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2年,大儒朱熹将才女严蕊抓进了大牢,严蕊被凌辱折磨得奄奄一息,朱熹眼巴巴地在等严蕊服软,哪知道他听到的却是铿锵有力的拒绝:“我死不足惜,但是决不能颠倒黑白,诬陷士大夫。”

严蕊字幼芳,流落烟花之地,但却是有名的才女,她不仅会弹琴、歌舞、养花弄竹,在书画诗词上的造诣也不是等闲人可比的。加上她天生的绝色,做人也圆通,盛名响遍了东南。

凡是来天台的官员,都要跑来一睹严幼芳的风采,心甘情愿地栽倒在严蕊的石榴裙下,幸福地流著.鼻.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次士大夫唐仲友设宴同僚,席间唐仲友告诉严蕊:“幼芳,久闻你的才气,今日群贤毕至,幼芳可赋词一首,作得好时,我当有赏。”

严蕊嫣然一笑,略作停顿,即席就成一首《如梦令》: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严蕊表面上是咏桃,实际上是在写自己虽然沦.落风月场,但身心高洁,不与俗世相污合的高尚情操。

唐仲友听完后,大喜,拍手叫好,立刻兑现诺言,赏了严蕊两匹好布。

唐仲友在台州的时间并不算长,加之唐仲友是宰相王淮的同乡兼姻亲,皇帝赵昚也高看唐仲友一眼,就把唐仲友调为江西提刑。

不过还没等唐仲友打点好行装去江西上任,他的麻烦就来了。

同时严蕊也陷入了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差点把命丢掉,唐仲友和严蕊的灾星就是大名鼎鼎的朱熹。

朱熹此时的职务是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监公事,正好路过台州,因为唐仲友在台州得罪的有脸面的人物太多,所以朱熹刚到,告唐仲友恶状的人士就挤满了公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熹知道唐仲友和宰相王淮以及吏部尚书郑丙是一伙的,而王淮向来不喜欢朱熹,朱熹觉得这是一个给王淮添恶心的好机会,决定拿唐仲友当枪使,上书弹核唐仲友,说他守台期间“催税紧急,户口流移”。连上了三个折子,却都被王淮给压了下来。郑丙是王淮的狗腿子,也掺和进来,骂朱熹是假道学,“欺世盗名,不宜信用”。

朱熹做事是非常认真的,王淮和郑丙在上边挤对他,他就和王淮等人拼了,发疯似的上告朝廷。同时唐仲友知道朱熹拿他开刀了,自然不服气,也向朝廷上书自辩。一时间皇帝赵昚也没了主意,事情就这样僵持著。

朱熹忙了半天,没扳倒唐仲友,非常的郁闷。就把主意打到了和唐仲友关系甚密的风尘女子严蕊身上,干脆把脏水泼到严蕊头上,借严蕊打唐仲友,顺便臭掉王淮的名声。朱熹以严蕊私.通唐仲友的罪名把严蕊抓了起来,丢到大牢里。

朱熹可真够狠的,为了从严蕊嘴里挖出来他们“私.通”的罪状,不惜对这个弱女子动用酷刑,严刑拷打严蕊。可让朱熹惊掉下巴的是,朱熹足足拷打了严蕊一个多月,严蕊绝口不承认和唐仲友有私.情。

朱熹眼巴巴地在等严蕊服软,哪知道他听到的却是严蕊铿锵有力的拒绝:“我死不足惜,但是决不能颠倒黑白,诬陷士大夫。”

在严蕊入狱的两个多月里,朱熹隔三岔五地就把严蕊提出来狠打,一方面是为了套口供,一方面也是泄愤,像他这等地位的人物,怎麽就栽到了一个风尘女子手上,这面子如何下得来。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经过朱熹这麽一折腾,严蕊的大名响遍了大江南北,甚至临安城中的赵皇帝都听说了。

皇帝赵昚也觉得朱熹闹得有些不像话了,如此摧残一个花样女子,好歹也要顾著自己的清名。不久,赵昚就调岳霖为浙东提点刑狱公事,专门来打扫朱熹留下的一地鸡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岳霖可不是等闲人家出身,他的父亲就是名声再响亮不过的一代武圣岳飞。岳霖到了绍兴后,立刻升堂,把严蕊从牢里提了出来,开始善后。

岳霖往下看了一眼,呆住了。跪在下面的这个女人虽然遍体鳞伤,头发蓬乱,但岳霖分明从她倔强的眼神中读出了一种难以言说的震撼,一种真诚的感动。

岳霖不由得对严蕊产生了强烈的好感,严蕊百感交集,她知道岳霖的到来实际上宣告了自己的无罪,她能感觉出来岳霖是非常欣赏她的,只要把握了这次机会,也许自己会有意外之喜。

严蕊稳了稳情绪,张口就是一首《卜算子》: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严蕊在这首词的上半阕向岳霖吐露了自己的苦衷,她本不想踏入这是非莫辨的风月场,只是命缘不济,才误入此道。下半句实际上是在乞求岳霖放她一条生路,说白了就是请岳霖给她脱籍,转为良人,从此她将远离灯红酒绿,默默地度过余生。

岳霖也是个有大学问的人,当然能听得出严蕊的弦外之声。岳霖觉得这事该到了了结的时候了,再拖延下去已经毫无意义。岳霖当场宣判严蕊无罪,并脱掉严蕊的贱籍,恢复严蕊“自由人”的身份。

严蕊给岳霖跪谢后,拖著疲惫的身体,缓缓走出了大堂,走向了更为博大广阔的空间。

至于严蕊的下落,南宋遗民周密说她自从脱籍后,不久嫁给了赵宋的皇族近亲做了小妾,富贵终身。她的词作多佚,仅存《如梦令》、《鹊桥仙》、《卜算子》3首。据此改编的戏剧《莫问奴归处》,久演不衰。