只有每个人都做一点,中国经营哲学才能发展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家如果没有利他精神,也很难做到。因为企业发展需要依靠不同层级的不同人共同完成,所以不仅要舍利还要舍权利,也就是说,舍得付出才能带动企业成长。

本文为永奇访谈原创,如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